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內容,除了常規的大、小訓之外,他還特意制定了一套操法,是為后世自重訓練的俯臥撐、仰臥起坐、引體向上、蛙跳等項目,旨在盡快提升兵士們的身體素質。
“自重訓練”的強度并不算太大,然而卻能帶來非常好的收益效果,只要持之以恒,足可將這個時代的一名普通人,訓練成一名可以臨陣與敵單挑的小將。
在“練”的同時,自然而然還需應注意營養的補充。
冷兵器時代,并無過多花里胡哨的武藝、技法,戰場上多數時候就是在拼一股蠻勁。士兵身體條件上去了,即便跨兵種學習弓、馬之術,亦會掌握的更迅速。
“從即日起,我營每餐多加一味菜食,每五日另加一餐肉食,每十日進行一次評比,全營表現有優異者,取頭前百名,分賞萬錢,酌情授以軍職。”陸蔚大聲向全營宣布道。
早在頭先的幾日里,他私下已與費慈和兵曹吏掾們有過商議,無論是府營還是杜灣營,部曲兵每餐皆多加的一味菜,要么是雞子,要么是豆類,是為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至于五日一肉,鮮肉自然不可能,一些腌制的魚、羊、雞等肉品,間或尋一些馬奶、羊奶等奶制品,再合一些鮮撈的河鮮,倒是能在供應的范疇之內。
不得不說,當即世道不寧,關外、并州多有災荒,谷價都不穩定,更遑論肉食。這筆開銷占頭屬實不小,只能盡力而為。好時可多供應一些,不好時則少供應一些。
分賞萬錢并不算多,一萬錢大約市值六、七石的谷,當然,遇到谷價上漲時,還能更得一些便宜。一月三次評選,大約也只需二十石左右的支出。
不久之前,陸蔚向父親陸機申請,為杜灣營每月多增三百石的經費,便是花銷在了上述諸事上。
這還只是訓練階段,待到開戰之后,這筆經費除了盡可能持續保證本營餐飲之外,也會另設獎勵,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
眾將士們聽完陸蔚的話后,無不震驚錯愕。
此等驚喜,簡直不容置信,一度懷疑是否聽錯了。
對于這些底層兵士們來說,往往只有上了戰場,殺了敵,并順利活下來,才有機會得到嘉賞,而這前提還得是主官英明大度,不會獨貪功賞。
而如今,不用上陣殺敵每隔十天都有獲得賞賜的機會,如何不是天大的幸事?
再有,五日能吃上一回肉,那豈不等同于五日就能過上一回大年?
天下承平之時,普通百姓大抵一年能吃上一兩回肉,而動蕩時期,別說吃肉了,一口粗糧都未必能吃的踏實。
當即,眾將士紛紛歡呼,更有激動者,對著左右一通顧盼,揚言要努力訓練,奪得頭賞。
“陸郎君大仁大義,真是……真是好人啊。”
“是啊是啊,俺們這次可算是投到明君麾下了。”
“咱們好好干,建一番功業,回頭買上一塊田。”
“好,好!”
說著說著,其中有人忍不住舉起衣袖,抹了一把眼淚。
當日下午,訓練便正式拉開了帷幕。
而在之后一段時日,陸蔚一如之前那般宿在軍營之中。他先用了三日時間,教會全營將士學習“自重訓練”的操法,不久之后,營中諸子更是在私底下將此操法稱為了“陸營戲”。
對此,他自然并無介意,自己原本就有意向全營灌輸,此乃“陸家的營”,故而這等具有“私人性質”的俗約,多多益善。
小練練武藝,大練練結陣。
小練七日,由現由督伯將和隊主負責教習。這些能一路伴陸機走南闖北的門人,槍刺、刀盾甚至拳腳上,自有家底,傳授武藝不在話下。
大練三日,則由陸蔚與高坦、喬邵一并主持。高坦、喬邵皆是武夫,僅僅略懂一些槍陣的操法。而陸蔚也是在昨日晚間時,方才從五叔陸耽那里,借來了家祖注釋的兵書,只能一邊鉆研,一邊傳授。
頗為無奈的是,家祖當年多掌東吳軍事,所注兵書,以水戰居多。
陸蔚只能憑著記憶,在槍陣之外,亦將南北朝時期最為常用的“卻月陣”投入訓練。
“卻月陣”創于劉裕,陣型是以“車四千兩,分車為兩翼,方軌徐行,車悉張幔,御者執槊,又以輕騎為游軍。軍令嚴肅,行伍齊整。”簡而言之,就是以特制戰車,在陣前組成一道圍墻,阻擋敵騎的視線和沖鋒路徑。
至于這道圍墻的形狀,未必只有月牙形,亦可根據實際地形,錯綜排布。
事實上,陸蔚心中清楚,部曲兵目前根本用不上此類大陣。無論是訓練,還是實戰,待到真要排布這般規模的戰陣時,彼時自有更高級的將領坐鎮指揮,各路將軍只需按令行事即可。
然而,他之所以堅持要習大陣,一則是為了盡快磨合全營,二則也是有意栽培一些軍官。
目下時代,先賢兵書無一例外,皆為十分珍貴的技術書籍,此等高級知識,不是什么人都能接觸到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的。
假以時日,他會陸續在部曲營中指點更多的陣法、兵法,大頭兵們沒有思想,只會跟著命令做事,但凡有認真聽學者,足可見此子有心有志,大可籠絡為親信,用心栽培。
除大練、小練之外,“陸營戲”則是每晨晚固定的功課,每逢大練時則暫停休息。
小練加大練為一個周期,結束后可全營休整一日。不過在休整日里,仍需練習“陸營戲”。
盡管訓練時所用的兵器,都是武庫里的陳年舊貨,但正如陸蔚所說,眼下無需上陣殺敵,權作練習還是夠用的。明朝俞大猷所著《劍經》,雖名為“劍”,但所授的卻為棍法,有人推測這便是用棍代替劍來進行訓練。
伏天里,炎陽懸頂,天地之間就像火爐的爐心。
凡自重練習和小練時,陸蔚都會親自下場參與,此舉,除了鼓勵將士勤勉、增進與諸子的關系之外,同樣也是為了強健個人武藝和體魄。
他與諸將士們幾無二樣,同出同歸。每日的訓練,大汗如豆一般揮灑。最初的那幾天里,簡直如同脫一層皮一般的艱辛,全靠毅力強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