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2章 有為才有位:沒有“為”就沒有“位”
- 第11章 思路決定出路:思想不被束縛,工作才能有所作為
- 第10章 制度是第一生產力:為事立法,無法萬事不成
- 第9章 破舊才能立新:改革就要敢于“傷筋動骨”
- 第8章 落實到位:工作要堅持“一竿子插到底”
- 第7章 拒絕蠻干:講方法求實效是事業得以成功的最好保證
第1章 序言
在華盛頓還是美國獨立戰爭總司令的時候,他就喜歡到下屬中間,指導他們的工作,關心他們的生活。有一次,他來到工兵連,發現士兵們正吃力地抬著一根大梁,試圖將它擱到房頂上去。大梁顯然是太沉重了,士兵們雖然累得大汗淋漓,卻始終不能將大梁放到預期的位置,而眼看士兵們體力不支,大梁就要滑下來,一旁指揮的那個士兵就是不肯搭把手,只是扯著嗓子在那兒喊:“加油!加油!”見此情景,華盛頓一個箭步沖上去,托住了即將滑下的大梁。最后,在華盛頓和士兵們的齊心協力下,大梁被成功地安置到了房頂。
安好大梁后,華盛頓轉身走向只顧喊口號的那個士兵,問道:“你為什么只是在那兒空喊加油,而不動手助他們一臂之力呢?”這位士兵振振有詞地說:“難道你沒有看到我的軍裝嗎?我可是班長。”聽了這位班長的話,華盛頓禮貌地說了一句:“對不起,班長先生,我確實沒有看到。”隨后,華盛頓轉向周圍的士兵,高聲說道:“既然如此,同志們今后如果需要幫忙的話,就找我好了。”在士兵們竊竊私語時,華盛頓解開大衣,露出自己的軍裝,繼續說道:“只要大家開口找我幫忙,我這個上將,一定會來的?!?
華盛頓說完,便轉身離開了,而那位班長,則羞愧地站在那里,低下了頭。從那之后,不論做什么事他都會沖在最前邊,再也沒有擺過班長的架子。在一次立功受獎時,這位班長回憶起華盛頓幫忙抬大梁這件事,說道:“總司令雖然一句批評的話都沒有說,但我當時受到的震動,卻是從來沒有過的。他用實際行動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華盛頓抬大梁的故事不只在當時存在著深刻的意義,在時隔三個世紀之后,人們仍然能夠從這個故事中獲得啟迪。這個啟迪就是:身為一個領導者,與其賣力地空喊口號,不如甩開膀子,投入到實踐中去大干一場。也就是說,領導者要具有實干精神。
實干精神,要求領導者在工作中堅持不空談,狠抓落實。攤開中國歷史的畫卷,不難發現,中國歷史就是一部“空談”和“實干”交織著的領導史。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括紙上談兵,葬送了四十萬大軍的性命,而秦王嬴政帶領將士在戰場廝殺,換來六國的統一;北宋趙匡胤因實干而成就華夏一統,而南宋趙構空談復國卻偏安一隅;司馬炎滅掉東吳完成統一大業,兩晉學士虛談廢務導致朝代更替……管理層的實干,帶來國家的興盛和繁榮;而管理層的空談,造成了人員的傷亡甚至國家的毀滅。顯然,“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經過千年歷史印證的至理名言,是指導領導者行為的真知灼見。
領導者需要知道的是,自己的空談會影響所在組織的整體發展。這是因為:
首先,領導者的空談會使整個組織迷失前進的方向??照勈穷I導者價值觀空洞的體現,是缺乏對客觀情況的深思熟慮和解決問題的實踐經驗的表現。這樣的領導者,按照陳舊的思維方式去面對時刻變化著的客觀實際,只能做出缺乏實際意義的表達。而決策者的空談,只會導致組織成員不知何去何從,喪失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其次,領導者的空談會造成特權思想的滋生,威脅組織的利益。有些領導者缺乏管理經驗,但卻養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氣、官樣和官腔。他們依靠自己領導者的地位,依靠那些毫無意義的大話、空話,尸位素餐。他們的存在是不能給組織帶來絲毫利益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可能大肆攫取私利,甚至不惜損害組織的利益來中飽私囊。無疑,這樣的領導,最終只會帶領著整個組織走向沒落。
最后,領導者的空談會影響組織成員的積極性,降低辦事效率。如果領導者夸夸其談,空談組織的發展前景而不付出些許的努力,那么,揮汗如雨的下屬們定然會生出反感情緒,而長此以往,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就會降低,團隊精神的作用也會大打折扣。這種情況的后果就是最終導致整個組織的辦事效率以及競爭力的下降,而缺乏競爭力和向心力的組織,連維護自身生存都很困難,更別說取得長遠的發展了。
相反,領導者的實干精神會給整個組織的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領導者的語言、思維方式、行為等對下屬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下屬無論自覺與否,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領導者言行的影響。如果領導者在確定統一目標之后,不是簡簡單單地做出“照我說的做”的指示,而是以實際行動來引導下屬們要“照我做的做”,那么,在領導者的帶動下,下屬也會竭盡所能地為組織的發展做出貢獻。不僅如此,在領導者行為的標桿作用下,下屬會自發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這樣一來,整個集體就會齊心協力地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這將大大提升整個組織的效率,提升組織的向心力和競爭力,最終贏得可持續發展。
所以,實干精神是成功的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至關重要的精神,而為了闡明實干精神的內涵,本書分別從“實踐”“實干”“嚴于律己”“自覺、主動”“舍棄浮躁”“拒絕蠻干”“落實到位”“破舊立新”“制度是第一生產力”“思路決定出路”“有為才有位”等方面,對實干精神進行了詳細的解析——通過對實干精神的各種表現形式的分析,指出如何將實干精神貫徹到實際的工作中,從而發揮實干精神的作用,提升領導者的領導水平,提升整個組織的競爭力。
需要指出的是,本書的寫作目的不僅是為了頌揚實干精神,而且是通過揭示實干精神的內涵和意義,為領導者的決策行為提供些許參考和建議。如果個人或者組織能夠在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實干精神,積極落實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那么,個人或者組織就一定會得到新的收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