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信息資源管理
  • 孫建軍主編
  • 4736字
  • 2024-05-11 19:39:37

1.2.2 信息是寶貴的資源和資產

(1)信息資源的定義

我們在了解清楚信息的基本問題后,需要理解何為資源。廣義的資源指代人類社會發展需求的物質、非物質的要素,例如水力資源、電力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石油資源、信息資源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資源類型。我們所講的信息資源是新技術革命催生的新興戰略資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產者以及信息技術等信息活動要素。

信息的廣泛存在性并不意味著任何信息都能被稱為資源,它依賴于一定的條件。對信息資源的理解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狹義的信息資源是指信息內容本身,是指處理加工后累積的有用、序化的信息集合;廣義的信息資源是指人類社會信息活動中累積的信息活動要素集合,如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9]

為此,從廣義上看,信息資源涵蓋三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信息技術[10]

① 信息生產者,是有目的進行信息生產的勞動者,根據生產信息的不同,可以進一步分為原始信息生產者、信息加工者和信息再生產者。

② 信息,是信息生產者的勞動成果,能夠直接為社會生產活動提供效用。在信息生產中,信息既是原料,又是產品。

③ 信息技術,是指在各個環節能夠拓展人類信息能力的技術集合,作為生產工具開展文字、聲音、圖像等各類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

(2)信息資源的類型

關于信息資源的類型,學者提出了差異化的方案。在大數據時代到來之前,一些學者探討了信息化、網絡化環境下的信息資源類型構成。如代根興等學者[11]就提出,現實的信息資源依據其載體可以被分為體載信息資源、文獻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四種主要類型,具體如下。

體載信息資源。體載信息資源是指以人體為載體并能為他人識別的信息資源。按其表述方式又可分為口語信息資源和體語信息資源。口語信息資源是人類以口頭語言表述出來但被記錄下來的信息資源,如談話、授課、講演、討論、唱歌等。體語信息資源是以人的體態表述出來的信息資源,如表情、手勢、姿態、舞蹈等。

文獻信息資源。文獻信息資源是以文獻為載體的信息資源。文獻信息資源依據其記錄方式和載體材料又可分為刻寫型、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視聽型五類。這五類又可進一步細分,如刻寫型文獻信息資源可分為手稿、日記、信件、原始檔案、碑刻等;印刷型文獻信息資源可分為圖書、報刊、特種文獻資料、檔案、圖片、輿圖、樂譜等;縮微型文獻信息資源可分為縮微膠片、縮微膠卷、縮微卡片等;機讀型文獻信息資源可分為磁帶、磁盤、光盤等;視聽型文獻信息資源可分為唱片、錄音帶、錄像帶、電影膠卷、膠片、幻燈片等。

實物信息資源。實物信息資源是指以實物為載體的信息資源。依據實物的人工與天然特性又可將實物信息資源分為以自然物質為載體的天然實物信息資源和以人工實物為載體的人工實物信息資源(如產品、樣品、樣機、模型、雕塑等)。

網絡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是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網絡上可查找到的資源。按人類信息交流的方式,網絡信息資源可分為:①非正式出版信息,指流動性、隨意性較強的,信息量大、信息質量難以保證和控制的動態性信息,如電子郵件、專題討論小組和論壇、電子會議、電子布告板新聞等工具上的信息。②半正式出版信息,又稱“灰色”信息,指受到一定產權保護但沒有納入正式出版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如各種學術團體和教育機構、企業和商業部門、國際組織和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等單位介紹、宣傳自己或其產品的描述性信息。③正式出版信息,指受到一定的產權保護,信息質量可靠,利用率較高的知識性、分析性信息,用戶一般可通過萬維網查詢到此類信息,如各種網絡數據庫、聯機雜志和電子雜志、電子圖書、電子報紙。

