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陵十二釵》:平分秋色——黛玉與寶釵
- 紅樓夢中人
- 張弛
- 8467字
- 2023-09-25 18:03:20
林黛玉
身世背景
林黛玉,前世為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草,因受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始得久延歲月。后來受天地精華,得雨露滋養,遂脫去草胎木質,修成人形,是為絳珠仙子。因沒有機會酬謝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她心中郁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終日游離于離恨天外,始終不能修成正果。得知神瑛侍者想要下凡經歷塵緣,絳珠仙子便到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今生出自鐘鼎之家、書香之族,為巡鹽御史林如海與公門小姐賈敏的獨生女。她有先天不足之癥,會吃飯時便吃藥。有個弟弟,3歲就夭折了,所以黛玉被父母視若珍寶,假充養子撫育教導。黛玉七八歲時,母親病故,外祖母榮國府賈母擔心她幼小無依,派人將她接到自己身邊撫養。
容貌氣質
林黛玉的容貌在書中直接描寫一處,是通過“寶黛初會”時賈寶玉的眼來展示的: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間接描寫一處,是通過元妃省親時元春的眼來看的,點明林黛玉容貌比賈府迎春、探春、惜春姐妹出色,與寶釵不相上下:
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
間接描寫又一處,是通過薛蟠見林黛玉的反應,來說明林黛玉令人驚嘆的天人容貌:
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里。
總體形象直接描寫一處,林黛玉進賈府時,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
間接描寫一處,王熙鳳初見林黛玉時: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
出場情況
在《紅樓夢》開篇第一回,作者借癩頭和尚之口,交代了林黛玉前世絳珠仙子的情況以及“木石前盟”的由來。林黛玉正式出場是在第二回,雖然沒有直接描寫黛玉的音容笑貌,但是交代了她的纖弱,“年又小,身體又極怯弱”,“哀痛過傷,本自怯弱多病的,觸犯舊癥,遂連日不曾上學”,還有她的孝順知禮,“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
林黛玉最后一次出場是在第九十八回,黛玉病危時,賈府眾人都在為寶釵、寶玉的婚禮忙碌,只有一個李紈在瀟湘館照料,而且“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卻料著還有一半天耐頭,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黛玉臨終前“睜開眼一看,只有紫鵑和奶媽并幾個小丫頭在那里”,這似乎正對應了《葬花詞》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句;她向紫鵑交代了自己的后事“我的身子是干凈的,你好歹叫他們送我回去”,對應著“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黛玉咽氣之時,正是寶玉、寶釵禮成之刻。她最后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不做聲了,身子也冷了。很多人看到這里認為黛玉最后對寶玉心懷怨恨,才“焚稿斷情”、“香消玉隕”,但是作者似乎更想呼應開篇的“木石前盟”和“還淚說”。寶玉、寶釵“金玉良緣”的結合,宣告著“木石前盟”的完結,絳珠仙子還盡一生的眼淚,當然不會“心懷怨恨”離世,否則隨同神瑛侍者“下世為人,償還甘露之惠”就沒有意義了。
林黛玉生辰為農歷二月十二,表字“顰顰”為寶玉所贈,代表花卉為芙蓉,花語判詞為“莫怨東風當自嗟”,在大觀園中的住處為“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中筆名為“瀟湘妃子”,身邊服侍的丫頭為紫鵑、雪雁和春纖,書中名段為“黛玉葬花”。
在通行的120回《紅樓夢》中,主要描寫林黛玉的有24回,其中14回目錄中鑲嵌了林黛玉的名、字、號、代稱,分別為“林黛玉”、“黛玉”、“癡顰”、“顰卿”、“顰兒”、“林瀟湘”、“瀟湘子”、“病瀟湘”、“飛燕”和“苦絳珠”等:
第三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第二十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三十八回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馀香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 慈姨媽愛語慰癡顰
第六十七回 見土儀顰卿思故里 聞秘事鳳姐訊家童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詞
第八十二回 老學究講義警頑心 病瀟湘癡魂驚惡夢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絕粒
第九十六回 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
