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連續創業者的特殊能力(1)
找出未來“產品、服務”與“需求”的交互點

連續創業者所具備的特殊能力之一,是能夠洞悉“技術不斷進步推動新產品、新服務得以實現的時期”與“顧客需求日益明顯、市場初現的時期”的交互點。

具體說明如下:

假設我們現在開始在某個領域開發新產品、新服務,首先要評估“3~5年后”能夠實現何種程度和水平的功能。進而根據預算成本,推算能以什么價格投放市場。其次,預測潛在市場或客戶群的大小。據此進行項目能否成功商業化的高概率預測,這就是這種特殊能力的體現。

令人驚訝的是,我采訪的所有連續創業者都異口同聲說:“單論技術能力,比我更強的人有很多。但在預測技術實現與顧客需求交互點的能力上,我自信不弱于任何人。”

預測“3~5年后”比預測“10年后”更難

核心是“3~5年后”這一特定時間段。

部分優秀的技術人員,對技術發展趨勢和發展速度有深刻理解,或許能夠高概率預測出“10年后”將會實現什么。但是,在成功創業的層面上,這種籠統的預測遠遠不夠。

比方說,在寫這本書的2021年秋天,如果有人問“10年后會有無人飛車在東京上空飛行嗎?”,我也可以回答“大概率能夠實現”。但是,如果預測具體的產品和服務內容,例如僅是連接兩個特定的地點嗎?覆蓋東京全域嗎?操控者需要特別執照嗎?能夠自動駕駛嗎?成本是多少?目標顧客群的定位是什么?等,我便無能為力了。

也就是說,此時關于“10年后”的預測,只是一種“趨勢”和假想,并不涉及具體的產品和服務形態。

新技術產生后,如果要策劃將其應用于社會的具體產品、服務,則必須要考慮“3年后如何”“5年后怎樣”。

一旦將時間由“10年”改為“3~5年”,回答難度驟然加大。因為預測較近的未來,需要對各要素進行精確評估。

假設3~5年后,即使在技術上能夠實現“空中飛行的無人飛車”,那么市場能承受其造價嗎?另外,投放價格、用途、目標客戶群如何定位?再者,會不會觸碰法律約束的邊界?

預測“3~5年后”的難點在于,關于“東京上空無人飛車”是否可行,必須評估多項內容,如果一項出錯,結論將大相徑庭(另外,這里所說“3年”“5年”的周期,是以硬件開發為前提的,若在軟件領域,周期更短)。

技術進步與需求擴大、成本容許度、法律約束……

在未來3~5年這一時間軸上,分布著技術研發的進展、市場對產品與服務需求的增長、市場需求對成本的容許度、法律約束的邊界等外部因素。故而需要有一種能力,在系統判斷以上各種要素的基礎上,找出其交互點,也就是啟動新產品、新服務的絕佳節點。若有誤判,則事業很難成功。或是因為技術滿足不了需求,或是因為需求容納不下技術。

被稱為連續創業者的人,多數具有這種洞察力,擅長辨別。

但是很遺憾,關于如何掌握這種洞察力,他們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不過,不依賴精英的個人能力開發創新型產品、服務,就需要建立一種機制,以此幫助找到技術進步和顧客需求在3~5年后的交互點。明白這點就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創建了“創意實驗室(Idealab)”,且創業經驗豐富的美國著名風險投資家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2015年在TED[6]的演講中介紹了一組數據。他對成功的風險投資和失敗的風險投資進行了比較,并做了原因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第1位:時機(42%)

第2位:團隊(32%)

第3位:創意(28%)

第4位:商業模式(24%)

第5位:融資(14%)

決定風險投資成敗的最大因素竟是“時機”,據說這讓比爾·格羅斯深感震驚。

隨后,比爾·格羅斯以在線娛樂公司“Z.com”為案例做了進一步說明。作為1999—2000年在美國備受矚目的風投項目,“Z.com”在創意和商業模式上都做得非常出色,融資也很順利。比爾·格羅斯對“Z.com”的成立感到非常興奮。但是,由于當時寬帶普及率極低,多數用戶沒有條件在線觀看視頻,市場尚未形成。這導致該項目于2003年宣告失敗。然而幾年后,互聯網用戶的寬帶使用率超過了50%,在此絕佳時機,“油管”登場了。

1998年,我有意識地對連續創業者們進行了一系列采訪,因此對這組數據頗感興趣,并深以為然。所謂“找出3~5年后新產品、新服務與需求的交互點”,就是“找到推出新產品、新服務的時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上高县| 邛崃市| 仙居县| 庐江县| 沛县| 原阳县| 郁南县| 荔浦县| 会理县| 剑河县| 大英县| 尤溪县| 喀喇| 东莞市| 威海市| 玉树县| 清水河县| 虹口区| 平顺县| 宾川县| 闽侯县| 米脂县| 安乡县| 泰顺县| 普定县| 法库县| 合水县| 肥城市| 兰州市| 桓仁| 即墨市| 任丘市| 宜黄县| 新蔡县| 贵州省| 馆陶县| 仙桃市| 喀喇| 哈巴河县|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