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ZNZL-9

第3章 關于自律的誤讀


沒有自由的紀律是暴政。

沒有紀律的自由是混亂。

——卡倫·海沃特(Cullen Hightower)

自律,是以原則而非社會壓力來控制個人行為的能力。

——格倫·C. 斯圖爾特(Glenn C. Stewart)

自律是自由的一種形式,是不受懶惰和昏昏欲睡操控的自由,是不受他人期望和要求限制的自由,是不被軟弱、恐懼和懷疑挾持的自由。自律使一個人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個性、個人的內在力量以及個人的才能。他將成為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哈維·多夫曼(Harvey Dorfman)


盡管自律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但它并不是一個流行的主題,很多人對自律有著各種各樣的誤解,并抵制自律的想法。作為一名專門幫助他人培養自律能力的專業教練,我工作的一部分內容就是幫助客戶糾正關于自律的不正確觀念,消除他們關于自身的消極自我對話。因此,本章的內容將主要圍繞自律的概念本身來展開。


正念自律不是什么

正念自律是專注,而不是限制

關于自律的第一個消極信念,是認為自律就是一種束手束腳的生活方式,充滿了僵硬固化的規則,規定了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人不能擁有任何靈活性和自主權,活得就像一個機器人。在人們的想象中,因為自律,他們將喪失自由、失去自發性,生活的所有樂趣將一去不返。

事實并非如此,自律并不要求你做任何違背意愿的事情。事實上,它只要求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允許你專注于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沒錯,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充分地意識到,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一種權衡,即當你對一件事說“好”時,就意味著對其他一千件事情說了“不”,這就是唯一的真理,不可能存在其他的方式。

自律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專注于設定的目標,讓我們能夠挖掘和呈現最好的自己,并實現最好的生活狀態。這就是你能夠為自己而做,并需要自主踐行的事情。自律意味著選擇自己的價值觀、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并以成熟的心智接受這背后要付出的代價,即暫時的身體或情感層面的不適。

人們往往將自律視為限制自由的品質,但事實上,踐行自律之后,你很快就會意識到,沒有了自律,人生才會真正地受限。缺乏自律的人生將限制你能夠實現的目標的可能性,限制你充分發揮個人潛力的能力,最終導致夢想無法成真。因為缺乏自律限制了個人的發展潛力空間,就好像在你的頭頂上封上一塊低矮的天花板。

沒有自律,你將過著一種被動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極大程度上受限于周圍的環境和條件。你的壞習慣和依賴成癮將成為主宰,你無法對它們說“不”,這將導致你的精力和時間被分散,使未來成為昨日的重復。

相反,有了自律,你可以過上創造性的生活,你的生活將按照個人規劃的軌道前進,你的愿望和價值觀將成為主宰,你的能量和精力將得到專注和集中,你的未來將由你設定的目標來塑造。

諸多的相關研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并表明較高的自控能力通常能夠帶來較高的生活滿意度。因此,當你開始踐行自律時,你將對自己更有信心,并更容易實現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所以,自律并不會扼殺我們在生活中的樂趣,相反,它能夠帶來更有意義的享受,并且以一種更可靠的方式帶來快樂。

正念自律是有意識的,而不是壓抑的

關于自律的另一個誤解,是認為它意味著我們要壓抑自己,扼殺自身的欲望,并認為每一次的屈服和妥協都是在自我羞辱,或認為自律就是運用意志力的鞭子,強迫我們去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

也許對某些人而言,自律的確會帶來這樣的感覺,但他們理解的自律與本書談論的自律并不是一回事。正念自律并不是一種對自己施加暴力的行為,不提倡自我否定、壓抑或懲罰,而是鼓勵我們自愛和選擇相信自己。自律的犧牲,意味著為了未來更長遠和偉大的好處而犧牲眼前微不足道的即時滿足感。

自律并不會強制你放棄對甜甜圈的渴求,而是提醒你要記住自己是誰,想要成為誰,以及當你對這種短暫的即時滿足感(吃甜甜圈)說“是”的時候,真正的利害關系是什么。當你能夠厘清背后的利害關系時,就無須強迫自己,因為這種即時滿足的誘惑力會自然而然地減弱。

你還需要培養自我接受的能力,知道自己有時候會選擇甜甜圈,哪怕心知這對你來說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是這樣,你只需要注意到自己的選擇,并冷靜地將自己拉回既定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你無須感到羞愧、內疚或自責,因為這些負面情緒只會損害你的自律性(詳見第16章)。

