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的勇氣:舍棄這21個你以為的“好習慣”
- (日)見波利幸
- 1121字
- 2023-09-26 18:23:47
6.放棄“金句”或“吐槽”
在會議上或討論時,你有沒有為了“一定要說一些讓人覺得很聰明的話”而焦慮過呢?
想要在公共場合說一些一語破的的意見,但卻總是事與愿違。結果想說的沒有表達出來,反而陷入自我嫌棄的情緒中……
似乎不少人有類似的經歷。會議上不發言的人相當于沒來——職場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在心理輔導的時候,可以見到許多人因“我不擅長表達意見”、“一想到必須要在會議上發言我就很有壓力”而煩惱。
在任何場合都能表達出讓別人頷首的意見,我覺得是相當困難的事。這是只有經驗豐富的老手才能做到的。
然而,如果你試圖說些“聰明話”,從一開始就在對方腦海里留下印象,就會成為你心中極大的負擔。況且,有的人本身就不擅長在別人面前發言。
對此我的建議是,要是被問到自己的意見的話,首先從“表達自己真實所想”開始。把必須說出具有突破性觀點的想法先拋在腦后,坦誠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會議中被問到意見的時候,試試這樣回答:“某某先生剛剛的說明非常簡單易懂”、“我感覺現在就得出結論比較困難”、“先讓我思考一下”,等等。
這些方式難度都不算高,掌握了這些方法表達意見的時候你就不會再焦慮。再者,反復進行表達意見的練習可以幫你自然而然地習慣發言這件事。
焦慮得以消除,內心更加從容,你就能夠冷靜地評估情況,這樣下去,你不就能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了嗎?
發言的時候,不用總是準備能夠打動人心的“金句”。壓力往往是由自己制造出來的。
另一方面,也有人時常因必須要發出所謂的“吐槽”而感到壓力。由于過于想對同事或者晚輩、部下的創意提出“犀利的意見”而不知不覺地變成全盤否定的發言,這樣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但是不適用于這個項目吧”、“這和上次說的事情不一樣吧”……要是說了從源頭就否定對方意見的話,會發生什么呢?
即便你覺得自己的話無傷大雅,對方也可能會感到不悅。如果說話方式非常刻薄的話,甚至可能會傷害別人的內心。這樣就很難和對方建立信任關系。
這種情況下,真誠地對對方想法的好的地方表示贊賞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礎上再提出能讓其更加完善的意見就可以了。
多數情況下,內心秩序失衡的人在職場人際關系中都不大順利。喜歡吐槽的人,雖然會容易被歸為“讓別人心靈受傷”的一類人,然而實際上,他們為了“我的發言必須要有上司的樣子”、“自己總是贊同別人的意見會被人認為沒有在思考”的想法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此外,一味否定別人意見的話,在人際關系上容易產生矛盾,或者不被周圍的人所信賴,結果可能會陷入精神紊亂的痛苦中。像這樣,乍一看似乎是“使他人內心崩潰”的一方,實際上卻可能成為崩潰的一方,這種事也非常常見。
只要你意識到是自己給自己施加的壓力,并稍微改變表達方式,就能夠使壓力瞬間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