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拉面的故事
  • (日)岡田哲
  • 1310字
  • 2024-05-24 17:13:46

拉面的不可思議之處

話題好像繞得有些遠了,讓我們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拉面上來吧。在開頭的部分,我已經提到了拉面之于日本人的魅力所在。但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看,拉面中其實蘊含著很多不可思議之處,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第一個不可思議之處就是,像拉面這樣的面食遲遲才在日本出現。源于中國的面食的做法和吃法最早是在奈良到平安時代初期以唐果子的形式傳入日本的。此后,經過一千四百年才發展出日本獨特的面食文化,如素面、烏冬面、蕎麥面等。想必在此期間,日本國內也對使用了大量醬油的中國面食多有介紹。但一直到江戶時代,人們喜歡的還是關東的蕎麥面、關西的烏冬面,也就是以醬油為主要調味料的清淡食物。這期間幾乎難以見到中國面食的身影。明治維新的到來,打破了日本延續一千二百年的肉食禁忌傳統,普通民眾開始喜歡上牛肉鍋、壽喜燒、西餐等,但那時,拉面這樣的食物還是沒有出現。這又是為什么呢?

第二個不可思議之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餃子和面食等食物由從中國撤回的日本人再次帶入日本,并在短時間內風靡日本。當時的中華蕎麥面在戰后的日本飲食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后一個不可思議之處是,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吃拉面。面食原本是以“筷子文化圈”的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為核心的東方食物。細而長的面條,如果不用筷子的話很難夾起來。但速食拉面[2]的出現使拉面在極短的時間內征服了以刀叉進食的歐美圈,并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普及。一個本應具有強烈民族保守性的食物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如前所述,除了拉面之外,沒有其他日本食物能以這種方式被世界各地所接受。

本書的內容,以日本拉面在其誕生、受到追捧(具有國民性)到成為世界性食物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魅力為軸,展開講述其中蘊含的不可思議之處,并試著發現日本人在飲食上的思考方式。我將冗長的敘述過程劃分為幾個部分,第一章首先概括了中國面食的歷史,這也是面食這條漫長發展道路的前提。序章之后附有中國和日本的概略歷史年表,希望能作為參照,說不定其中有探尋日本拉面起源的方法。在第二章中會談到制面技術由中國傳入日本,經過一千四百年時間在日本形成獨特面食文化的過程。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紹的是日本拉面從萌芽到誕生的變化過程,并穿插各種逸事,到時將會有許多對拉面抱有一腔熱血的前輩登場。第五章,將從各種角度進一步解析拉面的魅力。第六章將探尋誕生于日本的速食拉面為何在全世界得到普及。第七章將會回顧各地不同的拉面,以及當地拉面受歡迎的秘密和當地人偏愛的味道。

在進入正文之前,需要預先告知的是,在論述日本拉面誕生的歷程時,為了盡可能正確地劃分年代歷史,我有意識地采用南京蕎麥面→支那蕎麥面→中華蕎麥面→拉面這樣的稱呼。但是,像“支那料理”“支那蕎麥面”這樣的表述,還殘留著歷史中的糟粕,因此在本書[3]中將用日文片假名“シナ”代替漢字“支那”。此外,在不同年代的烹飪書中,同樣的詞語有的寫成漢字,有的寫成片假名,還有的用中文讀法注音,這樣的情況處處可見。本書為了忠實于原典,盡量不做任何加工處理,以讓讀者了解時代的變遷。另外,對食物創造者、創業者的人名及相應的日期也有不同的版本,本書中將根據我最信任的文獻及占多數的數據信息來展開介紹。

日本與中國概略歷史年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云龙县| 平阳县| 云龙县| 农安县| 金乡县| 沙洋县| 贞丰县| 宣汉县| 浪卡子县| 吐鲁番市| 湘潭县| 三明市| 射阳县| 环江| 贺兰县| 百色市| 遂溪县| 泾阳县| 安福县| 万全县| 绥芬河市| 呼图壁县| 香港 | 台北市| 绩溪县| 马公市| 柘城县| 黄平县| 嘉峪关市| 禄丰县| 苗栗市| 定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彭阳县| 乃东县| 永年县| 和平区| 翁牛特旗| 汽车|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