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葉令王喬

王喬者,河東人也1。顯宗世,為葉令2。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3。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4。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5。乃詔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6。每當朝時,葉門下鼓不擊自鳴,聞于京師。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民推排,終不搖動。喬曰:“天帝獨召我邪?”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宿昔葬于城東,土自成墳。其夕,縣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無知者。百姓乃為立廟,號葉君祠。牧守每班錄,皆先謁拜之7。吏民祈禱,無不如應。若有違犯,亦立能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無復聲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喬也。

【注釋】1.河東:地名,各朝代所指稍有不同。秦漢時指今山西西南部黃河以東部分地區。2.顯宗:東漢第二個皇帝漢明帝劉莊(57—75年在位)。葉:地名,春秋時屬楚,漢朝時設縣,在今天河南平頂山境內。按,舊二十卷本此處作“鄴”,其地在今天河南安陽境內。3.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依中國農歷,每月初一對應月相為新月,稱為朔日;每月十五對應月相為滿月,稱為望日。中國古代有朝朔望之禮:臣子須定期覲見皇帝、太后等居于皇宮中的重要人物,除每天參謁之外,最為常見的就是在每月的朔日和望日這兩天上朝拜謁。4.太史:官名,掌管天文歷法等。漢代以前還曾掌管修史之事。5.舄:即鞋。6.尚方:漢代時給皇帝制作各種器物的官署,抑或其主官。7.牧守:漢代地方行政區劃分為州、郡、縣三級,州的長官稱為牧,郡的長官稱為守,縣的長官就是王喬這樣的令。班錄:即班祿,指列出各級官員等級高下,并給予不同俸祿。此處借指任命官員。錄,通“祿”。

【譯文】 王喬是河東人。顯宗在位時,他是葉縣的縣令。王喬會神仙法術,每月的朔日和望日,經常從縣里去皇宮覲見。皇帝見他經常來,卻看不到他的車馬,覺得奇怪,悄悄地讓太史暗中觀察他。太史說王喬到的時候總有兩只野鴨從東南方向飛來。于是等野鴨飛來的時候,舉起網羅把它捉住,結果只得到一只鞋。于是皇帝下詔讓皇家工匠來仔細辨別,發現是漢明帝四年(61)年中的時候賜給尚書官的官鞋。每到王喬去朝覲時,葉縣城門下的鼓沒人敲就自己響了起來,連京城都聽得到。后來有一具玉做的棺材從天而降,落在葉縣縣衙大堂門前,胥吏和百姓怎么推拉都紋絲不動。王喬說:“難道是天帝單獨召見我嗎?”于是洗凈身體,換上新的衣裳配飾,躺了進去,結果棺蓋馬上就蓋上去了。人們很快就把他葬在城東,泥土自己堆起來形成了墳頭。那天傍晚,縣里的牛全都流汗喘息困乏,沒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百姓就為他立了一座廟,起名為葉君祠。州牧、郡守每次新上任,都會先來拜謁這座廟。官吏和百姓前來祈禱,都如所希望的那樣應驗。如果有違法犯罪的事情,其神靈也能立刻加以懲罰。于是皇帝把他當縣令時的那只鼓迎到都城來,放在郊外的驛亭下,結果那鼓再也沒發出任何聲音。有人說王喬就是古代的仙人王子喬。

【簡評】 如同鄉卒常生的故事一樣,本篇也是將人神化,不過可能是因為王喬是縣令,因此他厲害的程度和身后被信奉的程度都要高得多,人們甚至將他附會到了更早的王子喬身上。

舊二十卷本中雖然也有這個故事,但王喬變成了鄴縣令,從今天河南南部移到了河南北部,可能是因“葉”的常見音與“鄴”相近導致的訛誤。故事后半段下葬和設廟的內容也缺失了,那樣一來,故事反而顯得較為縹緲,比較符合神怪筆記的常見風格。本篇多了王喬的身后事,雖然更為神奇,還特意點出他可能與王子喬有關,反而顯得落于實處,限制了讀者想象的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南康市| 喀喇沁旗| 香港 | 五原县| 焦作市| 四会市| 平舆县| 平山县| 廉江市| 大连市| 荣成市| 大埔县| 凌源市| 大足县| 东丽区| 曲水县| 无棣县| 本溪市| 锦州市| 三台县| 东台市| 长宁区| 建瓯市| 嘉禾县| 阳山县| 滦平县| 徐水县| 麦盖提县| 长治市| 体育| 西宁市| 丹棱县| 富源县| 玛纳斯县| 高雄县| 齐齐哈尔市| 弋阳县| 浦城县| 湘潭市|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