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古事記》探究日本皇室起源的神話
- 莊培章
- 3765字
- 2024-02-05 16:05:24
第二節 特別天神與神世七代
一 造化三神
世界之初,并無天與地的區別,是從一個混沌的黑暗開始,在那團混沌中,清明的能量上升成天,沉重的能量下降成地,天界被稱為高天原。在那里最初誕生的神是天之御中主神,然后誕生了高御產巢日神和神產巢日神,是為造化三神,之后又產生了二神,合稱五尊特別天神,是第一代創世之神。
在一些民族的神話中,也有三大神的提法,如中國神話中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分別是天皇、地皇和人皇;中國道教中的最高神也是三尊神,分別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印度神話中有三大主神,即創造之神大梵天、保護之神毗濕奴和毀滅之神濕婆。
造化三神,據說都是獨神,也就是沒有性別區分,不男不女。沒有配偶,沒有子孫后代,因而是獨身之神。同時也是隱身之神,也就是說一旦成形就馬上躲藏起來,不見蹤影了,即“神隱”。
(一)天之御中主神
天之御中主神,從神名直譯就是天空中心之神的意思,他是高天原神界最早誕生的神,同時是最高規格、至尊至貴的大神。
這位主神尊貴到沒有任何作為和任何個人事跡,他一成形就馬上躲起來,而且再也沒有出現過,成了象征世界本身的大神。因為他沒有任何豐功偉績,既沒有給日本人帶來任何實際好處,也從不為難日本人,所以日本各地很難找到以他為主祭神的神社。
東京中央區有一座以天之御中主神為主祭神的神社叫“天水宮”,奇怪的是神社正門前安置了河童媽媽和三只河童的銅像,稱為“安產子育河童”。到此參拜的孕婦相信,只要摸摸河童媽媽的頭,就能保佑她順產,因此銅像的頭被摸得锃光瓦亮。在日本人看來,天之御中主神主宰宇宙萬物,但宇宙實在太大了,還不如傳聞能保護母子平安的河童來得實際和實惠。在日本民間傳說中,河童是一種會把路邊的孩童拉到水中殺害的妖怪,后來被加藤清正派山猿剿滅之,河童不敵山猿,殘部就投靠水神,改邪歸正,成了天水宮的吉祥物。
天之御中主神暗喻天皇,換言之,天皇在世俗世界就要扮演這位主神的角色,當個隱身神,每天躲在皇宮里,不做任何事,“御天下統而不治”。
(二)高御產巢日神
這位大神又名為高木神,從神號上看,名為產巢,說明有極其旺盛的生產力和生命力,是天上掌管萬物生育的大神。其級別是日神,應當是僅次于主神的大神。
高御產巢日神和神產巢日神是陰陽兩極相互對接的大神。高御產巢日神是高天原的創造神和決策者。他并沒有如《古事記》里所說的是獨身神和隱身神,因為他有子女,而且不甘寂寞,經常對眾神發號施令,是高天原的幕后大老板。《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對他的事跡有如下的記錄。
第一,天照大神不堪忍受須佐之男的欺負,躲進山洞,世界頓失光明。在他的授意下,八百萬神聚集一起開緊急大會,其子思金神出謀劃策,成功地把天照大神從山洞里拉出來,讓世界重見光明。可見父子立功不小,成了日后與天界眾神討價還價的資本。
第二,該大神把女兒許配給天照大神的兒子,結成親家,生下的天孫實際是他的外孫。他們父子倆和天照大神合謀,最后以武力迫使大國主神交出江山。然后派天孫去接管,成了人間的最高統治者。所以,高御產巢日神表現出強烈的外祖父的理念,由于他的杰出貢獻和巧妙設計,和天照大神一樣成了日本皇室的“皇祖神”。
第三,在神武東征過程中,神武率領的天孫族在熊野村集體中毒遇險,是這位大神和天照大神商定要再次派武神建御雷神下凡相助,盡管援軍并未發出,卻也授刀,并派八咫烏給神武的軍隊帶路,走出死地,最后東征勝利而建國。
聯系《古事記》成書階段的政治現實,不難看出這位大神影射的就是制定日本攝關政治游戲的藤原不比等,正是他得到從持統至元明多位女天皇的絕對信任,推行律令政治,并成功地讓他的兩個女兒分別成為文武天皇和圣武天皇這對父子天皇的妃子,而實際掌握朝政,他的后代子孫藤原房前、藤原良房、藤原基經,直至到藤原道長,攝關政治達到頂點,其以天皇外公的身份采取攝政關白的政治手段,完全架空天皇,控制日本朝政近二百年,藤原氏成為僅次于日本皇室的顯赫家族。
(三)神產巢日神
相對于高御產巢日神,神產巢日神就沒有那么光鮮,他是掌管幽冥界的大神,他支持和幫助大國主神建國,是出云神系的保護神。
和高御產巢日神一樣,神產巢日神也有子女,也喜歡拋頭露面,愛管閑事,他不是獨身神,也不是隱身神。
在《古事記》的記載中,與這位大神相關的事跡有如下內容。
第一,須佐之男被趕出高天原時,向大氣津比賣神乞討食物,因誤會將其殺害,女神死后尸身化生出五種糧食,取種子以為五谷谷種的,據說是神產巢日神的母神。這點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高天原誕生的第三位神,怎么會有母神?那么,這個母神是誰?有沒有父神?如果有,那么父神又是誰?
