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鮮為人知的工作方式
你的視野很窄
你的眼睛不僅能看到這本書上的文字,還能看到周圍的事物。即使眼睛不動,也應該能看到上下左右的東西。現在,請試著將視線固定在你正在閱讀的文字上,并在眼睛不動的情況下閱讀其他文字。恐怕別的文字變得模糊不清了吧?而且你還會發現,除非你移開視線,否則你可閱讀的范圍相當狹小。我們的視野并不像電視屏幕上的風景那么細致入微。
要知道這背后的原因,就要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把眼睛比作一臺照相機。晶狀體(中心部分為瞳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虹膜相當于照相機的光圈,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的底片,眼瞼相當于相機上的鏡頭蓋。順便一提,眼瞼之下,覆蓋眼白的薄膜稱為結膜,覆蓋黑眼球的薄膜稱為角膜。
我們之所以能看到東西,是因為映在視網膜上的影像會傳遞給大腦,但實際上,我們并沒有利用整個視網膜,而只通過視網膜中心的一個小點來看清東西。
這個點在黃斑中央的凹陷部位,稱為中央凹。這部分的直徑只有0.3毫米,稍微偏離這個部位,你的視力就會大打折扣。沒錯,我們的視力就取決于一個如此狹小的結構。
你通常很難察覺到這一點,因為你會無意識地移動視線并始終將觀察對象置于視線中心。

眼球的結構

視網膜各部位的視力
視網膜上排列著大量的視細胞,也稱為光感受細胞。僅一只眼睛上的光感受細胞的數量就超過1億個。這些細胞能把光學刺激轉變成神經沖動傳遞給大腦。
視細胞分為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這兩種細胞的名字都源于其形態。“桿”的意思是細胞像根竹竿或者木棍;“錐”則暗示細胞外形像圓錐或四棱錐一樣。
視桿細胞對光線的捕捉能力非常好,主要在昏暗的環境中發揮作用,但它無法分辨顏色。視錐細胞在暗處不起作用,卻可以識別顏色和形狀,主要擔負著明亮環境下的視覺。意外的是,1億多個光感受細胞中有90%以上是視桿細胞,視錐細胞只占約5%。這些視錐細胞主要分布在中央凹處,所以中央凹在明亮的環境中才起作用。此外,中央凹的視力從中心向兩側急劇衰減。這就是為什么你只能看清位于視野中心的文字。
如果中央凹因疾病或外傷而受損,視力就會大幅下降。小時候應該有人告訴過你不要直視太陽,這是因為強光會損害中央凹。一旦受損,眼鏡也無能為力——圖像通過屈光鏡映在視網膜上,你也無法清晰地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