第九十八回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第三回敘述了林黛玉進賈府的根由和“寶黛初會”的情景;第八回、第二十回、第五十七回、第八十二回、第九十六回表明了黛玉對“金玉良緣”之說的避諱與無奈;第二十七回、第六十七回的“黛玉葬花”和“見土儀思故里”,映襯著黛玉寄人籬下的悲苦心境;第三十八回肯定了黛玉的才學,從詩中“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也道出“世外仙株”的非凡品行和生不逢時;第四十二回通過黛玉在寶釵對其略表關懷后的引咎自責,描繪了黛玉天真篤實、不計前嫌的性格;第七十回的《桃花詩》和《柳絮詞》是林黛玉在爛漫春光中發出的悲音,“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中流露出她的自憐,“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中流露出她的無奈,“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流露出她的哀傷與悲苦;第八十九回,病中的林黛玉已經認識到自己與寶玉的姻緣渺茫;第九十七回、第九十八回描述了林黛玉對“木石前盟”的絕望和凄涼處境下的“淚盡離世”。
另外,有10回雖然沒有在目錄中鑲嵌林黛玉名號,內容也是以林黛玉為主的。第十九回,通過“讓枕頭”、“擦拭胭脂印”、“聞香講典故”等幾處,描繪了黛玉和寶玉兩小無猜的親密關系;第二十三回,通過沁芳閘橋邊桃花樹下“共讀西廂”,描繪出寶、黛兩人精神上的互通與心靈上的共鳴;第二十六回,通過黛玉對晴雯閉門不納的誤會,通過她的敏感與自卑,進一步表明了她的孤苦無依;第二十九回,黛玉因“金玉良緣”之說耍小性,對寶玉冷言道“我也知道白認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后,黛玉“兩個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面淚光”來到怡紅院,而寶玉又命晴雯送“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子”到瀟湘館,表明了兩人不需言明的款款深情;第四十六回、第六十四回、第七十六回,都是寫林黛玉借寫詩來排解“煩悶”、“悲苦”、“寂寞”,一連用了15個“秋”字的《秋窗風雨夕》映襯著她“慘淡”與“凄涼”的心境,《五美吟》預示她“紅顏命薄古今同”的不幸命運,《凹晶館聯詩》中的“冷月葬花魂”小結著她的悲劇人生;第八十六回、第八十七回則表明黛玉的雅,仿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生活在“數楹修舍”中,于“千百竿翠竹遮映”下論琴談書,讓人不得不生出“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幾回”的感嘆。
書中議論
在寶玉夢中所見的金陵十二釵正冊上,黛玉與寶釵同篇,圖畫是“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其判詞為: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在警幻仙子叫人演繹的《紅樓夢》曲子中,黛玉篇名為《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作者在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中對黛玉的介紹是“堪憐詠絮才”,雖然只有五個字,卻涵蓋兩個意思:“我見猶憐”的“憐”與值得盛贊的“才”。在《枉凝眉》曲中,作者又用“閬苑仙葩”來點明黛玉超凡脫俗的品性。
通過寶玉奶媽李嬤嬤與寶釵之口,能夠看出黛玉一張嘴不饒人,伶牙俐齒,嘴尖舌利,“真真這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賈璉的心腹小廝興兒對尤二姐介紹榮國府眾人,提到黛玉時說她“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還提到仆人們私下管黛玉叫“多病西施”,點出了黛玉的病態美和被大家公認的才華。
名家點評
諸聯在《紅樓評夢》中認為,如果以花論紅樓諸位女子,黛玉如蘭,還提到“人至于死,無不一矣”,而“黛玉之死也使人傷”。
蔣和森在《林黛玉贊》中用“你是眼淚的化身,你是多愁的別名”來形容林黛玉。
呂啟祥在評論林黛玉時,用“花的精魄,詩的化身”為標題,“如果說,把天地間靈秀之氣所鐘的女兒喻之為花,那么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魄;如果說,把生活心靈化而流瀉為詩,那么林黛玉形象最富于詩人氣質,是詩的化身”。
王蒙在《活說紅樓夢》中提道:“林黛玉是理想,林黛玉是詩,林黛玉本身便是情,是一切電腦都沒有而人類所渴望、所難以獲得、所夢寐以求的情。林黛玉的鐘情、嫉妒、多疑、糾纏、懼怕,林黛玉的病態,表現了許多弱者的內心,表現了許多強者深藏的、潛意識中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內心。”
林黛玉死亡之謎
按照曹雪芹的最初設想,林黛玉應該是用一生的眼淚償還了賈寶玉的前世灌溉之恩,淚盡而死。在高鶚續書中,林黛玉得知賈寶玉即將迎娶薛寶釵的時候,傷心欲絕,“焚稿斷癡情”后“魂歸離恨天”,死前嘴里還說著:“寶玉,寶玉,你好……”大有怨恨之意。雖然續書中的“黛玉之死”凄凄慘慘,像是應了其“淚盡而死”的命運安排,但如此心境下離開的黛玉怎么算了結了塵世的恩怨,怎么算是完結了前世今生的情緣呢?
