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的制作流程
面包的制作需要掌握十步流程,按部就班將面包制作的系統知識學會,就能玩轉烘焙面包,成為面包大師!
01混合
將配方中的干性材料和濕性材料混合,通常鹽和無鹽黃油除外,這兩種材料需要在揉的步驟中放入,不同的配方也有些許出入。
02揉的第一階段
先揉除了鹽和無鹽黃油的干性和濕性材料。面團濕黏粘手是正常的現象,可以借助刮板將材料聚合在一起,這一過程大約需要 10 分鐘。在這個過程中,不可以隨意添加配方外的粉類。

03揉的第二階段
將成形的面團搟平,包入無鹽黃油、鹽,繼續揉至面團與之完全融合。除了揉外,還需要用上全身的力氣進行甩打的動作,增加面團的筋性。最后,面團會變得十分光滑,并且能拉出薄膜。這一過程大約需要 15 分鐘。然后把面團放入盆中,蓋上保鮮膜進行基本發酵。
04第一次發酵
它又叫基本發酵,是為了讓面團產生二氧化碳,使體積膨脹。發酵時應覆上保鮮膜,制造一個封閉的環境, 防止面團水分流失,導致面團表皮硬化。發酵的最佳溫度是 28 ~30℃,時間是 50 分鐘左右。第一次發酵后,輕輕擠壓面團使面團排氣,排氣后,面團的酵母活性及面的筋性得到增強。
05分割
完成基本發酵后,根據制作的面包所需的面團分量,將面團均勻地分成若干個小面團。
08整形
根據所制作的面包造型,將面團揉成不同的形狀。整形的方式不一樣, 面包的口感也會出現變化。
06揉圓
先將面團的外邊向內折,收口朝下放置在桌面上,用手掌覆蓋整個面團,把面團揉圓,這樣可以將氣體保留在面團內。
07第二次發酵
它又叫中間發酵,也叫松弛。揉圓后,面團會變得相對緊繃,將面團靜置,讓緊繃的面團松開,方便成形,發酵時最好覆蓋保鮮膜,防止水分流失。常溫下松弛 15 分鐘即可,如果室內溫度低于 25 ℃,可以在面團周圍放幾杯溫水,使溫度和濕度達到一定的條件。
09第三次發酵
它也叫最后發酵。整形后的面團同樣會變得緊繃,發酵所需的時間根據環境不同,需做出調整。包餡料的面包,或者表面需刷全蛋液的面包,既可以在最后發酵前進行,也可以在發酵好后進行。
10烘焙
烘烤的溫度和時間會因烤箱的功能有所變化,所以有必要進行烤箱的溫度測試。本書中的溫度僅供參考,讀者需根據實際情況,略微調節烤箱溫度或烘烤時間。
(本書所提到的發酵是指在室內溫度約 30℃的環境下進行的。若室內溫度低于 30℃,需要根據實際溫度,將發酵時間延長 10~20 分鐘,發酵最后需使面團的體積膨脹至原來的兩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