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能把學習當作玩就好了
對孩子來說,學習肯定有厭倦的時候,而玩總也沒有滿足的時候,孩子要能把學習當作玩就好了!其實這并不是難事,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讓孩子愛上學習就能成為現實。
很多嬰兒害怕洗頭洗臉,因為家長在給孩子喂奶時還笑瞇瞇的,在洗頭洗臉的時候就嚴肅緊張起來,嬰兒覺察到了家長的情緒變化,認為洗頭洗臉一定是件非??膳碌氖隆M?,孩子放學回家后本來挺輕松高興的,家長卻一臉嚴肅地提醒孩子該寫作業了,更有甚者還嚇唬、威脅、強迫孩子寫作業,長此以往,孩子能喜歡學習嗎?家長都那么“怕”學習,學習一定不是件好玩的事!如果家長把學習當作好玩的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與孩子談論學習,效果就不一樣了。例如孩子考試失敗了,家長不提考試,卻對孩子說:“咱們先一起做飯吧,將來開個小飯館也挺不錯的?!焙⒆涌赡荞R上會說:“我才不干呢!我還要當科學家呢!”當孩子抱怨老師不公平時,家長如果對孩子說:“你們真可憐,這樣當老師怎么行呢?你們給校長提提意見吧!”孩子得到了理解很高興,反而可能會說:“嗨,我們老師是第一次當班主任,也挺不容易的!”輕松的心態讓孩子覺得學習并非一件辛苦的事。
快樂和痛苦都是相對的,如果拿玩和寫作業相比較,孩子當然選擇玩,但是如果拿做家務和寫作業相比較,孩子大概率會選擇學習。如果拿爬山和學習相比,孩子很可能會選擇爬山,但是次日再選擇爬山還是學習時,孩子們基本會選擇寫作業了,因為體力已經透支了。人的大腦不同區域主導著不同的重要功能,孩子玩夠了,自然就想學習了。我曾經組織一幫被家長認為“厭學”的孩子參加夏令營,我們一天到晚地鍛煉、爬山、玩,第一天晚上孩子們就問:“老師,咱們什么時候寫作業???不能老這么玩啊!”所以,家長要協調好勞動、運動和學習之間的關系,要讓孩子玩夠了,而不要單純地只抓學習。
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從小長時間地玩電腦游戲和看電視,因為這不是真正的玩,大腦依然在緊張地工作,到該學習的時候當然會容易疲倦了。這里說的玩是指勞動和運動性質的玩。
本書介紹了讓孩子愛上學習的十大法則和許多技巧,這些法則和技巧遵循了兒童心理學的原理,同時參照了筆者多年的兒童心理咨詢和行為矯正的經驗,一定會對廣大家長有所幫助。祝愿所有的孩子既有快樂的童年,又有成功而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共同為孩子而努力改變自己。
楊霞
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