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航海時代三部曲(套裝共3冊)
- (美)勞倫斯·貝爾格林
- 4622字
- 2023-11-06 19:02:48
印第安人:貿易對象還是奴隸?
哥倫布在島上見到的居民是泰諾人(Tainos)。該民族遍布整座島嶼,擅長種植玉米、山藥和制作陶器。他們雖然態度安詳,但在作戰時十分勇猛。不過,這一次他們遇到了克星。西班牙人的到來預示著泰諾文化行將消亡,但就目前而言,這個部落既世故老到又天真淳樸,是兩者的混合體。哥倫布試著在日志中描寫道:
余所見均為青年男子,無一人超過三十歲。彼等皆身材健壯、體態俊美、面貌端莊。其短發粗糙似馬尾者覆于眉梢,唯留一束長發垂于腦后而從不修剪。其中有人將身體涂成黑色(彼等膚色非黑非白,頗似加那利人),有人涂成白色、紅色,也有人用任何能夠找得到的顏料進行涂抹。有人僅涂面部,有人涂滿全身;有人僅涂眼周,有人僅涂鼻子。彼等不攜帶武器,也不知武器為何物,因為吾等拿出利劍供其觀看,其人竟愚昧無知,以手持劍刃以至自傷。彼等尚無鐵器。其投槍不過是某種無鐵制槍頭的棍棒,也有些投槍頂端綁有魚齒等物。
西班牙人漂洋過海,遠道而來,滿心期望能夠遇到一種更加優越的文明,但是面對"一貧如洗"又"赤身裸體的人們",他們感到十分不安。哥倫布及其手下必須小心翼翼,以免傷害當地居民,而不是相反。"我看到一些人身上有不少傷痕,就向彼等打手勢詢問。彼等對余表示,附近其他島嶼上的人想要抓住彼等,所以彼等進行了自衛。余相信,也會有人從大陸來到這里,把彼等抓去做奴隸。"
抓去做奴隸?哥倫布立即覺得這個想法似乎很合理,甚至很可取。"彼等能力極佳,應可成為良仆,"他接著寫道,"因余看到彼等很快就能重復吾人所說之言辭。"同時,他還斷言:"彼等極易歸化成為基督徒,因為據吾所見,彼等尚無任何教派。"
哥倫布計劃將其中6個不知姓名、赤身裸體的人獻給他的皇室保護人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稱如此一來就可以"令彼等學會吾人之語言"。
當天清晨,成群結隊的印第安人聚集在海灘上,目瞪口呆地望著三艘來自遠方的帆船。還有40多個印第安人乘坐獨木舟("由一整根樹干鑿成")來到帆船附近。他們用來劃槳的東西十分奇怪,這些歐洲水手們雖然一輩子都在海上漂泊,卻從未見過這種東西。哥倫布也不知道該如何描述它們,便將其稱為"類似面包師的鏟子"。這種槳葉外形寬闊,大部分是平的,一端與長柄相接,如今被叫作艇槳。
印第安人給哥倫布帶來了很多禮物,但后者卻不屑一顧,認為那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之物"。他和西班牙想要的是黃金,而不是廉價的飾品或鸚鵡。他瞥見他們穿孔的鼻下掛有小塊黃金,便立即開始打聽這種貴金屬的來源。如果他的直覺沒錯,這些黃金應該來自"西潘戈"(1)。"余打算前往一觀,以尋找西潘戈島",他強調說。他相信獨木舟上那些溫和良善的人們會把他帶往該島。
第一次遭遇印第安人后,哥倫布的船隊沿著圣薩爾瓦多海岸行進。無論他們走到哪里,岸上的人們都會興奮不已。驚愕的居民們有的給他們拿來食物和飲用水,也有的不論男女紛紛跳到船上喊道:"快來看看這些從天而降的人呀!"在哥倫布看來,岸上的人們也在感謝上帝,因為他們全都屈身伏地。
哥倫布本可以在更多地點登陸,但航海家的本能告誡他切勿靠近這些"環繞整座島嶼的巨大巖礁"。令他氣惱的是,"石灘間多有暗礁,但海水卻如井水般平靜。"于是他繼續航行,不禁為加勒比海的壯麗景象所折服。這里有碧藍的海水、綿軟的白云,還有玫紫色的天空。為了取悅斐迪南和伊莎貝拉,他把這片土地比作四五月份的塞維利亞周圍的鄉村,但事實上,他發現自己所在的這片清澈的海洋更加絢麗多姿、令人心醉。哥倫布稱:"余發現這里島嶼甚多,以致無法決定首先駛向何方;被余俘獲的土人打手勢說,此處島嶼不可勝數,彼等能叫出名稱的僅一百有余。"他最終決定前往其中最大的一座島嶼,并且估計該地與他所命名的圣薩爾瓦多島大約相距5里格。
