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力決定一切
金錢很重要。時間很重要。但是,這兩者都不是生命中能夠制約你我的因素。
沒有精力,時間和金錢都沒有多大意義,任何東西都不會真正有意義。想想看:你可能擁有一筆巨額存款,但是因為惡疾纏身而臥床不起,連起身都做不到,更別說去開銷享用這筆巨款了,那么這筆巨款對你來說便沒有絲毫意義。你可能年輕、聰明、前途無量,但是無時無刻不垂頭喪氣、無精打采,那么你的青春和潛力也就毫無意義。沒有精力,沒有行動和執行的能力,再好的意愿都無足輕重。
這本書講的是精力的心理與生理基礎,也就是精力從哪里來,我們如何保持精力,以及如何獲得更多的精力。我們可以把精力看作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財富。精力,不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都好似我們個人生命的基金。它是一眼井,我們從里面汲取自己所有的動力、熱情和激情。它可以使一個人的生活枯燥乏味,也可以使另一個做著同樣事情的人活得熱情洋溢,抱負不凡。
精力,是一切的歸源。外面的世界很大,想要探索它,我們需要身心充滿活力,走出去活在其中。機會比比皆是,但如果我們的精力過度消耗、提不起勁頭,在機會來臨之際卻無法抓住,那么無論命運多么眷顧,多么順風順水,或者我們多么幸運都無濟于事。
這有點像世界就在腳下,地圖就擺在面前,而車卻沒油了。沒有精力,生活就會變得平庸黯淡,甚至會感覺生活正從身邊呼嘯而過,而自己卻因為跟不上而被拋下了。
擁有了精力,世界就是我們的。我們就有了抓住世界的精氣神兒和憑恃。我們可以向他人、向周圍、向自己、向我們的夢想敞開懷抱,行動起來。我們有了一磚一瓦去建造理想世界所需要的東西,步伐之中也有了韌性和活力去欣賞已擁有的一切。精力是燃料,它為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提供能量,無論是創造力、富有成效的工作、解決生活問題的新方法、個人的發展、豐富的人際關系,還是僅僅擁有強壯的身體、清晰的頭腦和健康的情緒所帶來的簡單快樂。
精力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自我滋養,自我激勵。精力充沛的時候,我們行動果斷,目標明確。我們能夠做到心無旁騖或不受誘惑,也能夠接受挑戰,推動自己一點點進步和成長。當獲得成長的時候,我們又會受到鼓舞,繼續前進,在當下為明天的自己創造最有利的條件。精力充沛的行動會產生累積效應,它能夠支撐我們面對生活的考驗和困難,為我們的勝利、慶賀增光添彩。
遺憾之處在于,反之則反。精力不濟會讓人產生更多的冷漠感、更多的倦怠感,以及更多的無精打采“喪”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停留得越久就越難以擺脫。精力不濟時,我們更容易選擇舍難取易,從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追尋夢想的道路太過艱辛?;蛘?,我們忍受自己和他人的負面行為,不然就會無所適從。結果就是持續不斷的自我強化行為,讓自己過上一種妥協的生活,但又感覺單調、乏味、糟心。
為什么要重視精力,這就是原因所在。不管生活中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如果我們沒有精力好好去融入它們,欣賞它們,把它們活出來,就相當于壓根兒我們就沒能擁有這些美好的東西。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零的乘法”。這是一個心智數學模型,強調對弱點進行補強的重要性。在數學中,無論是怎么樣的等式或表達式,只要你在任何一處乘以一個零,最終的結果始終相同,都等于零。我們自以為像畢達哥拉斯或笛卡爾那樣,正要迎來數學大發現,但是假如有一個零趁我們不注意時悄悄混入,那么一天的工夫就白費了,再怎么絞盡腦汁或討價還價都改變不了結果。
因此,缺乏精力就像乘法歸零,會抵消我們所有其他的努力和意愿,不管它們有多么偉大或者高尚。雖然我們可以盡力地不斷加強其他的變量(就個人目標而言,如愿望、希冀、夢想、良好的意愿和自我鞭策等),但事實上都于事無補。因為就算是無窮大乘以零,結果仍然是……零。
俗話說,鏈條的堅固強度取決于它最薄弱的環節。即使我們生活中所有的“環節”看起來都很好,它們對不穩定的那一環也無能為力。那個“零”會削弱和破壞整個鏈條的堅固強度。
在這本書里,我們先來探討一些方法,以確保我們的精力商數不要為零,或者確切地說,確保它始終是你可以隨手支配的最強有力的變量之一。之后,我們將集中優化等式的其他部分:學會戰勝拖延癥;設定更好的目標;駕馭我們的心理使它更加高效。通常我們會發現,提高精力是治愈我們病痛的真正良方,因為它讓我們充滿毅力,向深處挖掘并達成目標。這就是隱藏在自律和堅韌等性格背后的真正秘訣。
讓我們來看看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例子。打記事起,你就一直想寫出一部特別的小說,講一群貓和謀殺案的故事,地點設定在夏威夷的瓦胡島上。如此多奇思妙想,讓你想要給全世界拿出點真東西來,但是不知怎么回事你一直沒能落筆。早上醒來時你向自己保證,今天一定要抽出時間坐下來寫作。一想到情節的演繹、角色的塑造,還有獨創一門新語言(給那群貓用)的奇妙,你幾乎按捺不住了??墒?,一天的辛苦工作之后,你通勤回家,接著忙家務以及處理過日子的種種,人就累癱了。忽然之間,靈感似乎開始閃爍。于是,偉大小說夢拖延到了明天。接著,明天推遲到下周,下周又推遲到了下個月,然后就這么一拖再拖。
我們看一看與你處境類似的那些人,他們同樣為寫小說而苦惱,其常見建議如下:聽聽其他人對你寫這部小說有何建議;讀讀書,看怎么制訂出更好的計劃和大綱;要么加入一個寫作小組,要么請一位寫作指導老師幫自己走出“創作困境”。這些建議試圖讓你改進或優化等式中的其他變量,但是都沒有擊中要害。其實,你沒有創作困境,也不需要指導老師。你只是精力耗光了,卻還在使勁做零的乘法。還是那句話,當精力為零時,其他的東西都不起作用。只要出現這種情況,你真正關心的事情就會狀況不斷。
一旦抽離出來,俯視全局,你便會發現,在個人發展領域,人們在不斷地付出近乎無望的努力去增大等式中的其他變量,卻對那個抵消一切的大大的零無動于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可能會浪費時間,試圖從心理、認知、習性、行為甚至是精神層面去理解為什么我們實現不了那些已經明確認為重要的事情。其實,不必訴諸上述這些理論,就可以理解這一切,因為答案很簡單:我們累了。我們只是精力耗盡了。我們的燃料用完了;我們的電池需要充電了。
畢竟,歸根結底我們都是血肉之軀,都是需要花費精力來工作、行動、交流和生存的有機生命體。如果精力不濟,那么其他方面也就全都無關緊要。所以,如果你已經疲憊不堪,一天的生命“燃料”已經耗盡,再去談論動力、激情、靈感甚至更深層次的東西,比如生活的目標和愿景,那都是徒勞。
請將這一點牢記在心,讓我們把注意力從等式的其余部分移開,更多地去了解一個正在悄然毀掉我們所有努力的因素:那個微小卻有著巨大威力的“零”。我們可以把精力(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分成四大類。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1提出的精力金字塔概念對此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1 精力管理公司(Energy Project)創始人兼CEO,該機構致力于幫助組織取得持續的上佳表現,點燃組織與領導者的激情?!幷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