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論公司
  • 鄧榮霖
  • 6096字
  • 2023-09-18 18:20:04

前言

一國的經濟發展,總是在一定的經濟體制下進行的,而企業是經濟體制中承載經濟發展的微觀主體。綜觀企業的發展歷史,公司自產生以來不斷完善,已經成為現代經濟體系中最重要的企業組織形式。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實踐表明,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是公司發達的國家,抓住了公司,也就等于抓住了經濟發展的實質。

鄧榮霖教授是我國最早系統研究公司理論的著名學者。自20世紀80年代起,他開始從事公司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開創了公司和現代企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領域。他從考察經濟發達國家的公司組織入手,最早建立了比較系統的公司理論體系,并將之運用于我國的實踐。該體系包括公司的形成和發展、公司與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公司的企業特性、公司的經營管理特點、我國公司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此后,他又以公司理論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進行了研究,包括企業的制度形式、企業的組織形態、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建立公司制度為核心的國有企業改革、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公司化改造相關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和企業立法等。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的發展表明,公司的確是企業組織中最重要的形式。

鄧榮霖教授是從考察經濟發達國家公司的實踐開始進行研究的。他分析了以美國為典型代表的發達國家公司的產生、發展、企業特性、經營管理特點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對比分析了我國公司的歷史、現狀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我國如何發展公司的具體對策。他指出,公司是依法成立,從事經營活動、自負盈虧的法人企業,公司的產生是現代工業生產社會化和科學技術進步的客觀要求,公司是適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要求的企業組織形式,公司的組織形式在實踐中處于不斷調整之中,公司可以有效地實現科學的經營管理。他在1984年提出,要合理組建工業公司,就要實行政企分開、自愿互利,并采用多種組織形式,在公司的清理和整頓中應該正確地發揮公司的作用。他的早期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關于公司的理論體系。這集中地體現在1985年他在國家經委召開的“工交系統清理、整頓公司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清理和整頓公司問題》一文和1987年出版的由他主編的《工業公司概論》一書當中。當時的國家體改委領導對鄧榮霖教授1985年的發言作出了這樣的批示:“此文有理論,有分析,又從中國實際出發,很有啟示。這是目前把公司問題說得比較清楚的一個材料。”在《工業公司概論》中,他系統地提出了“建立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司體系”的理論框架,包括確定公司的企業性質;確立公司的法人地位;通過公司組織形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通過多種公司形式和其他多種企業形式以及多種經濟聯合形式的并存及其共同發展形成我國合理的社會主義企業模式,實現大中小型企業的配套和協調發展;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有效形式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利用跨國公司的形式壯大我國的經濟力量并促進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建立公司內部合理的組織結構和組織機構;形成合理的外部環境;制定并完善公司法及其相關配套的經濟立法;等等。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整個理論框架是如此富有遠見。我們已經進行的和正在進行的改革,正是沿著這個理論框架所揭示的方向展開的,而目前還遠遠沒有達到最終的目標。

此后,鄧榮霖教授從不同的角度,以公司理論為核心,進一步展開了對企業的研究。

在對企業制度的研究上,他認為獨資企業、合伙制企業和公司制企業是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企業制度形式和法律形式。實際上,我們今天關于企業的立法正是按照這種體系進行的,這也有利于我們對外開放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在企業制度方面與國際接軌。

在對企業組織形態的考察上,他指出企業組織包括小企業、大企業和大企業的變形體,其中大企業包括由多個事業部和分公司組成的單一法人公司、多廠聯合企業、集資組成的托拉斯式的大企業以及各種專業性和綜合性的大型公司。大企業的變形體則包括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而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的組織基礎正是公司。這一提法,一方面把小企業、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大企業、各種企業聯合形式、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全部納入企業組織體系,使其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有利于形成大中小協調發展、合理分工的企業組織體系,另一方面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公司在整個企業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研究,他最早是通過考察國外發達國家公司的經營管理情況,從研究公司的經營管理開始的。這些內容包括:適應科學技術革命的要求,公司這種組織處于不斷的改組之中,包括調整、合并和新建等形式;從公司的組織機構來看,公司實現了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的分開,從而各司其職、合理分工;公司的組織結構有直線與參謀式、事業部制、超事業部制、戰略經營單位、矩陣式、多維結構等多種形式;公司突出的特點是它能有效地實現科技開發和技術進步的內化等。他認為公司的經營觀念對于公司的生存與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并把公司經營觀念分為空效觀念和時效觀念兩大類。以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的分析為基礎,他研究了企業集團的組織與管理、企業集團的母子公司體制等內容。在1992年以后的研究中,他明確提出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并在企業的跨國經營戰略選擇、企業的多元化經營、企業的資本營運、企業的兼并與重組以及中國的企業管理學科建設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