近些年來,數字資源、大數據資源等正在興起和不斷發展,從而進一步拓展了信息資源的內涵空間和應用范疇。在此背景下,數據類信息資源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各類數據資源建設與管理蓬勃發展。數據類信息資源一般是指數值性數據、非數值性但可用數值表示的數據和事實。它來源于文獻資料或直接來自實驗、觀測和調查研究。例如:針對經濟數據資源,它主要涉及宏觀經濟統計數據、微觀經濟數據和經濟資源數據;針對科學數據資源,它主要涉及基礎科學數據、基礎地理數據、空間數據、地震科學數據、生命科學數據等[12];針對文化數據資源,它涉及文化行為數據、文化內容數據、文化時空數據等,還有相關文化衍生數據資源;等等。

總體來看,作為動態演化的有機體,新的信息資源類型將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變革持續涌現,相關領域性或全局性的分類標準及方法也將發生變化。因此,信息資源的構成體系與解讀應實時跟進,不斷拓新。

(3)信息資源的特征

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類型,信息資源與物質資源、能源資源等具有共性特征。這些特征包括以下三個。

第一,作為生產要素的人類需求性。信息資源可以被理解為經濟資源的一種,作為生產要素,信息資源參與了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例如,開發信息資源實現增值,管理信息資源指導其他非信息生產要素流動,提高生產力。

第二,作為經濟資源的稀缺性。盡管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但信息資源仍然具備稀缺性這一經濟資源的共有特征,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需要對信息資源進行配置和管理。

第三,使用方向上的可選擇性。信息資源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參與了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通過與不同生產要素的結合,信息資源可以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可以根據使用的需求,將信息資源使用在不同方向。

當然,與物質資源、能源資源相比,信息資源也存在其特殊性,具體體現為信息資源的共享性、駕馭性、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不可分性、時效性、不同一性和累積性。

第一,共享性。物質與能源資源具有消耗及占有性,即當一人使用了物質與能源資源后,其他人可以使用的資源總量就會減少,也就是說這些資源的使用具有比較強的競爭性。而信息資源的使用體現為共享性,將一份信息資源分享給多人使用并不會減少信息資源的量。

第二,駕馭性。信息資源具有管理和配置其他資源的能力,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都依賴信息資源。

第三,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不可分性。不同信息往往反映問題的不同方面,因此針對特定的目標,整體信息集合相比單獨的信息能夠帶來更多的價值。此外,在信息生產過程中,為一個用戶生產信息和為多個用戶生產信息所需要花費的成本沒有太大差別,因此整體的信息生產能夠產生規模經濟,這也進一步增強了信息的不可分性。

第四,時效性。信息資源的價值與時效性密切相關,能夠及時提供特定場景下所需的信息才能實現信息的價值,而過期的信息可能毫無價值。

第五,不同一性。對于特定的信息資源集合而言,它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必定有所差異,每條信息都具有獨特性。

第六,累積性。信息資源并非一成不變的,在信息開發利用中可能伴隨著新信息的產生,原本的信息資源得以增值,繼續供他人使用。

(4)信息資源的功能

如前所言,信息資源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已成為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它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發揮了重要功能,具體如下。

