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1900年 陳少白奉命創辦《中國日報》,《申報》評論義和團真相

人從虎豹叢中健,天在峰巒缺處明。

——[清]張問陶《煎茶坪題壁》

1900年,歲在庚子,“百日維新”失敗,維新派譚嗣同等志士喋血未干。2月14日,清廷頒布上諭以萬兩賞銀緝拿康有為、梁啟超,同時嚴禁他們的言論,“至該逆狂等開設報館,發賣報章,必在華界,但使購閱無人,該逆等自無所施其技”;若有人閱其報紙,“一體嚴拿懲辦”,并嚴查銷毀他們的著作,“以申國憲而靖人心”。(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光緒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條,總第4470—4471頁)然而,如此嚴查督辦,但仍禁止不了《清議報》等在國內流布。

3月,張之洞下令查禁《清議報》和《天南新報》(1898年由僑商邱菽園[1873—1941]在新加坡創刊)及一切“語涉悖逆”的報紙,指控其詆毀朝政、誣謗慈禧太后,“以有為無,以無為有,肆口狂吠,毫無顧忌”,并宣稱“以后沿海各省報章,如有語涉悖逆者,一體禁止購閱”,同時禁止在漢口、漢陽等地“續開報館”,即“在洋界開設,冒充洋牌,亦斷不準購閱遞送,違者一并拿辦”。(張之洞《札江漢關道查禁悖逆報章》。蔣世弟、吳振棣《中國近代報刊史參考資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93—294頁)查禁報刊輿論,風刀霜劍,但爭取言論自由的浪潮豈能壓制得住。

此年1月,興中會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由陳少白(1869—1934)主持。

陳少白乃梁啟超同鄉,1888年入廣州格致書院,后結交孫中山。1895年1月,陳少白與孫中山等成立香港興中會,隨后于3月籌劃在廣州發動反清武裝起義。被清廷破壞后,陳少白逃亡日本。1899年11月,陳少白、畢永年(1869—1902)等將興中會、哥老會、三合會合并組織成立興漢會,推孫中山為總會長。1900年1月,陳少白奉孫中山之命回香港創辦《中國日報》并任主編,積極宣傳革命。

陳少白主編《中國日報》,把報館“作為革命的唯一機關”,而他也被稱為“中國革命機關報之元祖”。《中國日報》分日、旬兩刊,旬刊稱《中國旬報》。因章太炎在《中國日報》發表不少從未有過的強烈反清色彩的文章,該報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例如,陳少白在《中國日報》全文刊發章太炎《剪辮發說》,還在編者按語中稱章太炎之文“霹靂半天,壯者失色,長槍大戟,一往無前。有清以來,士氣之壯,文字之痛,當推此次為第一”(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魯迅說章太炎之文“所向披靡,令人神旺”(《關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是“以文章排滿的驍將”(《病后雜談之余——關于“舒憤懣”》)的姿態屹立于晚清的言論史上。

6月19日,德國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1853—1900)在北京被殺,東交民巷各國使館慌作一團,京城形勢突變。清廷當日發布上諭稱,“近日京城內外拳民仇教,與洋人為敵,教堂教民連日焚殺,蔓延太甚,剿撫兩難;洋兵麜聚津沽,中外釁端已成,將成如何收拾,殊難逆料”,要求各省“通盤籌劃,于選將、練兵、籌餉三大端,如何保守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濟京師,不使朝廷坐困”。

6月20日下午,錯判形勢的清廷向使館發動進攻。據李希圣(1864—1905)在《庚子國變記》中記載,“董福祥及武衛中軍圍攻東交民巷,榮祿自持檄督之,欲盡殺諸使臣”。真相方大白于天下!然而,長期以來,國人一直以為攻擊使館的主力多是義和團,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可悲的是,腐朽的清政府在列強的堅船利炮攻擊下,不堪一擊。就在“八國聯軍”鐵騎揚起烽火狼煙向京城猛進之時,那位“垂簾聽政”的西太后與光緒帝正狼狽地倉皇出京向西逃去,“連日歷行數百里”,“又不得飲食,既冷且餓”。

