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4 職業身心健康:發生在每一個日常的“慢性病”

除了因年齡帶來的職場困境,職業人還常經受身心方面的困擾。

2019年初,網絡上開始流行996.ICU的說法,一時間討論者絡繹不絕,大家紛紛聲討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過勞型工作方式。

996代表工作時間(每天早9點至晚9點,每周工作6天),ICU代表可能的后果。實話說,996是帶有夸大化、誤解化的說法,我跟愛人都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除每年的個別時間外,同事們均有雙休。罔顧這一客觀事實的背后,體現的是一種情緒,乃至生存狀態,那是一種“拿命換錢”的狀態,是一種失去對人生的掌控的狀態,每天有處理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以致有人真的可能進ICU。

與996相伴而生的,是“內卷”,作為流行詞,它大約興起于2020年。大家發現一天從早忙到晚,但干的多是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既未創造明顯價值,又沒帶來個人成長和發展。失落乃至茍且的情緒蔓延開來,進而催生出躺平、佛系等一系列現象。

某知名招聘網站曾發布《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報告顯示93.4%的白領認為自己的負面情緒來源于職場,同時78.9%的白領認為自己存在焦慮現象,74.9%的白領感到迷茫[10]。

某知名心理健康平臺發布的《2020年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顯示,58.4%的受訪者受到頸椎、腰椎不適的困擾,超過1/3的受訪者因工作受到失眠、頭疼、脫發、肥胖的困擾。特別地,報告還指出,有近60%的受訪者表示正在經歷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11]。

類似的現象不限于國內。2021年,國外某機構的一項全球調查發現,92.3%的員工表示正經歷工作場所、新冠疫情期間的工作體驗、個人生活相關壓力所帶來的職業倦怠(調查將此定義為“由長期壓力所造成的身心疲憊,可導致負面后果,包括與工作的精神距離加大和職業無能感”)[12]

在職業倦怠這一研究領域,臨床心理學家赫伯特·弗羅伊登伯格(Herbert J. Freudenberger)是學界公認的倦怠研究之父。1974年,他在Journal of Social Issues上發表了題為“Staff Burnout”的文章[13],采用“倦怠”一詞描述工作中個人所體驗到的一組負性癥狀。

該領域著名研究者克里斯蒂娜·馬斯拉奇(Christina Maslach,1981)等將職業倦怠定義為,“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的一種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及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現象”[14]。此后學者們發現,職業倦怠并不局限于“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它可以拓展到幾乎所有職業領域[15]

職業倦怠的后果非常嚴重,學者李永鑫曾梳理,倦怠可能導致頭痛、關節疾病、高血壓、肌肉酸痛和慢性疲勞等生理問題,還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此外,倦怠還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績效[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砚山县| 永福县| 河南省| 新源县| 伊宁市| 太湖县| 图片| 漳平市| 恩平市| 施秉县| 外汇| 浦江县| 阜宁县| 团风县| 遂昌县| 博客| 合江县| 泰来县| 农安县| 顺平县| 东丰县| 紫云| 班玛县| 新建县| 孝义市| 达孜县| 景谷| 阿鲁科尔沁旗| 宜昌市| 陇川县| 永仁县| 闽清县| 彰武县| 财经| 武乡县| 腾冲县| 木里| 新余市| 颍上县|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