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自己不是自私
2022.9.25
在《納瓦爾寶典》中,企業(yè)家納瓦爾說:“我永遠都在工作,但是,別人眼里的工作于我而言就像是玩耍。正因如此,我才確信沒有人可以在我的領(lǐng)域與我匹敵。因為我覺得工作就是玩耍,所以我可以一天玩16小時。如果有人想跟我競爭,那么他們肯定會輸,因為他們不可能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小時。”
納瓦爾有像玩耍一樣的工作,我也有像玩耍一樣的工作,那就是寫作。我每天可以寫16小時嗎?我不敢這么說,但我寫起來就像是在玩耍。我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當我腦袋里空空,似乎沒什么可寫時,我就去閱讀。一旦閱讀,我的腦子里就有東西,我就又可以寫。多讀多寫,這是寫作的第一條金律。
原來我是在有創(chuàng)意、想法、靈感時,才會沒日沒夜地寫,如我寫《香草山傳奇》時。可是這樣的時刻往往是短暫的,且不可持續(xù),現(xiàn)在我不管有沒有創(chuàng)意、想法、靈感,我都寫,一直寫。
我且不去看這些文字是好是壞。這樣的寫作對我來說不費吹灰之力。
這樣的寫作不是我的任務(wù),而是游戲,就像我喜歡玩的斗地主一樣。與玩斗地主相比,寫作這種游戲,能帶來更多正向的體驗,它帶給我的快樂是長久的,不會讓我在體驗了短暫、即時的快樂之后陷入浪費時間的自責之中。在我沉迷于寫作時,哼媽也會對我有正面評價。
只要我寫,不管寫的是什么,就有正面的附加值。最重要的是,我在寫的過程中是開心的。這是一種照顧自己、給自己賦能的行為。我曾經(jīng)邀請蔣佩蓉老師做了“智慧媽媽十二商”講座,十二商的第一商就是“我商”。她說:
你不能從空杯子里倒出任何東西,所以,請先照顧好你自己。
只有我們自己的杯子滿了,才有能力去滋潤別人。這不是自私,而是智慧。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家充滿愛,就需要定期保養(yǎng)自己、照顧好自己,才不會讓家庭,尤其是孩子,成為我們的受害者。
如果一個人長期、一味地只關(guān)注別人的需要,忽視甚至犧牲自己的需求,她遲早會陷入怨恨、苦毒或自憐中。
我覺得我就屬于這種沒有智慧的人,常常關(guān)注別人的需要,而疏于關(guān)注自己。之前我看到“自我關(guān)懷”這一類字眼就會跳過。有人送給我一本《自我關(guān)懷》,我沒看,光從書名就覺得不好,不符合我當時的價值觀。那時,我不覺得一個人應(yīng)該自我關(guān)懷,因為我認為一個人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正如一個人沒辦法從泥潭里把自己拉出來。
現(xiàn)在,我很認同蔣佩蓉老師的說法,要培養(yǎng)“我商”,要照顧自己。只有先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別人,照顧世界。這不是自私,而是智慧。
怎樣照顧自己?蔣佩蓉老師提了幾點建議:
需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固定的運動習慣。
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
知道什么讓我們的“油箱”填滿,什么讓我們“漏電”……好好思考和列出可以填滿你“油箱”的愛好。當壓力來的時候,可以叫暫停,去充充電。
要有自己的社交圈。
可以嘗試找一個導(dǎo)師。
是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是基礎(chǔ)。平時,哼媽和小哼都是快快樂樂的。但小哼最近感冒了,情緒就很容易低落。哼媽也一生病就“哎喲喂”地唉聲嘆氣。
如今,在我看來,一個人要照顧自己,無非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在給自己充電。我探究自己前陣子能量很低、很沮喪的原因,歸結(jié)為我只做了消耗自己的事情——直播帶貨。在我嘗試做好直播帶貨的過程中,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那些填充我“油箱”的事情,如跑步、閱讀、寫作。再者,因為直播帶貨確實很辛苦,我覺得要犒勞自己,要放松,就去玩斗地主。這種“犒勞”沒有填充我的“油箱”,反而讓我“漏電”。
哼媽是一個有智慧,會照顧自己的人。平時,她比我照顧別人尤其是照顧家人更多。在晚上陪孩子們睡覺的時候,她會看一會兒網(wǎng)絡(luò)小說,這是她一天中難得的、照顧自己的時間,能夠得到放松。
但對我來說,看網(wǎng)絡(luò)小說就不是照顧自己,因為我不喜歡看,看完后還會覺得愧疚。在我看來,看網(wǎng)絡(luò)小說像玩斗地主游戲一樣。
所以,你看,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適合自己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