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面的故事
- (日)岡田哲
- 406字
- 2024-05-24 17:13:46
制面的五種方式
讓我們繼續聊做面。在石毛直道所著的《面條文化的起源》一書中,根據把面團做成細長面條的不同方式,將面條大致分為五種,分別是:手工拉面、手拉素面、切面、擠壓面和河粉。
“手工拉面”不使用任何工具,僅以手拉的方式,加入鹽和堿水進行制作,多見于中國的山東、山西和陜西,本書中經常出現的拉面就屬于這一種;“手拉素面”是一開始就先在面粉中加入米粉,后涂油,邊涂油邊用工具將面拉抻長,多見于福建;“切面”是用搟面杖將已經加了鹽的面團搟薄,再用刀切,是一種可大量制作的面,這也是最基礎的切面,中文里就寫作切面;“擠壓面”是由于原料粉的性狀無法形成面筋,加入淀粉使其具有黏性并進行擠壓,擠壓出細長條狀后立即放入熱湯中煮熟,這也是一種制作面條的方法。另外還有用米做成的米粉、用蕎麥粉做成的饸饹面、用綠豆粉做成的粉絲、朝鮮半島的冷面和意大利的意面;“河粉”是將粳米浸泡在水中,用獨特的方法制成粉皮,是一種以米為原料的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