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的幸福:哲學家的美好生活指南
- (美)亞當·阿達多·桑德爾
- 1321字
- 2024-04-25 19:54:04
自我掌控的含義
我們將在第1章和第2章討論自我掌控。自我掌控是一種公認的美德,但我們對自我掌控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層。說起自我掌控,我們會聯想到一個不輕易動搖的人,在遭到別人的反對時,他也依然鎮定自若。但是,自我掌控的內涵遠比表面上的不慌不忙要深奧得多。如果問我們誰具備自我掌控這種美德,我們可能馬上會想到某些人,如果再仔細想一想他們的言行,我們就會明白,外表是具有欺騙性的。比如,一位看上去無比瀟灑的廣告公司高管在會議上向一屋子的客戶推銷一份高風險的廣告方案,整個過程行云流水,就像熱門電視劇《廣告狂人》(Mad Men)中的唐·德雷柏一樣。但這一切只是表象。離開了位于麥迪遜大道的明亮的辦公室,唐·德雷柏便開始放縱自己。他拈花惹草、酗酒成性,他也想改過自新,卻屢屢失敗,所以他的人生越來越墮落。他經常一整夜都出去花天酒地,但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他都會穿上潔白的襯衫,以掩蓋他內心世界(inner life)的混亂。
古代哲學將會幫助我們正確認識自我掌控。我們會看到,自我掌控不是對某個任務或領域充滿自信,而是一種表里合一,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堅持自我。而且認識到人生中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它們構成一個不斷演化、不斷發展的“整體”。自我掌控為我們指引方向,賦予我們勇氣,讓我們能夠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自我掌控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為了理解這個概念,我們主要從兩種哲學觀點入手:一是亞里士多德的美德觀,尤其是關于“大度”(greatness of soul)的論述,這是第1章的重點;二是柏拉圖對蘇格拉底的生與死的記述,這是第2章的重點。學者經常將亞里士多德的美德觀與柏拉圖的美德觀進行對比,但我以為兩位哲學家的美德觀是相輔相成的。在柏拉圖的對話錄中,蘇格拉底用行動展示出來的美德,我們可以在亞里士多德關于大度的論述中找到極其精準而細致的描述。在我看來,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大度就是蘇格拉底的美德。我們對自我掌控的探討最終將落腳于對蘇格拉底的審判和處決。因為帶領雅典的年輕人質疑傳統權威,蘇格拉底被指控“腐蝕雅典青年”。面對譴責,蘇格拉底表現出一種超越常人的鎮靜和高深莫測,對此我們也將加以審視。在這兩章中,我們將以古代哲學思想為線索,以一系列來自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例子為參照,詳細探討自我掌控的具體內涵。
對于自我掌控的具體內涵,我們將在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深入討論:要敢于為自己爭取,但倘若因為遭遇不公而得不到應有的認可或榮譽,我們也要懂得釋然;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判斷力,避免技術或所謂的專家知識以各種方式代替我們做決策,剝奪我們的能動性;要努力理解與我們意見相左之人——不是像診斷某種疾病一樣簡單地從心理上解釋他們的看法,而是盡量從他們身上找到一些可以讓我們產生共鳴的觀點;要意識到,我們周圍的人即使蒙昧無知、充滿敵意,他們的存在也不是無法解釋的反常現象或令人害怕的神秘事物,他們在某種意義上與我們是一樣的;要學會理解我們對他人的責任源于我們對自己的責任;要重新認識道德是一種以自身為目的的自我肯定,而不是一種渴望外在回報的自我犧牲;不要美化自我逃避,不要將自己的弱點視作美德;要培養在失敗時重整旗鼓的能力,如果遭遇不幸,那就化不幸為力量,重新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