①經濟功能。信息資源既可以像勞動者、勞動工具等有形的獨立要素一樣構成生產力,又可以作為無形的非獨立要素,優化其他要素的結構和配置,協調生產關系。

②管理功能。協調控制組織的人、財、物、設備和管理方法五種基本資源以實現組織的目標。

③決策和預測功能。沒有信息就無任何選擇和決策可言;沒有信息反饋,選擇和決策就無優化可言。

④其他功能。其他功能包括教育功能、支持科學研究功能、政治功能、娛樂功能、軍事功能等。

在具體實踐應用中,信息資源的價值體現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蘊含著無限“財富”。比如,信息資源的“學術力”方面,以學術研究與協作需求為導向,信息資源展現出其獨特的“學術力”。目前,各類學術庫、專題數據庫、特色資源庫、數據中心等層出不窮。例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等連續動態更新的國家重點建設知識工程;北京大學的管理科學數據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的調查與數據中心、復旦大學的社會科學數據平臺等開放數據平臺。信息資源的“生產力”方面,以社會生產需求為導向,信息資源正在創造社會信息財富和數字紅利,展現出其“生產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包括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的資源計劃系統、企業的內部網/外部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都是信息資源建設的典型成果。例如,華為公司從2009年開始規劃信息化建設創新變革,主要包括八大信息化項目的建設,良好的信息化規劃、制度最終保證了華為的信息化建設。信息資源的“文化力”方面,以文化傳承需求為導向,信息資源在文化傳播和文化產業鏈的拓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展現出其“文化力”。一些國家已經將信息資源建設納入國家圖書館的戰略規劃。例如: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出的《國會圖書館里程碑目標2017—2020》、美國國會圖書館提出的《2016—2020戰略規劃》,都將館藏資源服務、信息獲取和保存作為戰略目標;德國國家圖書館的《2017—2020戰略規劃》也提出了通過開放平臺來提供數字文化服務。同時,各國圖書館都非常注重國家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各類文化遺產的信息資源建設。此外,還有圖書館領域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包括全民閱讀、“圖書館+”模式、閱讀空間建設等內容,都是基于信息資源的公共文化服務工程的廣泛應用,對于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文化環境,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積極意義。

(5)信息資產與數據資產

信息資源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人們逐漸將信息作為資產來看待,出現了信息資產的概念和思維。信息資產,它既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一個價值體系,一般作為一個單一的實體來組織和管理。一個組織機構的信息資產是組織對信息、信息源和管理人員以及設施所進行的信息投入的一種考量,以實現其功能價值。

信息資產有很多具體的種類,如:科技層面的專利權、版權、技術機密、計算機軟件等;市場層面的品牌、客戶關系和合同等;生產層面的原材料信息、加工信息、存儲信息和傳輸信息等。這些都屬于信息資產的范疇。

信息資產是組織擁有和控制的一項特殊資產,既具有一般物質資產的特征,又兼有無形資產和信息資源的雙重特征。概括來說,信息資產特有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3]

第一,共享性,即使用的非排他性。信息資產持有者不會因為傳遞信息而失去它們,信息資產的獲得者取得信息資產也不以其持有者失去信息資產為必要前提,二者在信息使用上不存在競爭關系,因而信息資產可以被反復交換、反復使用。

第二,高附加值。信息資產一旦被組織應用,就能創造出巨大的潛在價值,其所產生的經濟利益將不可估量。信息資產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的規模,通常不是受到生產規模的約束,而是受到市場規模的約束。

第三,高風險性。信息資產的高風險性源于信息資產使用的高附加值和傳播的低成本性。一般來說,信息資產經常處于公共的介質中或處于流動狀態,這就使信息資產的復制成本較低,從而導致組織擁有和控制的信息資產的安全性很差。

第四,強烈的時效性。對于一些流動性極強的信息資產,如市場類信息資產,如果不能在最恰當的時機加以開發利用,機會就會稍縱即逝,此后再對該信息資產進行利用,就不可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甚至會完全失去其效用[14]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資產問題引起人們的新關注,作為信息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資產的開發利用逐漸成為當前的重點任務。不同領域對數據資產的定義也有所不同[15]。在企業管理領域,數據資產是指被企業所擁有和控制,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和價值的數據統稱。在政府管理領域,數據資產是指電子政務系統、智慧城市工程等政府所擁有和控制的,用于管理和建設的有價值的數據。在信息管理領域,數據資產是指信息服務機構等產生和控制的,能用于提高其管理與服務能力,促進信息服務事業發展,實現其重要價值的重要數據。總地來說,數據資產是指對組織發展有重要價值的、可控制的、可量化的、可變現的數據資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板桥市| 刚察县| 尼勒克县| 登封市| 紫云| 孙吴县| 乌拉特后旗| 济南市| 宜君县| 息烽县| 江阴市| 大田县| 成武县| 金湖县| 伊宁县| 什邡市| 宜城市| 石渠县| 安塞县| 金乡县| 桃园市| 荆州市| 图木舒克市| 锡林浩特市| 白水县| 卢龙县| 西贡区| 三都| 清流县| 尤溪县| 商丘市| 确山县| 台山市| 云阳县| 于田县| 海口市| 利津县| 杭锦后旗| 许昌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