1992年,黨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體制改革的目標。在新的形勢下,鄧榮霖教授把重點放在研究現代企業制度以及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關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上。他認為,市場經濟體制反映企業、消費者和政府這三大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而現代企業制度是以公司制度為主體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最基本成分,現代企業制度就是現代公司制度,或者說現代公司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最典型的形式。因此,他關于現代企業制度的論述,實際上是20世紀80年代初建立的比較系統的公司理論體系及其后提出的“建立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司體系”的理論框架在新形勢下的延伸和進一步發展。

現代企業制度包括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組織制度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三個部分。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涉及經濟體制方方面面的改革,比如政府職能的轉變、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市場體系的發育、人事制度的改革、行業組織的建設、我國法制的健全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等。關于這些論述,鄧榮霖教授在當初提出“建立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司體系”構想和論述股份制企業的外部關系時大部分已有涉及,此后又作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

關于政府職能的轉變,他認為政府應做的事情包括:維護消費者的利益;維護企業的合法利益;協調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利益沖突;協調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利益沖突;健全和完善社會公益事業和社會中介組織;通過法律手段和宏觀調控手段指導企業健康發展;等等。這就明確地指出了現代成熟的市場經濟中政府應具有的職能。具體到中國,政府能否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職能,是關系到經濟體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環節。

關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他在1988年提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是代表國家實施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機構,應設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活動的公司,在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國有資產的投資以及企業之間產權交易的經營活動。1992年以后,他從建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認為改革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關鍵在于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在于國有資產人格化代表的確認;要實現產權清晰和政企分開,前提是政資分開,即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與資產管理職能分開,國有資產的政府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的經營機構職能分開,國有資產的經營機構職能與企業經營職能分開,從而實現國家財產的原始所有權和公司法人財產權的合理分解,確立法人產權。國有企業只有確立法人產權,才能真正實現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

關于市場體系的發育,他在《工業公司概論》一書中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公司體系中包含公司外部環境的協調性和一致性,應當建立起全國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體系,包括商品市場、技術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從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國有企業改革的角度來看,又涉及產權市場和企業家市場等方面,這里著重介紹他對中國企業家隊伍建設的研究。他認為,企業家是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關鍵環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董事、經理具備企業家素質;中國企業家隊伍的形成要注重制度建設,包括企業高層經理應實行聘任制度,要建立經理人才市場和經理注冊制度,要實行經理無任期制度和經理報酬的薪金制度;在企業家隊伍建設的環境保證上,要維護企業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企業真正具有法人資格,要取消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干部稱號和行政級別,要改革人事制度,通過立法來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

關于行業組織的建設,鄧榮霖教授在研究公司理論初期就十分關注這個問題。他在1984年針對實踐中存在的“行政性公司”的現象,提出要按照政企職責分開的原則來組建工業公司,包括改組政企不分的掛牌公司和建立作為經濟組織的真正公司。對于掛牌公司的改組,具備經濟組織基本條件的就辦成經濟實體,起行業協調作用的可轉為行業管理組織。他指出,作為經濟組織的公司、作為行業管理組織的行業協會和作為國家管理機構的行政主管機關是三種不同的組織體。1992年以后,他對行業組織和行業協會作了進一步的研究。他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正確發揮企業、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行為具有有效性和局限性這二重性。企業行為的局限性,表現為市場經濟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由于政府職能的內在規定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行業組織和行業協會。具體來講,行業協會要反映企業意愿,為本行業的眾多企業提供信息和人才方面的服務,協調行業內部企業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指導企業健康發展;要立足于企業,向政府反映企業要求,并使企業行為遵守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規定。另外,他還具體分析了在中國建設行業協會應注意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關于法制的建設和完善,鄧榮霖教授最早是從發展公司的角度出發,開始關注這些問題的。他在相關的論述中一直堅持要盡快制定并實施公司法,以規范我國公司的發展,并分別于1984年9月和1986 年12月參加了公司法的起草工作和相關的研討會。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頒布并實施之后,他繼續關注《公司法》的建設情況。在充分肯定我國第一部《公司法》的現實作用和戰略意義的前提下,他認為《公司法》中存在一些遺留問題和不完善之處,比如若干條例還需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一些法律條文留給執法部門過多的執行空間等,并詳細研究了《公司法》施行中須注意的現實要點。除《公司法》之外,他還關注公司及企業發展的法律環境的完善。他在《工業公司概論》中指出,要制定并完善公司法及其相關配套的經濟立法,包括破產法、價格法、投資法、稅法等有關法律。他還參與了早期國有資產法的立法體系指導思想及草案的有關討論和研究活動。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鄧榮霖教授長期關注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從80年代的如何把國有企業改組為工業公司,如何加強國有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如何建設企業集團等;到90年代以來的如何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轉換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如何培育企業家,如何激勵和約束經營者,如何進行資本營運和重組兼并,如何有效地進行專業化經營與多元化擴張,對國外國有企業發展情況的對比研究等,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鄧榮霖教授豐碩的研究成果,這里只能略窺一二。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不難發現,鄧榮霖教授的學術研究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他注重將不同的學科綜合起來進行研究。研究企業及公司問題,鄧榮霖教授將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等學科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開闊研究視野,不斷創新理論。

