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創新:可復制的亞馬遜創新方程式
- (日)谷敏行
- 2362字
- 2023-12-14 16:43:03
第1章
亞馬遜將“普通員工”改造成“創業者集團”的機制和做法
在上一章中,我們指出了連續創業者具有以下兩種特殊能力。
并且說明了亞馬遜的厲害之處在于,它是在組織層面具備了這兩種能力,而不是依賴某個人的力量。
對第一種能力——“找到未來‘產品、服務’和‘需求’的交互點”來說,“3~5年后”這一未來時間尤其重要。作為找出交互點最強有力方法的亞馬遜機制,它是一種被稱作“新聞稿和常見問題”的企劃書設計,本章稍后將詳細介紹。
對連續創業者的個人魅力進行因數分解
相比第一種能力,第二種能力——吸納優秀人才稍顯模糊。這里可以分解為幾個要素。
前面已經提到“吸納優秀人才的能力”本質在于“展示實現高維度自我的可能性”。但是,優秀人才遇見某創業者時,感受到的實現“高維度自我的可能性”具體是什么?根據自身的經驗,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要素。
杰夫·貝佐斯確實擁有掌握以上要素的能力,所以他周圍匯集起了一群潛力無限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大多數進入了“S團隊[7]”,構成了核心管理層,和杰夫·貝佐斯一起為實現亞馬遜的使命長期奮斗,最終獲得巨大成長,實現了高維度的自我。
不過,現在的亞馬遜不能再依靠杰夫·貝佐斯和“S團隊”成員的個人魅力招攬人才了。換言之,以公司現在的規模,這種方式已不足以招到匹配數量的優秀人才。因此,如今公司整體具備了“吸引優秀人才的能力”。通過綜合、協同運用多種程序機制,像杰夫·貝佐斯當初吸引“S團隊”成員一樣,讓員工和應聘者感受到“實現高維度自我的可能性”。
當然,“實現高維度自我”并非易事。所以也會有人感覺“亞馬遜不適合自己”,在招聘階段就選擇退出,也有人入職后因無法適應而離職。
因此,我認為亞馬遜激發創新的機制和做法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最大限度發掘員工的能力,促其成長。第二,降低挑戰門檻。第三個方面不可忽視,即通過員工之間的取長補短,實現高水平創新目標。
降低挑戰門檻舉組織之力合作創新
序章中說到,在亞馬遜開展創新的員工們絕不是什么“天才”。也許用詞不當,但這是指在特定語境中,他們就是“普通人”。這里的“普通人”,是為了同之前所說的“連續創業者”做出區分。
當然匯集在亞馬遜的“普通人”絕非平庸之人,而是某領域的專門人才,他們是精通特定尖端技術或有一技之長的人。
但是,他們大多并非天生的創業者,這些人既不具備獨立開創事業的能力,更不是連續創業型的天才。他們既是特定語境中的“普通人”,又是“擁有別樣能力的人”。
這群“擁有別樣能力的普通人”匯集在一起,進行能力互補,帶著強烈的動機投身創新活動,并取得不遜于擁有特殊能力的創業個體的成績。是亞馬遜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很多日本企業同樣也匯集了很多的“擁有別樣能力的人”。從我在亞馬遜和通用電氣日本公司工作的經驗來看,日本企業員工和全球企業員工相比,個人專業能力并無差異。因此,我認為亞馬遜機制和日本企業沒有隔閡,學習價值極高。
本書第1章至第3章將介紹“亞馬遜有組織進行創新的機制和做法”。
本章介紹把“普通員工”改造成創業者集團的機制和做法,分為以下6點。而下一章將介紹保證亞馬遜機制長久保持的機制和做法。這是預防落入“大企業陷阱”的關鍵。
進入正題前,我想簡單介紹一下這些機制蘊含的杰夫·貝佐斯和亞馬遜的基本理念。
亞馬遜創新的出發點,是全員秉持的“第1天(Still Day 1)”精神,即“今天依然是創業第1天”。不囿于過往積累的成績停滯不前,而是時刻思考今天能為顧客提供什么新的服務。
亞馬遜的愿景是“成為地球上最重視顧客的企業”。為無限接近這一愿景,亞馬遜時刻堅持把顧客至上、不斷進步的意識普及到組織的每個角落。
在公司大大小小的會議上,在領導之間的談話中,“顧客至上理念”“第1天精神”和“創新重要性”被反復提及。
2018年11月,一則新聞報道了杰夫·貝佐斯在一次公司內部會議上關于“亞馬遜終將破產”的言論,引發了軒然大波。
讓我們來看一下當時是怎么報道的。
杰夫·貝佐斯之所以強調“亞馬遜終將破產”,他是想要表達,解決顧客所需是亞馬遜存在的意義。為此要時刻聚焦顧客,不斷提供更先進的產品和服務。而這些建立在“今天依然是第1天”意識所帶來的創新上。如果停止創新,亞馬遜則失去了存在價值,離破產倒閉就不遠了。我個人理解,杰夫·貝佐斯是在向公司內部傳遞這樣的信息。
現在進入正題——“將‘普通員工’改造成‘創業者集團’的機制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