他興高采烈、意亂神迷,沒有在這個新的停泊地點繼續逗留。"余見此島以西有一更大島嶼,遂于白晝繼續揚帆航行,直至夜幕降臨,否則余將無法抵達此島之西海角。"他為該島取名圣瑪麗亞·德拉·康塞普西翁(Santa Maria de la Concepcion),并于日落時分在海角拋錨。這座島嶼現今通常被稱作朗姆嶼(Rum Cay),聽起來平平無奇,與哥倫布崇高的使命感格格不入。
為了尋找黃金,哥倫布聽憑狡猾的俘虜把他帶到這里,因為據稱當地居民"雙腿和雙臂上都戴著巨大的金鐲"。當船只靠岸后,俘虜紛紛逃走,哥倫布追悔莫及,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他本可以一走了之,但盛怒之下,他卻聲稱"吾下定決心,凡抵達一座島嶼,必占領之",因此他以卡斯蒂利亞的名義占領了這座島嶼。不過,他還寫道:"只要占領其中一座(島嶼),便可以得到所有(島嶼)。"在他看來,這就是帝國及其探險活動的規則。
哥倫布派出數名水手,對逃脫的俘虜緊追不舍,一路追到岸上,但他不無遺憾地寫道:"彼等如小雞般四處逃散。"另一艘獨木舟毫無戒備地靠近他們,"一島民欲以一團棉線換取吾人之物,因見其不想上船,幾名水手們躍入海中,將其拉上船來",然后抓住這個可憐的家伙,以代替逃跑的俘虜。此時,哥倫布正站在船尾甲板上的有利位置。見此情景,他"命人將其叫來,送其一頂紅色圓帽,將幾串綠色小玻璃珠戴在其手臂之上,還將兩個鷹鈴掛于其耳,然后令其返回獨木舟上"。這些不值錢的小玩意兒成了慣用的饋贈品。

哥倫布第一次航行路線,1492—1493年

10月15日星期一,在東南風的推動下,哥倫布的幾艘船揚帆啟程,小心翼翼地行駛到另一座島嶼,即巴哈馬群島的長島(LongIsland,Bahamas)。該島長80英里,寬僅4英里,看上去仿佛是海面隆起了一堆參差不齊的沙子和巖石,它們色澤各異,從深紫色到亮白色無所不有,被一道淺藍色的圓環包圍。
哥倫布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驚異,但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并且不辭勞苦地記下了他接下來對導航員的指示:"海水雖清澈見底,但拋錨時仍要仔細觀察,切勿緊靠陸地拋錨以免危險。距離諸島兩炮射程處,海水皆深不見底。"這段航行建議不僅適用于幾個世紀前,同樣適用于今天。
迄今為止,哥倫布已經差不多到了這次航行所能抵達的最北端,因此他再次想到了印度。他本可以留下來欣賞這里的風景——"諸島皆草木蔥蘢、土壤肥沃、空氣芬芳,可能還有許多余所不知的情況",無奈他有任務在身,要繼續尋找黃金和大汗。
但這項任務并不容易,因為他進入了由眾多島嶼和地峽組成的地球上最復雜的迷宮。從數百英里以上的空中看,這些島嶼仿佛一片片散落的樹葉,上面綴滿了黃金,漂浮在藍寶石般的大海上,正緩緩地打著旋兒,閃著斑斑點點的光芒。從海平面上看,這里的景象同樣攝人心魄,正如哥倫布及其手下所見到的那樣。它們宛如幽靈般從波濤起伏的海面上浮現,又像是墜落到地球上的恒星或小行星碎片。
哥倫布遇到的土人似乎正在參加一場永恒的盛會,而哥倫布總是好奇地匆匆記下自己的印象。在圣瑪麗亞島和長島之間的河道中,他偶然遇到一個人獨自坐在獨木舟里,從一座島劃向另一座島。"此人帶著一塊大小近似拳頭的面包、一瓢水、一個和水后揉成團的鮮紅色土塊及一些干樹葉。這些葉子在彼等看來一定很值錢,因為彼等也送了余一些……作為禮物。"這些干葉恰恰是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但當時在歐洲幾乎無人知曉。顯然,這些葉子被加工過,它們芳香的氣味會在空氣中縈繞,滲透到每一個接觸過它和吸入其煙霧的人的毛孔之中。這些葉子屬于煙草屬,就是俗稱的煙草。
"圣瑪麗亞"號船旁的這名男子打了個手勢,希望能到船上來。哥倫布答應了他,并且"把他的獨木舟吊到甲板上,幫其存好所攜之物,而后命人取來面包、蜂蜜和飲料款待"。艦隊司令承諾會"原樣歸還其所攜之物,好使此人將來為吾等說話",并報告稱此人所獲得的一切都承蒙西班牙兩位陛下的恩惠。