張愛玲曾說:“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骨,三恨紅樓未完。”正因為曹雪芹沒有把《紅樓夢》寫完,“黛玉之死”也成為眾說紛紜的不解之謎。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在《紅樓夢》前80回中,曹雪芹給了很多似有似無的線索。有人通過“玉帶林中掛”這句判詞推斷林黛玉是上吊而死,可選擇這樣死法的已經有了一個秦可卿,如果作者再安排林黛玉這樣死去,不僅有枯燥重復之感,而且這種“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世俗死法,與林黛玉的高潔氣質也顯得不襯。
有人通過《芙蓉女兒誄》來推斷林黛玉是因誹謗而死。林黛玉曾抽花簽是“芙蓉”,《芙蓉女兒誄》表面上是賈寶玉為悼念晴雯所做,實際上是為了悼念林黛玉,因此才有后來的“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之句。晴雯之死是黛玉之死的影子,林黛玉同晴雯一樣“擔了虛名兒”,被當成狐貍精,有冤無處訴。誹謗林黛玉的是誰?有趙姨娘說,即趙姨娘為了害寶玉,詆毀其與林黛玉有染,林黛玉為表清白,投水自盡;有小紅說,小紅與小丫鬟墜兒在滴翠亭談到私情時被寶釵聽到,寶釵為了擺脫嫌疑,用“金蟬脫殼”的法子令小紅認為偷聽者是林黛玉,成為小紅生事的原因。
有人通過林黛玉拒絕接受原本屬于北靜王的念珠來推測她是因拒婚而死,她拒絕做北靜王的側妃,因此投水自盡,正印證了她是“水中月”,印證了她與湘云聯詩中的絕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林黛玉住在翠竹環繞、題名為“有鳳來儀”的瀟湘館里,在大觀園詩社中的號是“瀟湘妃子”。鳳也好,妃子也好,都是指嫁入皇族的女子。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作者有意安排,將林黛玉這株落入塵世用眼淚償還恩情的絳珠仙草與湘妃傳說緊密聯系起來。
湘妃,傳說中的湘水女神,堯帝的兩個女兒,嫁舜帝為妻,姐姐叫娥皇,妹妹叫女英。舜帝晚年巡察南方,在蒼梧突然病故,娥皇和女英聞訊前往,一邊流淚,一邊趕路,眼淚散到路邊的竹子上,竹子上因兩位妃子的眼淚而形成美麗的斑紋,因此得名“斑竹”,又名“湘妃竹”。兩位妃子哭泣過后,飛身躍入湘江,殉情而死,死后成為湘水之神,姐姐被稱為湘君,妹妹被稱為湘夫人。
竹子、眼淚成為林黛玉與湘妃傳說的共同點,而作者直接將林黛玉住處命名為“瀟湘館”,又稱她為“瀟湘妃子”,不知道是否昭示其擁有與湘妃一樣多情而坎坷的命運。
或許正因為如此,作者才會安排“金釧跳井”,才會安排賈寶玉到水仙庵祭奠那位“人間有一,天上無雙,極聰明極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才會看著洛神(洛神也是投水而死)泥雕而傷感。“金釧跳井”似乎應該是黛玉投水自盡的預演,洛神也好,湘妃也好,都暗示了林黛玉的命運。
薛寶釵
身世背景
薛寶釵,出自“金陵四大家”中的薛家,父親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母親是“金陵四大家”中王家的小姐,舅舅為京營節度使王子騰,姨母是榮國府賈政的正室王夫人。薛寶釵不僅家世淵深,家中還有“百萬之富”、“珍珠如土金如鐵”,是名副其實的豪門閨秀。父親生前,她深受寵愛,在其教導下讀書識字,比年長兩歲的兄長薛蟠聰穎十倍;父親去世后,她見哥哥游手好閑、不能支撐門戶,便不再讀書寫字,而是留意女紅針線、家里生計等,為母親薛姨媽分憂解勞。
由于是“仕宦名家之女”,薛寶釵的名字列在禮部秀女名冊上,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因為哥哥薛蟠要去戶部銷算舊賬,母親要去探親,自己也要待選,所以薛寶釵隨同家人上京。因舅舅王子騰放了外任,所以薛家投奔到榮國府王夫人處。
容貌氣質
薛寶釵的容貌描寫,是通過賈寶玉的眼睛展示在世人面前的: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
賈府眾人對其最初印象是:
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出場情況
