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中,東宮官僚清淡。薛令之為左庶子,以詩自悼曰:“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滑,羹稀箸易寬。以此謀朝夕,何由保歲寒?”上幸東宮,因題其旁,曰“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之句。令之惶恐歸,每誦此,未知為何物。偶同宋雪巖伯仁訪鄭埜墅鑰,見所種者,因得其種并法。其葉綠紫色而灰,長或丈余。采,用湯焯、油炒,姜、鹽隨意,作羹茹之,皆為風味。
本不惡,令之何為厭苦如此?東宮官僚當極一時之選,而唐世諸賢見于篇什,皆為左遷。令之寄思,恐不在此盤。賓僚之選,至起“食無余”之嘆,上之人乃諷以去。吁,薄矣!
典故故事
不學漢臣栽苜蓿,空教楚客詠江蘺。
——[唐]李商隱《九日》
飯余捫腹吾真足,苜蓿何妨日滿盤。
——[宋]陸游《對食作》
海鹽翁學訓嚴之,壽昌人。為人嚴正,而接士寬厚,官貧齋冷,苜蓿自甘,未嘗與寒士計束脩已上。
——[明]姚士粦《見只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