自律本質上就是一種幫助我們避免自我控制沖突的藝術,以及在沖突無法避免時,幫助我們找到符合個人最崇高目標和價值觀的解決沖突的方式。

正念自律不會以羞恥、自我否定和道德說教為基礎,也不會令人窒息。相反,它要求我們設定健康的目標,并保持與自己的價值觀相一致的生活。自律的存在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真正需要。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在生活中踐行一些自律性的行為,比如飯后刷牙,不管我們是否樂意;比如每個工作日按時去上班,不管是否起得來;比如一個合格的母親每天按時按點地為孩子哺乳,即使她已經嚴重睡眠不足、不堪重負。

我們可能已經將所有這些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但它們實際上必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自律的行為,我們最終可能會牙齒掉光、丟掉工作或導致孩子因為營養不良而逝去。

本書的目標并不是為你設定不可能達到的標準,也不是讓你成為永不失敗的超人,而是提升你的自我意識和自律水平,使你能夠過上更符合個人目標和價值觀的生活。在實現這一理想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遭遇多次失敗,這不僅是可以接受的結果,而且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遭遇挫折的時候,你將使用從本書中學到的技巧來觸底反彈,從失敗中崛起,并永遠不會屈服于羞恥或內疚的情緒。

正念自律是充滿力量的,而不是僵化不變的

自律并不是要求你成為自己、時間或某種規則的奴隸,恰恰相反,它將給予你自由和權力。奴隸意味著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自律則恰恰相反,它將使你能夠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自律將讓你擺脫個人欲望的誘惑,擺脫爬行動物的大腦和低級自我的控制。自律將賦予你由更高的目標和理想引導的力量,使你成為自己的主導,成為個人生活和人生的譜寫者。自律將使你能夠自主決定你將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當你按下遙控器上的電源按鈕時,電視就會打開,它總是如此,也必須始終如此,如果不這樣,我們會認為遙控器有問題,或者需要更換新電池。是否要按下按鈕是你個人的選擇,但如果你的確按下了遙控器的開機按鈕,它就必須要能夠打開電視。

同樣地,如果你下定決心踐行自律,那么它將允許你始終按照自律的原則行事。將這種狀態稱為僵化不變不合理,因為在自律的情況下,你是做出選擇的主宰。能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是一種僵化的強制,而是一種力量的體現。

在設計理想的生活方式時,你可以自主地決定生活中每一種元素的比重,實現努力和放松、工作和娛樂、追逐目標和培養人際關系之間的平衡將是一個明智的做法。如果你決定每天早上7點開始冥想20分鐘,你這樣做是因為你想要這樣做,因為你選擇這樣做。你這樣做,是因為這是你成為渴望成為的人的一個重要部分。而自律將使你有能力履行對自己的這種承諾。



如何平衡自律

自律是一種美德,而每種美德也不是完美的,也會有其負面影響,除非得到與之相反的美德的平衡與中和。你可能需要再次斟酌和思考這句話,因為這是一個不常見的洞見,我個人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意識到這個真理的深度。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人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謙遜固美,但謙遜過度只會自貶身價;精力充沛固然很好,活力過度會略顯多動;仁慈是一種美德,然而過度仁慈只會顯得軟弱無力;耐心值得稱頌,但耐心過度令人顯得毫無脾性;毅力值得推崇,但毅力過度容易顯得冥頑不化;專注值得培養,但過度專注容易導致目光狹隘。

有時候,我們最強大的優勢可能會成為最大的弱點來源,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不是削弱優勢,而是積累如何適度利用優勢的智慧,并在相互中和的優勢之間取得平衡。

就自律這一美德而言,能夠起到中和作用的可能是靈活性和游戲的心態。沒有二者的平衡,你可能會因為過度自律而走向僵化、頑固和強迫癥的極端。

基于正確的理由培養自律

在培養自律能力的時候,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是,你必須出于正確的理由來錘煉這種美德。

在理想的情況下,你應該希望以個人的夢想、愿景和目標為基礎,而不是你需要做得更多才能“足夠好”的情緒或感覺。換句話說,正念自律的基礎是自愛,而不是羞恥;是自尊,而不是自我懲罰。

如何平衡個人的自律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老子


如果自律對你而言,意味著連續數周或數個月的通宵達旦,執著地追求一個目標或活動,并為此犧牲生活中所有其他的事情,比如人際關系或身體健康,那么你遲早會遭遇麻煩,因為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做法,會導致你意志力的疲勞,最終導致精疲力竭。

擁有非常強大的意志力和自律性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如果在此基礎上,你能夠在生活中添加一些健康的享受和放松,并不會因此感到內疚,那么你的計劃就沒有問題。但如果自律最終導致你過上了毫無樂趣的工作狂一般的生活,就會變成所謂的“好高騖遠”(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為“遠視”),指的是因為過度的“效率導向”或過重的“放縱罪惡感”,你總是強制自己逃避帶來快樂或享受感的活動,將其視為放縱、不道德或可恥的行為。但這不是正念自律的意義所在。