不過,別看“萬乘之尊”的西太后在西逃時受盡流離之苦,卻仍對言論的鉗制一如既往,始終不讓國人言變法改革之論。當然,如同大清最后必然衰亡一樣,民心之所向,是鉗制不住的。

在義和團亂京和“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占據總理衙門之際,號稱“無偏無黨”“經濟獨立”的上海《新聞報》(1893年創刊的民營報紙,初為中英商人合組經營;1899年,股權轉給美國人福開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1945,金陵大學首任校長],汪漢溪[1874—1924]任總經理),不斷發表有關義和團的報道和評論,道出義和團禍亂北京的緣由,并批評清廷的“妥協”“縱容”政策。天津的《國聞報》(1897年創刊,嚴復主編)因揭露、批評義和團被清廷利用鬧事的真相,受到清廷(主要是清廷的守舊文人)借用義和團的歌謠以嚴厲警告——“倘敢再有誹謗語,定須毀屋不留情”。

8月,“八國聯軍”破京后,《申報》發表社論云:

義和拳匪以仇教為名起事,山東蔓延至順直各府縣。政府誤信其有神奇之術,不即興師雕剿,星星之火,遂至燎原。迨至闌入京師,益復目無法紀,殺書記,戕使臣,焚教堂,害教士,各國痛心疾首,義憤難平。于是占炮臺,陷郡治,節節進取,攻入京城。

《申報》從自己的視角和觀點出發評價義和團,雖然是一家之言,但也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認知這段歷史。《申報》曾被認為是中國新聞界頗有聲譽的報紙,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庚子之亂”是年,容閎、嚴復等在上海發起自立會(初名正氣會),后在7月召開“中國國會”(又名中國議會),特別是已登上歷史舞臺的革命家、學問家章太炎——代表國粹主義文學論,從“愛國保種”和“國民主義”出發,主張“文學復古”即恢復漢文學的傳統和地位——在自立會上發言,特別不滿“一面排滿,一面勤王”的主張,當場剪掉辮子、脫掉旗裝并宣布退會,震驚自立會。不久,章太炎又發表《解辮發說》,痛斥“滿洲政府不道”。接著,章太炎又寫鋒芒畢露、措辭激烈的《請嚴拒滿蒙人入國會狀》,發表在《中國旬報》8月增刊。此事算得上是當時重要的歷史事件,可惜《申報》惜墨如金,未置一詞。

9月28日,日本人在漢口辦的中文政論報紙《漢報》,因支持新黨被清廷限禁后停刊。

此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舉人、湖南人陳范(1860—1913,字夢坡),因教案落職,在上海購辦《蘇報》。《愛國白話報》(1912年黑龍江創辦了一份同名報紙)在北京創刊,王冷佛、權益齋出任編輯。《臺南日報》在臺灣臺南創刊,連雅堂(連橫,1878—1936)主辦。廣州旬刊《嘻笑報》創刊,因有“對上不敬”之辭,被李鴻章查究停刊。廣州《博文報》,因有對慈禧太后不敬之言,也被查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潞城市| 军事| 遂昌县| 辉县市| 申扎县| 富蕴县| 潞城市| 微博| 霸州市| 九台市| 前郭尔| 长乐市| 寿宁县| 安仁县| 大英县| 苍梧县| 临汾市| 夏河县| 沙湾县| 申扎县| 冷水江市| 嫩江县| 宝丰县| 滨州市| 鄢陵县| 息烽县| 桦甸市| 册亨县| 嘉荫县| 临猗县| 沙雅县| 富源县| 黑龙江省| 磐石市| 佳木斯市| 南宁市| 南宫市| 铜川市| 德钦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