薛寶釵的名字在書中最早出現在第四回,因薛家的人命官司,由葫蘆僧道出了護官符: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由這張護官符點出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金陵四大家族,隨后介紹了“豐年好大雪”的薛家,然后又大致說明薛家與王家、賈家的姻親關系。雖然直接提到薛寶釵的話不多,但是交代了其母薛姨媽對兒子的溺愛縱容,其兄薛蟠的“不學無術”與“驕奢傲慢”。雖然薛家仍有“百萬之富”,可是已呈現頹敗之勢,這讓寶釵不僅要留意家里生計,而且還要盡心“待選”,力圖重振家業、光耀門楣。
薛寶釵在書中最后一次出場是在第一二〇回,劫后余生的榮國府眾人接到賈政的家書,知道賈寶玉出家的消息。薛寶釵雖然傷心痛哭,但是“端莊樣兒一點不走”,還去勸慰王夫人。薛姨媽怕女兒傷心過度,到她房中勸解。薛寶釵卻是極明事理,思前想后,認為寶玉原是一種奇異的人,夙世前因,沒有什么可怨天尤人的。
薛寶釵生辰為農歷正月二十一,代表花卉為牡丹,花語判詞為“任是無情也動人”,在大觀園中的住處為“蘅蕪苑”,在大觀園詩社中的筆名為“蘅蕪君”,身邊服侍的丫頭為鶯兒和文杏,書中名段為“寶釵撲蝶”。
全書120回中,主要描寫寶釵的有15回,目錄中鑲嵌寶釵名、號、代稱的占10回,有“薛寶釵”、“寶釵”、“薛蘅蕪”、“蘅蕪君”、“蘅蕪”和“楊妃”等:
第八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二十八回 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第三十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癡及局外
第三十八回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馀香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時寶釵小惠全大體
第八十三回 省宮闈賈元妃染恙 鬧閨閫薛寶釵吞聲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
第一〇八回 強歡笑蘅蕪慶生辰 死纏綿瀟湘聞鬼哭
第八回,交代了“金玉良緣”的由來,寶玉生而銜之的玉上鐫寫的是“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寶釵的金鎖上鏨的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用丫鬟鶯兒的話來點明玉和金鎖上的兩句話像是一對,暗示兩個人也是一對;第二十七回、第三十八回、第四十二回、第九十七回,都是與黛玉對比而寫,道出了寶釵圓滑世故的處事態度、周到體貼的待人方式,讓她在與黛玉的婚姻爭奪戰中最后勝出;第二十八回,通過寶玉的心蕩神移,道出寶釵“任是無情也動人”的芳姿,也提到薛姨媽往日對王夫人等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的話,說明“金玉良緣”之說不僅是黛玉的心病,也是寶釵的心病;第三十回,寶玉無心冒犯了寶釵,寶釵借罵小丫鬟之機罵了寶玉,顯示了犀利口才;第五十六回,作者用“時”字對寶釵性格作了總概括,寶釵平素就“安分隨時”、“隨分從時”,奉王夫人命,幫助李紈、探春協理大觀園之際,她更是“審時度勢”,以“小惠全大體”;第八十三回、第一〇八回的忍氣吞聲和“強歡笑”,都再次說明寶釵的圓滑世故,喜怒不形于色。
其他5回沒有在目錄中直接鑲嵌寶釵的名字。第三十四回,通過薛蟠的話“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見寶玉有那勞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來說明寶釵對寶玉并不是如她表面上的“無情”;第三十六回,寶釵探望寶玉的時候,因寶玉午睡,就“也坐在襲人方才坐的所在”,又見那鴛鴦戲蓮的“活計實在可愛,不由的拿起針來,替他代刺”,為以后的“嬌妻美妾”埋下了伏筆;第三十七回,借“淡極始知花更艷”的詩句說明寶釵雖然“珍重芳姿晝掩門”,但是心底卻存有并不亞于黛玉的傲氣,借擬菊花題時“詩題也不要過于新巧”、“出題不拘韻”來表明寶釵沒有“小家氣”。
書中議論
