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封信:上大學應該多交朋友嗎?
張張包:龍哥,在大學里應該和很多人打好關系嗎?還是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走?我是一個極度社恐的人,不喜歡湊熱鬧,就喜歡自己待在圖書館里看書,覺得獨來獨往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僅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交,還能有時間提升自己,何樂而不為呢?有時候也覺得沒有三五好友真的很孤獨,卻又不知道該如何主動,怎么辦呢?
李尚龍回信:
張張包,你好。首先你要明白,人是社會動物,每個人都要和人交流,這是無法避免的。當然,你也可以試試不交朋友,一個人生活,但可能性不大。除非你放棄經濟行為,完全不想賺錢;否則,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要和外界交流。
或許你會說,我就專注學術,搞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其他人際關系與我無關。這樣說也沒錯,但至少你要做到不得罪人。我見過很多實驗室出來的“技術大神”,雖然能力很強,但是情商很低,得罪人而不自知,最后在公司被人排擠。換句話說,那些能力超強但人緣不好的人,很容易在能力下降時被公司優化?!堵殘鲞_人修煉術》里面有一種人叫“驚奇隊長”,說的就是這種人。所以,去提高自己的情商,讓自己變得受歡迎也是人生一門必修課。
如果你做生意,你會發現真的是“朋友多了,路好走”。總之,人必須互相交流,才能激發出偉大的創意。
通常,我們的朋友圈分為強關系和弱關系。當一個人做重大決定,比如離職或是找工作,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弱關系。清華大學羅家德教授曾經說過,交朋友方面我們要向蜘蛛學習,弱關系就是織網,網織得越大越好,而強關系是圍上去捕食,行動精準才能有所收獲。比如你跟你的同學肯定屬于強關系,因為你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你要跟他們搞好團結。與此同時,你要把外面的弱關系建好。
比如,你可以認識一些校內社團的朋友或是校外的朋友,如此一來,你會發現不同圈子的信息和機會。這個世界的大多機會和超棒的點子基本都在你的弱關系中,但弱關系要建立廣大才有無限可能。所以,不要怕交朋友,不要怕與人交流。
我身邊的好幾個優秀的企業家,他們的交友思維基本都是如此。在生意順風順水的時候不得意,搞好內部團結,同時多留意外邊的世界,努力經營自己的弱關系。當自己原本的產業遇到問題衰落的時候,利用原本的弱關系迅速切換到新的行業,重新建立新的強關系,發展新的弱關系。等另外的產業再出問題的時候,繼續去發展弱關系,直到有另外的機會加入新的領域發展強關系。這是來自全球知名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教授的一本書,叫《鑲嵌》。
他幾十年前第一次提出弱關系的優勢的理論,后來出現在無數的社會學著作中。所以,請你一定要記住,一切經濟行為都是“鑲嵌”在社會網絡之中的。
我在網上看到一段特別有共鳴的話:和人交流久了就喜歡跟狗打交道。這句話聽起來有點道理,但是不好意思,這并不是事實,你還是要交朋友的。所以我們要知道交朋友的重要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要怎么交朋友?
有個作家說了一段話:有一天,我10歲的小外孫問我:“爺爺,我長大之后也要像你一樣,有那么多朋友就好了,你告訴我怎么交朋友?”我告訴他交友三句話:“第一,朋友有好壞,好朋友深交,壞朋友遠離。第二,要多給予,少索取。朋友多給予,朋友就會在你身邊,老找朋友索取,朋友就會離你而去。第三,對朋友真誠。不忘老友,多交新友是我的交友經驗。朋友沒有永恒的,隨著人的處境、地位、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我年輕時的朋友,如今大多已成名成家。他們盛名在身,為民所累。我一般無事不登三寶殿,更不去錦上添花,我只會雪中送炭?!?/p>
哇!這段話我每次看完都特別有感觸。分類朋友,多給少要,真誠。你看,多么優秀的交友經驗。除此之外要多加一條,就是主動交朋友。一直被動,你不會等到好朋友的,除非你閃著光。如果你是普通人,也要記得四個字——主動出擊。對你來說,你要明白,大學四年是最容易交到高質量朋友的。這個時候你要學會主動參加一些社團、學生會,參加一些比賽活動,主動加一些人的微信。如果你不主動交朋友,只是被動地等別人來結識你,那你交到的朋友數量相對就少,數量少自然靠譜的也少。
另外,還有個數據很重要,就是95%的人只擁有五個以下的朋友,還有5%的人擁有20個人以上的朋友。而圈子里平時的活動基本都是由這類超級鏈接者發起的。朋友和朋友之間或者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之間之所以能鏈接上,也是因為有這類人在維系。
所以,我的建議是,當你不知道該怎么交朋友,去找你身邊這樣的超級鏈接者,讓他們成為你的朋友,讓他們帶著你玩。你接下來就能認識更多的朋友。接著做到上面說的三點:分類朋友,多給少要,真誠。
希望你能交到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