第二,在出云神話中,大國主神差點被眾兄弟殺死,大國主神的母神向神產巢日神求助,神產巢日神派遣兩神醫治好大國主神。
第三,大國主神后來打敗了眾兄弟,開始建國,需要強有力的輔助者。于是,神產巢日神派他的兒子少名毘古那神相助,據說這個兒子是從他手掌滑落的神明,兩神結拜成為兄弟,合力建國。可以說,神產巢日神為出云國的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出云國的保護神。在律令制下,神產巢日神被列為保護天皇的八神之首,被供奉于“八神殿”。
有一點令人困惑的是,根據大國主神在讓國后所吟唱的歌詞,神產巢日神在高天原上還買了房子,有自己的住處。既然是隱身了,怎么還有房子,還住在那里。所以說,他和高御產巢日神一樣,是一位充滿矛盾的神。這些矛盾究竟是《古事記》作者疏忽造成的,還是作者有意為之,在筆者看來,世界本來就充滿矛盾,這些矛盾是人和神共同造成的。
二 五尊特別天神:“3+2”模式
高天原在誕生了天之御中主神(代表宇宙中心的形成),高御產巢神和神產巢日神(這二神都是生成之神,代表著創造力的誕生)這一組三大主格神后,接著誕生的是不同涵養的第四尊大神,名字很長,叫宇摩志阿斯訶備比古遲神,其中宇摩志是美好、阿斯訶備是葦芽,比古是男子的美稱,遲是男子敬稱的語尾,用現代語來說是由蘆葦芽生出來的好男子。這位神是國土尚未形成時,最早產生的一種像蘆葦那樣的植物化成的神。它代表的是一種旺盛的生命力,象征著成長的力量。
第五尊神叫天之常立神,意思是永遠存在于高天原,它表示天之常存永在。他和稍后的國之常立神是成對的神明。
第四、五尊大神是真正的獨神,也是真正隱形不現的大神,這兩尊神在以后的場合再也沒有出現過。
前三尊是造化神,再加上后兩尊大神,被稱為特別天神。為什么要冠之“特別天神”或“別天神”?因為他們是宇宙出現后誕生的第一批大神,是整個神界的源頭。相對于后來誕生的神世七代,他們代表著創造力和生命力,從而成為神界的最高權威和象征符號。
三 神世七代
在五尊特別天神誕生以后,高天原又誕生了十二尊神,被稱為神世七代。最先誕生的兩尊神也是獨神,而且隱形不見。
第一尊神叫國之常立神,這尊神明與前面的天之常立神相對應,象征國之永續長存,是地上之神。難以理解的是天之常立神屬于特別天神,而國之常立神比他矮半截而被歸入神世七代,兩位神明分屬于不同的系統。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疑問?答案是完全為了湊合“三、五、七”的數字游戲的需要。如果不這樣生搬硬套,死活把這對神明分開,其神明結構系數就變成“三、六、六”的數字特征。
第二尊神叫豐云野神。這尊神究竟是什么東西,眾說紛紜。有的說他是大地的神化,也有的說他是云朵相互拖曳的原野之神,還有的說是混沌飄浮的神明。實際上,他表示的是天與地、地與海還無法區別時,所出現的神。
以上二神也是獨神,而且隱形不見。他們分別歸屬兩代神。
接下來誕生的是五對男女神,共十位神。一對男女神算一代,共五代,加之前面兩代,是謂神世七代。
第一對男女神:男神是宇比地邇神,是泥土的神化,也就是泥土神;女神是須比智邇神,是沙土的神化,是巢土神,都是土的神。泥土和水和成稠泥狀,形成了世界的雛形。
第二對男女神:男神是角棧神,女神是活棧神,都是表示植物的根莖開始發了嫩芽的神,并由白色的莖支撐大地,成為中心之柱。這里要指出的是,白色是日本神話中提到的第一種顏色,它深受日本人的喜愛,被譽為純潔無瑕。
第三對男女神:男神是意富斗能地神,女神是大斗乃辨神,分別代表了男性和女性的神明,是具有人形的神。
第四對男女神:男神是淤母陀琉神,女神是阿夜訶志古泥神,前者象征著面貌俊美,后者則表示求愛意識的產生。
第五對男女神:男神伊邪那岐,女神伊邪那美,他們奉命下凡,結為夫妻,是生成之神,國土萬物創造之神,也是日本神話中的核心人物。
以上介紹了神世七代的誕生,從第一代神至第七代神的依次誕生,尤其是第三代神至第七代神(皆為男女神),反映了天地世界由無形到有形、從抽象到具體的演進過程,即先有水土,后產生植物,再過渡到人的誕生的一系列過程。
第一,土和水是世界的兩種基本元素,它們混合成稠土狀,形成了世界的雛形。
第二,在水土混合下長出某種植物的嫩芽,并且由白色的莖支撐大地,成為世界的中心支柱,生命開始繁衍。
第三,男性和女性的誕生,是具有人形的神。
第四,男性向女性求愛,當男性贊美女性她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女人時,女性也向男性說他是一個英俊的男人。
第五,由于男女雙方相互示愛,因而結婚,由此可見,神世七代描述了天地、生物和人類產生的具體過程。每一代神都是一個轉折點。根據兩部神道的說法,神世七代相當于佛教的過去七佛。
五尊特別天神和神世七代在日本神的分類中屬于造化理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