平衡自律對于那些天生追逐完美表現的過度成功者而言尤為重要,因為有研究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好高騖遠者”后悔的情緒會不斷累積,因為他們過于僵化,完全沒有享受生活,而這反過來又會導致他們對其他人的選擇做出過于苛刻和清高的判斷。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自律并不是要求我們成為苦行僧,過著一種沉悶乏味、一成不變的生活。自律事實上也要求我們照顧好自己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 獲得足夠的睡眠和適當的膳食。

● 安排好休息時間、休閑時間和有趣的活動。

● 偶爾的放松和放縱。

● 保持生活中的一些領域是不受約束、順其自然的狀態。

● 妥善地平衡工作、人際關系和身體健康。

● 有節制地沉溺于你最喜歡的“有罪的快樂”(但無須產生負罪感)。


預留一點容納失敗的回旋余地不僅是健康的,還能夠幫助我們長期地保持自律的習慣。因為,如果我們一直對自己要求很苛刻,就很容易遭遇失敗、感到失望,并最終半途而廢。因為設定的標準太高了,預設的期望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已經存在“好高騖遠”的傾向,那么可能也需要制定一些放縱和獎勵的紀律,為它們設定計劃,將它們安排到日程表中,確保去執行這些放松和自我獎勵的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全身心、無負擔地享受自己。要記得提醒自己,做不到張馳結合可能反而會令你追悔莫及,而且慶祝自己一路走來獲得的小勝利也不是一件壞事。

平衡水與火的關系

為了更好地闡釋平衡的概念,接下來的論述可能會有點兒偏深奧和哲學化,如果你不喜歡這種論述的調調,也煩請你稍微忍耐一下。

可以說,每個人的人格中,都存在兩種相互沖突和制衡的力量。

其中一種力量像火,它是催生欲望、野心、專注和生產力的動態能量,使你對當下的現狀感到不滿,并為你提供驅動力,讓你向前邁進、做出改變,并取得成就。你越是不滿意——換句話說,你目前的狀態和你期望的狀態之間的差距越大——你的改變動力就越強。

另一種力量就像水,它是帶來滿足、放松、感激和聯結的冷卻能量,使你在當下感到快樂。它讓我們能夠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遏制改變或努力的沖動。這種能量在你身上越強,你就越能感覺到內心的平和與滿足,能夠心滿意足地活在當下。這就意味著你改變的動力會因為水之力的增長而削弱。

想要增強內心的水之力量,就要培養現實的情況已經超過期望的滿足之感,而不是期望遠遠高于現實的不滿足感。想要增強內心的火之力量,就要專注于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當這一差距最終被彌補時,再創造新的和更高的期望。



自律使你內心的火之力有了形狀和現實,但請不要忘記也用它來保護你內心的水之力量。

想要過一種健康、快樂和充實的生活,你就需要在內心的火和水的力量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如何真正做到這一點?我自己尚未在人生中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事實上,我不認為存在一個真正的答案,因為對于不同的人而言,水與火的平衡可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也許在生活的某個領域,你想以火為主,而在另一個領域,你想以水為主;或者也許這兩種元素需要同時并存于你生活的每個領域,但占據了不同的比重。

讓我們就此打住,不要扯得太遠。也許你們應該跟我一樣,需要帶著這個問題繼續生活,并在一路上不斷地動態調整。只是別忘了,平衡是關鍵。


本章要點


● 正念自律是專注力,而不是限制,它是你自己為自己做的事情,使你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 正念自律是有意識的,而不是壓抑的,它不要求你打壓自己,而是強調健康的目標和自我接受。

● 正念自律是充滿改變力量的,而不是僵化不變的,它使你能夠遵守對自己的承諾,成為你自己生活的主宰,并強調自尊自愛。

● 要基于正確的理由培養自律(去追求理想的目標,而不是逃避負罪的享受)。

● 通過獲得足夠的睡眠、休閑、休息時間和保持平衡的生活方式來平衡自律,確保不要過度。

● 擁有火(目標和驅動力)和水(放松和感恩之心)能量的平衡組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普陀区| 福清市| 正蓝旗| 舟曲县| 济阳县| 拜城县| 临清市| 龙门县| 桃园市| 特克斯县| 新河县| 永和县| 拜泉县| 奉新县| 虹口区| 大城县| 衡阳县| 德庆县| 揭东县| 图木舒克市| 庆安县| 遂宁市| 来安县| 鹿泉市| 饶阳县| 大新县| 石楼县| 雷山县| 莱州市| 柏乡县| 邛崃市| 福州市| 安塞县| 五河县| 赤峰市| 商城县| 苍溪县| 东城区| 乳山市|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