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會變化的大腦
身體是用來支持大腦的。
——托馬斯·A. 愛迪生(Thomas A. Edison)
想象一下,你坐在時間機器里,將年份推回到公元前一萬年。機器開始叮叮咣咣地響起,又突然在數千年前的時間點停下了。你惴惴不安地走出時間膠囊,環顧四周。一群身著動物皮的人站在那里,貌似很驚訝地看到你。
你對他們的第一印象會是什么?——一群只會捕獵動物,沒有任何高級思想的原始“洞穴居民”?你或許很容易這么想,但實際上,你和他們其實非常相似。當然,除了他們和你說著不同的語言,經歷著完全不同的人生,總的來說,他們的身體機能與你的非常類似。他們和你擁有相同的認知能力和身體感受。在過去的1.2萬年里,我們人類的身體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相比之下,你的生活方式在短短一百年內倒是經歷了巨大的變革,特別是和1.2萬年前相比,變化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你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中,并使用著你的古代先輩在他們最瘋狂的夢中也無法想象的工具。你存在于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你在一周內遇到的新面孔可能比他們一生中遇到的還要多。
你與祖先的生活方式之間還有另一個根本的區別:他們的運動量比你的大得多。縱觀歷史,我們各代祖先都是這樣。數百萬年來,我們的祖先都比我們擁有更大的運動量,原因很簡單: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人們必須靠體力活動才能獲得食物和生存的機會。不僅我們的身體是為了運動而生,我們的大腦也是。
100年聽起來可能就已經很長了,更不用說1.2萬年了。但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它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任何物種想獲得巨大的變化都需要進化很長時間,包括人類。無論在一個世紀還是在1.2萬年內,我們的大腦都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盡管我們的生活方式已有了巨大的變化(這些社會的轉變使我們逐步脫離了原本的生活方式),但我們的大腦仍然生活在非洲大草原——我們多年前以狩獵為生的祖先居住的地方。特別是當我們運動時,情況更是如此。即使我們現在不需要靠體力尋找食物,網購就能解決問題,但要是按照祖先的方式生活(例如經常運動),我們的大腦依然會變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