10月16日晚,哥倫布謙遜無私的姿態得到了慷慨的報答。船隊正在尋找錨地,但珊瑚礁較軟,無法作為停靠點以抵御海水的侵襲。那名得到哥倫布饋贈的男子注意到了這種情況。"此人為吾等說了許多好話,因此整晚都有獨木舟駛來,為吾等帶來淡水和其他物品。余吩咐手下對每人均需回贈,諸如十到十二個玻璃球一串的念珠和一些黃銅鈴鐺,其價值在卡斯蒂利亞不過一馬拉維迪一個。"馬拉維迪是西班牙古幣,每個約合12美分。
哥倫布為此放棄了不下船的念頭,在長島登岸。他意外地發現這里的居民十分友好。"該島民眾更溫順、好交際、較精明。余發現彼等將棉花和其他物品帶來船上進行交易時,頗善討價還價。"令他感到寬慰的是,島民們身上穿著衣服,這似乎說明他們具有一定的禮貌和教養。"余見彼等性情和善,身著之布片與短斗篷類似,而婦女體前亦掛有一小塊棉布,僅能遮羞而已。"
深綠色的植被郁郁蔥蔥,覆蓋了整個島嶼。巖脊上的紅樹林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尖尖的海濱李樹擋住了通向島內的道路。即使砍斷樹枝,穿過灌木叢,人們仍會遇到一個盆狀的湖泊,湖水顏色深暗、搖曳不定,下方是一個極深的藍色洞穴。該島的另一邊有許多巖洞,只有那些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人才敢進去一探究竟。這一切都與哥倫布等人之前目睹的景象迥然不同。"吾看見許多與吾國不同的樹木,"哥倫布驚嘆道,"同一樹上竟能生出不同形狀的樹枝,且均長在一根樹干之上,一條樹枝為一種樹木,另一條樹枝為另一種樹木,彼此完全相異,其差別如此之大,真乃世上之最大奇跡!"
他還偶然發現,這里的植物與歐洲植物的進化過程不太一樣。他繼續驚異地寫道:"譬如,同一棵樹上的葉子有的細長如藤條,有的寬闊如乳香,同一株樹甚至能生出五六種不同形狀的葉子,且枝枝各異。"這怎么可能呢?它們顯然并非人工嫁接的,而是"可以說為自然所移植"。不管哥倫布描述的是什么植物,他顯然十分詫異。他從魚類身上也能看到這種恣意的繁殖,因為"此島之魚亦不可思議,與吾國的大不相同;有些像海魴,色彩鮮明至極,如藍、黃、紅等;也有的色彩之斑斕,無人不為之驚嘆,無人不為之駐足觀賞;海上亦有鯨"。他驚喜欲狂、心醉神迷,以至于忘卻了自己的宏偉目標,或許是這個世界設下了陷阱,故意把他引入致命的歧途?
一向潛心篤志的哥倫布在巴哈馬群島游蕩了整整一個星期,仿佛置身于夢境。"余發現一處十分優良的港灣,港灣有一個入口,亦可曰兩個入口,因入口處有一小島,將其一分為二。兩個入口均極狹窄,港內卻很開闊,如水深且無暗礁,則可容百條船只停泊。"10月17日,在接近圣瑪麗亞角(Cape Santa Maria)時,他記錄道:"在此期間,余漫步于樹林之間,其秀麗為余生平罕見,郁郁蔥蔥有如安達盧西亞之五月。所有樹木均與吾國之樹木不同,其差別有如白晝之于黑夜。"眼前的景象令他感到既陶醉又迷惑。"無人能說出它們為何物,也無人能說出它們類似卡斯蒂利亞的何種樹木。"在目睹如此多無法辨認的樹木花草后,他感到"十分憂傷",仿佛自己成了盲人或啞巴一樣。
不過,黃金能把他從沉迷中喚醒。他發現一人"鼻上掛有一枚黃金飾釘",釘上刻有銘文,于是立即想開展交易,而"彼等答曰無人敢以此物進行交換"。在他的直覺中,那枚黃金飾釘上的文字也許是中文或日文,但他始終沒有機會驗證。
翌日,"陸上飄來一陣花草樹木之芬芳,其甘美無與倫比"。前方的島嶼面積更小,但一座接著一座連綿不絕。他絕望地認為自己不可能一一探索,"因為這項任務即使五十年也難以完成,而臣之本意是發現和視察其中大部分地方,以便來年四月,如蒙上帝保佑,回國向二位陛下面奏詳情。"而他剛剛意識到,他發現的這片土地不僅廣袤無垠,而且神秘莫測。這里的一切都很奇異,包括植被、居民及不時從附近島上傳來的如蘭似麝的花香。如今仍是10月,他發現"新世界"僅僅一星期。按計劃,他要在6個多月后返回西班牙,而在此之前,在這個未知的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