二是,他在研究當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研究企業及公司問題,除了要探求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及公司的發展規律,更重要的是如何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鄧榮霖教授在建立比較系統的公司理論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理論體系時,一直密切關注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實踐,從而使自己的理論更加充實并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三是,他注重研究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性,今天來看,也就是能與國際接軌、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性的東西。鄧榮霖教授是在80年代開始研究和形成較為完整的公司理論體系的,提出了“建立并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司體系”的理論框架,比如指出公司制的兩種有效形式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這些論述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性,我國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仍然在沿著這個方向前進。

四是,他注重研究的前瞻性。鄧榮霖教授較早建立的比較系統的公司理論體系,正是1992年以后我國提出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最核心的內容,而公司化也正是我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方向。1985年他在國家經委召開的“工交系統清理、整頓公司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清理和整頓公司問題》一文和1987年出版的由他主編的《工業公司概論》一書當中,在當時的體制和政策背景下,他只提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而有意識地不提“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在1992年所確定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上得到了驗證。這同時也表明了他敢于說真話、在研究中求真的科學態度。

五是,他的研究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受他人的影響。《中國軟科學》1996年第4期的“編輯人語”是這樣評價鄧榮霖教授的《經濟增長和企業行為》一文的:“與上一期國有企業改革專題相呼應,鄧榮霖教授提出了幾個不為潮流左右的獨到見解,對當今‘兩個轉變’及‘抓大放小’的再認識,相信不無裨益。”

綜觀鄧榮霖教授的學術研究,科學的方法和踏實的作風,使他在公司理論和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鄧榮霖教授也由此被理論界和實業界贊譽為“鄧公司”。他圍繞公司理論和現代企業制度理論發表了大量的論著和學術論文;多次參與國家經貿委、國家體改委等有關部委關于公司和現代企業制度方面的專題討論和研究,其研究成果和建議被作為制定有關政策的重要依據;參與了一些相關法律的立法研究和起草討論工作;多次直接向國務院領導匯報研究成果并提出政策建議;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經貿委企業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歐美同學會理事等多個學術和社會兼職。

鄧榮霖教授作為著名的學者,廣受人們贊譽。但鄧榮霖教授首先是辛勤的園丁,自留校任教至今已整整40年,先后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副主任、主任,并擔任多年的博士生導師。如今的鄧教授,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企業的發展上,他說他想為中國企業的發展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鄧榮霖教授的思想和理論是對中國公司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實踐的深刻理解和系統總結,且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這些真知灼見將日益顯示出其重大的理論價值。

我們有幸成為鄧榮霖教授的弟子,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下受益匪淺。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整理匯編了這本文集,希望更多的讀者從中受益。

徐佳賓 趙寶華

2002年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包头市| 遂川县| 泗阳县| 江华| 永年县| 出国| 星座| 上思县| 巢湖市| 驻马店市| 恩平市| 通州区| 中西区| 宁明县| 尉犁县| 许昌县| 灯塔市| 牡丹江市| 岱山县| 高平市| 东方市| 延安市| 平顺县| 丰县| 广南县| 正定县| 甘谷县| 宁陵县| 温泉县| 海安县| 额济纳旗| 盐城市| 申扎县| 克东县| 株洲市| 响水县| 金坛市| 大丰市| 许昌县| 东丰县|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