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與肌肉
舉例來說,醫生在手術期間需要將全身麻醉后的病人的四肢舉起,或者把病人從仰臥位變為俯臥位,手術后還要將病人從手術臺移動到病床上,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這類移動病人的工作相當費勁,需要四五個醫護人員合作,一個人肯定不行。你可以搬動自己的身體,但很難憑一己之力搬動別人。
在移動全身麻醉的病人時,需要格外注意病人的手腳。盡管四肢很重,但它與軀干相連的區域很小。如果不穩穩地支撐住病人的四肢,它就會因自身重量而猛然下墜,這種瞬間的沖擊會對關節造成損傷。所以醫護人員需要相互溝通、配合,小心地移動患者。
體重帶來的麻煩也不只體現在手術上。
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長期住院或長期臥床的人,時間久了再想起身,卻根本站不起來。這種現象特別容易發生在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身上。
即便你是因為胸部或腹部的疾病動了手術,或者患有其他與腿無關的疾病,比如心肌梗死或肺炎,你也有可能喪失行走能力。如果你怠慢了每天“搬運”身體的這項工作,你的肌肉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松弛下去。
這就類似于宇航員從失重的太空返回地球,在沒有外部支撐的情況下或多或少都有些行動不便。宇航員油井龜美也講述了剛返回地球時的生活,有些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當我試圖脫下西服時,我的頭部向前傾斜,但我一時忘記了用脖子和背部肌肉支撐頭部的重量,頭差一點就栽到地上[1]。”
所以,就像宇航員在外太空也不能忽視力量訓練一樣,住院期間的康復訓練同樣重要。病人需要盡可能主動地走路和活動四肢。在醫院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病房的走廊里緩慢地走著,這是保持活力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