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章
無私的私欲

無私,才可能有最大的成就。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譯//

天地可以長久。天地所以能長久,是因為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所以才能長久存在。所以有道的人退讓,卻往往能占得先機;有道的人置身世外,自身卻得到保全。正因為其不追求私欲,卻能夠獲得自身的成就。

//解釋//

本章的文字很簡單,翻譯一看就懂,其中的道理卻值得玩味。中國人有句話說得特別好,“進一步山窮水盡,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急不來,一急就出錯。張藝謀拍過一部電影叫《滿城盡帶黃金甲》,有一個鏡頭是皇帝老爹一邊毆打想當繼承人的兒子,一邊咬牙切齒地咆哮:“天地萬物,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這話說得很無奈,要知道古代的皇帝,擁有天下的一切,卻沒有一個知心親友,是十分悲慘的。皇帝一定要把自己擁有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天下)留給孩子,因為他愛孩子;但是皇帝一定要干掉那個最想要這個好東西的孩子,因為這個孩子等不及了,要動手搶。虎毒不食子,皇帝卻經常殺兒子。中國重孝道,王子卻經常弒君篡位。所以近年來宮廷劇很多,大家看得如醉如癡,為什么呢?這種激烈的矛盾和戲劇性的沖突實在太扣人心弦啦!英文叫dramatic(戲劇性)。帝王在前呼后擁之下,自謂孤家寡人;父慈子孝背后,時刻劍拔弩張。宮廷里春花秋月之美,難掩陰森恐怖;今日權傾天下,明日廢為庶人。皇家的工作實在是高危職業啊!讀《道德經》后我們會越來越明白,天下不是用來擁有的,而是用來服務的。企業不是用來領導的,而是用來貢獻的。如果你直接占有,天下都成了你的敵人。如果你去奉獻、去服務,天下人都會感念你的恩德。

中國人的規矩

中國人有一個獨特的邏輯:越是要什么,越不能直接奔那個東西去。前面說過了,中國人獲了獎,要特別謙虛客氣,功成而弗居。凡事不宜直接,最好一切繞圈。表現這種間接或者繞圈子做事的語言和文字,在中國文化里俯拾即是: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此這般,讓人覺得高深莫測。那么中國人是不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干,一味復雜、拖沓而做無用功呢?其實這么做的玄機,就在《道德經》第七章里。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意思是,天地為什么能夠長久啊?因為天地一切的運作,都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能夠長久。不為自己,不管做得好壞,都沒有人會批評你,一旦做得好呢,眾人不就會推舉你嗎?所以大禹治水成功,天下皆推舉他為王。所以圣人自己退在后面,反而他在人們心目中是在前面。名將帶兵,沖鋒在前,撤退斷后,令兵士信服。領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令員工佩服。一個管理者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以全體利益為重,而不是事事考慮個人利益,這樣才會得到大家的信任,在下級心目中不是越來越弱勢,而是形象越來越高大,這叫作“外其身而身存”。諸葛亮的《后出師表》感天動地,他講:“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老百姓紀念他,不是因為他贏了戰爭,而是因為他為國家將生死置之度外,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代表人物。后人感動之下,不斷神化諸葛亮,以至使他“多智而近妖”,其實他真要那么神,早就贏了。這個例子可以說明,有道者滿足最大“私欲”的方法,就是大公無私!

偷國家的賊

古人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偷珠寶你就是盜賊,偷國家你就是諸侯。那怎么偷國家呢?(這是曲解)正確的方法是,你要倡導“天下為公”,并且以身作則,你就有可能成為國父。所以大公無私,就是最大的“私”,管理者不能不懂其中的道理。反過來,有的管理干部,幾年下來從不加班,工資要得最高,專挑最討巧的工作來干,有便宜就上,有困難就躲。這樣的干部最后真的占到了便宜嗎?他們帶領的團隊一定士氣低落,人心不齊,業績差,軟懶散。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一旦業績不好了,第一個被拿下的就是這種領導。

因此,人的功利心往往是有害的,而公益心是特別有利的。功利和公益發音差不多,意思的差別何止千里?

所以,“遇到困難要上,遇到利益要讓”,這才是好領導的做派。那么做一個領導,需不需要強勢?新任管理者尤其擔心,如果自己沒有脾氣,是不是會在組織中變成弱勢一方呢?我們來看第八章:上善若水。

//提煉要點//

越是謙虛低調,越能夠天長地久;越是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功勞,越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和大家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桑植县| 洪湖市| 靖西县| 黑山县| 东阳市| 北碚区| 洱源县| 永昌县| 昌黎县| 赞皇县| 汉寿县| 上饶市| 桂林市| 康保县| 忻州市| 澳门| 潼关县| 堆龙德庆县| 徐汇区| 行唐县| 安丘市| 巧家县| 安吉县| 华宁县| 金门县| 青铜峡市| 金昌市| 南京市| 封丘县| 安溪县| 沂南县| 陇川县| 河北省| 铁力市| 应城市| 呼图壁县| 平遥县| 凤阳县| 武陟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