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說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先民們曾為我們創造了在世界上有其重要地位的歷史遺產,使中國成為一個有豐富傳統文化的國家。傳統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既是包袱,又是財富。甩掉包袱,開發財富,無疑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識。我曾在一篇題為《論本土傳統文化的選擇》(《人民日報》1989年6月26日)的文章中標舉出幾條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觀念,即:

(1)不能把傳統文化視作圣人賢哲的遺留,只能保存、維護而不容去取選擇。更不要以逝去的枷鎖來束縛后來的發展,成為現代民族文化建設的包袱。

(2)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累積。歷史悠久的民族在文化積累過程中自然會有沉渣,因此傳統文化勢必會泥沙俱下,良莠并存,即使其精華部分也不能說毫無瑕疵,只是隨時代和社會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和發展。

(3)傳統文化不是凝固的死亡遺體,它既有過去源頭,又有現實特色,更是未來起點,所以必有可備選擇的,不可輕率地把孩子和洗澡水一齊潑掉。

(4)傳統文化是多層次全方位的,有物質的、制度的、風習的、思想的、上層的、民間的等等。即使儒家思想也非單一而是雜陳的,儒學大師荀況在其《法行》篇中就曾記述過一位學者的質詢:“夫子之門,何其雜也?”

(5)傳統文化中有不少與現代社會間有矛盾沖突,如平等與等級、開放與封閉、改革與保守、橫向吸收與垂直承受等。要明辨矛盾,擇善而從,并且善于認識和反思傳統。

基于這些認識,我們在選擇本土傳統文化時才不至于困惑而拘牽手足。也正由于有這些認識,我才敢于去觸動傳統文化中作為行為準則的“恥”這個觀念。

“恥”一直是傳統文化中傳之久遠、受人重視,并以之作為行為準則之一的。早在春秋時,齊國大政治家管仲就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的治國要領。他把“恥”作為治國的四大精神支柱之一。“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又是何等警策的危言!孔子曾標舉“行己有恥”“有恥且格”等作為教導學生修身的標準。《中庸》中的“知恥近乎勇”則把“恥”提到一個較難達到的境界。因為必須有勇氣才能知恥。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恥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為一切悖禮犯法行為的根源。在一些古籍中常見到一些文句,以“恥”來反思自己言行的不足與相悖。如《左傳》中說“恥不能據鄭也”,《禮記》中說“恥名之浮于行也”“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和“恥有其德而無其行”等,都在檢討立身行事的缺憾。歷代都繼承著重恥的傳統,把明恥視作知人論世的準則,而無恥則是使人無地自容的唾罵之辭。大之于治國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齊家,“恥”幾乎已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個標尺,也是鼓舞人們挺身而立的力量。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顧炎武一生就以“博學以文”與“行己有恥”作為自己學與行的兩大主旨。他在與友人書中反復詳盡地闡述了知恥與明恥的道理。

在傳統文化中“恥”的包容甚廣。清儉、正直、死難、謙退、忠節、強諫、義烈、悔過、讓功、拒賄……,都屬于明恥;奢侈、邪佞、專恣、妒賢、徇私、貪污、耽溺、殘酷、狎昵、辱命……,都斥為無恥。這些概念的內涵至今尚有其足資借鑒之處。當然,古人對“恥”的標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涉及封建倫常以“失節事大”作為千百年桎梏婦女的枷鎖,則是不足取的。伯夷、叔齊的言行雖有維護君臣禮制的不足,但他們舍利取義,抨擊以暴易暴,并能以身殉自己的理想這一點卻對貪圖富貴、趨炎附勢有矯正世情之效,這也正是他們兄弟采薇首陽的故事能長期流傳并獲得后人贊頌的原因。

從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中,選擇有關“恥”的人物典型納于十余萬文字之中,確實頗費周章:既要照顧到各個不同朝代,又要考慮到選擇明恥、無恥人物的平衡;既要注意所選人物在人們心目中略有印象,也要發掘若干新人新事。歸根結底還要檢閱一下是否有可征信、可依據的資料。經過研究篩選,終于確定了45人。明恥者23人,立為正篇,既有傳誦人口的堅貞不屈的漢蘇武、昏夜拒金的漢楊震、知恥自新的晉周處、聞雞起舞的晉祖逖以及明代的少年英雄夏完淳等;也有鮮為人知的忠義智勇的唐段秀實、碧海丹心的宋鄭思肖、大義斥奸的明楊繼盛和清的燒車御史謝振定與抗日英雄柯鐵等。無恥者22人,貶入附篇,既有遺臭萬年的指鹿為馬的秦趙高、殘暴肆虐的隋煬帝、殘害忠良的宋秦檜和清的賣國太后慈禧等,也有揭露其丑惡的吮癰無恥的漢鄧通、奢靡揮霍的晉石崇,口蜜腹劍的唐李林甫和權詐作偽的清是鏡等。

當然,這戔戔之數遠遠不能概括完備,只是努力擷取,用可讀的文字提供給人們一面可資借鑒的“人鏡”,以證明傳統文化中確有不少可備選擇的東西,而不要把傳統文化一概視如敝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虹口区| 广元市| 江达县| 渑池县| 平陆县| 界首市| 惠来县| 商南县| 洪湖市| 札达县| 托里县| 甘孜| 精河县| 临汾市| 保亭| 温泉县| 遵义市| 怀集县| 屯昌县| 年辖:市辖区| 临洮县| 秦皇岛市| 达拉特旗| 山东| 贵港市| 涟水县| 托克托县| 陇西县| 南平市| 乐清市| 若羌县| 新干县| 措美县| 张家港市| 梁河县| 巴彦县| 商丘市| 和硕县| 河西区|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