在警幻仙子叫人演繹的曲子中,薛寶釵篇名為《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在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中,作者對薛寶釵的介紹是“可嘆停機德”。與林黛玉的小性比起來,薛寶釵“德容兼備”,更像完人,是封建家長眼中理想的婚配人選,但是她的良好德行并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只是徒留世人感嘆而已。
史湘云認為寶釵沒有什么可挑剔的,所以對黛玉說:“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賈母也對著薛姨媽夸獎過寶釵:“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寶釵的丫鬟鶯兒向寶玉提到自己小姐時,用驕傲和自豪的口氣說:“你還不知道,我們姑娘有幾樣世人都沒有的好處呢,模樣兒還在次。”就連榮國府人見人厭的趙姨娘也因見寶釵送了賈環些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并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他都想到了。”
名家點評
涂瀛在《紅樓夢問答》中對比寶釵與黛玉時說:“寶釵善柔,黛玉善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寶釵徇情,黛玉任性;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他還提到黛玉只能讓人“仙之”,就是像神仙一樣供奉起來;而寶釵可“妻之”,她是妻子的最佳人選。
蔣和森認為薛寶釵是“一個披著大家閨秀美麗外衣的道學家,她似乎比她所尊崇的朱子還顯得迷人”,認為她“既是守道者,又是所奉守的道的受害者”。
李希凡在《可嘆停機德》中寫道:“曹雪芹筆下的薛寶釵,絕非是概念化的‘冷美人’,而是一個有著復雜性格、精于心計的‘淑女’。作者傳神地刻畫了薛寶釵身上溫柔敦厚的賢淑風范,雍容大方的高貴氣質,艷冠群芳的美貌,廣博出眾的才識和才干。她隨時從分,諳熟世故,體貼周到,綿里藏針,心性隨和,謹小慎微,既顧全大局,又善于籠絡人心,將榮府上下的關系處理得游刃有余……當然也含蓄地寫了她的藏私和冷淡。”
寶釵落選與四大家族的衰落
薛家進京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送已經在戶部選秀冊子上掛名的薛寶釵進京待選,可是縱觀全書,卻沒有與薛寶釵選秀相關的情節,就好像沒有這回事一般。
第二十八回里提到元春對賈府諸位的端午節賞賜,薛寶釵與賈寶玉同例,好過林黛玉、迎春姐妹等人,引得黛玉、寶玉等心中浮想翩翩,寶釵則因自己與寶玉的東西一樣而覺得沒有意思。很多人將這次賞賜當成元春支持“金玉良緣”的事證,其實這件小事也暗示寶釵已經選秀失敗。只有寶釵不在待選之列,才有可能提到婚配,薛姨媽才會放出話來“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正因為選秀失敗,她聽到賈寶玉將她比做楊貴妃才會臉紅、惱怒,甚至一反常態,表現得尖酸刻薄。
薛家赤裸裸的攀親意圖在賈府諸人面前顯露無疑,寶釵冰雪聰明,當然明白母親的意圖,可少女的矜持又讓她不愿主動示好,所以只好遠著寶玉,避些嫌疑。賈母是個明白人,心中也有數,所以才會在隨后的清虛觀打醮中,對張道士提到有和尚說寶玉“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點兒再定罷”,還讓他留意打聽,不管對方家世如何,只要模樣配得上就好。她的話表面上是對張道士說的,實際上是對薛姨媽“金玉之說”的答復,表示自己絲毫沒有與薛家聯姻的意思。
薛寶釵落選的原因沒有直接交代,有人從“冷香丸”推斷她是因“哮喘”之疾而落選。薛寶釵是大家公認的“花中之王”,才貌雙全,是女子中的一等人物,這樣的薛寶釵只因小小宿疾就落選有些說不通。薛寶釵落選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敗于權勢之下,她出身商賈之家,雖然家道富足,但畢竟社會地位不高,如果沒有背景支持,是無法在這場外戚角逐中勝出的。而薛寶釵選秀的失敗,似乎也顯示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金陵四大家族實際上已經外強中干,并不是表面上那樣花團錦簇、富貴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