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山戰兵營加上輔兵共六萬人……
還發軍餉,按照大宋的軍制,一個月算上軍械輜重糧草和餉銀,全額發放的話,沒有五十萬兩根本下不來。
在萬歲山呢?
套裝甲胄加女娘都能舉起來的巨盾,長矛短兵刀,吃的喝的還有餉銀,全都是陳司供給。
還不包括攻城木腰弩與火炮。
算上這倆吃銀子的家伙式,大內禁軍也比不上,大宋不是養不起,是沒必要。
養活這么一支隊伍,哪趕上宗澤這種自己養活自己的幾十萬大軍……
張用當天晚上就被留下來了,第二天一早,當他從臨時軍營里走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撲向銀山……
王善在他身后嗤笑,“銀眼張用,這下好了,直接在山上打個洞,住在里面得了。”
張用也不理他,站在銀山下,踹兩腳打兩拳,然后想用牙咬,卻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王善就在后邊跟身邊的親兵們嘲笑他,現場一片歡樂。
這時李大正派人過來召集兩人議事。
軍議大廳里。
李大正、謝芳演、方紅頭,王善、李成、張用六人排排坐。
李大正主持議事,他站在陳謙手繪的地圖前,“從今往后我們都在一個鍋里攪馬勺了,陳司的意思是各帶各兵,但是要統一,統一軍裝,統一軍制,統一軍律,軍律方面都差不多,聽令行了,多出一個特例……伍長必須進識字班。重點是軍制,陳司意思是營上設旅,我是旅正,旅副謝芳演,方紅頭營白流水管軍法,王善營周三水管軍法,張用營錢大管軍法,李成營暫時要謝芳演擔起來。”
李成面無表情。
王善嘖嘖兩聲。
張勇斜著眼說話,“就說從今往后我們都得聽你的了?”
李大正憨笑,“未必,軍法有人管,伍正須得進識字班,你只要同意這兩點,按月來我這里領餉銀就行,各帶各兵嘛。”
張用非常滿意,是非常非常滿意。
帥爺還發軍餉給你?
給你吃的就很好。
不然張用也不會看到謝芳演的銀子馬上紅了眼。
其實這些人都是可敬的,寧肯不要軍餉也沒有投靠金軍,更沒有率兵逃到淮河以南兵過如篾。
雖然各自有各自的毛病,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大部分統制能堅守住內心。
當然,也有投降的,也有等著完顏構緩過勁來,給他們封侯發錢發土地的公侯但在馬上取嘛。
但是,當前是什么都沒有的,就是管吃,還隨時都有可能戰死。
所以張用才大喜過望。
聽調不聽宣,以前不知道是怎么個事兒,這回總算知道了。
接著李大正的話就讓他目瞪口呆。
“陳司有令,所有人,今天午時開始搬家。”
“搬,搬家?搬哪去?”
“柳園口,水稻鄉。”
這次連王善都坐不住了,愕然問,“為什么?”
李大正聳肩,“不知道,這是軍令,民政司那邊已經在著手準備了,所有物資都是我們戰兵旅動手搬抬起運。”
張用當時就急眼了,大喊,“柳園口有什么?什么都沒有,野地荒地,我們去那里干啥?就在萬歲山與東京城相互依托,簡直是金軍的天塹,根本越不過去。”
謝芳演淡淡的說,“有我們在,黃河就是金軍的天塹,張營正,吃的住的還有那座銀山你就放心吧,陳司已經準備好了,只要我們人馬一到,所有的東西都會被陳司通過仙法運過去。”
“你小子……好吧。”
聽到陳司這倆字,張用耷拉下腦袋,想要仙家的銀子,就得聽他的命令。
于是臘月二十四這天中午,萬歲山所有人打點行裝開始搬家,主要是食物和日常用品,大件都是陳謙運送。
既然改變不了,所有人都開始積極起來,最好趕在臘月二十八九安置下來,安安穩穩過個年。
至于明年開春金軍來襲……自有個高的頂著。
從離開東京城范圍開始,宗顏就開始下令,沿途收攏流民,來者不拒,管吃管住。
附近的宋人大多知道金軍已經退卻,之前東京城和各訾堡拒不收攬,那是沒辦法,現在可算有大隊人馬開始接收流民,這些背井離鄉的流民無不喜極而泣。
更讓他們歡喜的還在后面,進入隊伍之后,就有管事的接洽……分給你們田地,自己耕種,糧食沒長出來之前,不收稅,還管吃,房子沒有建起來之前,還管住。
就這樣,等到大隊人馬一路曉行夜宿來到柳園口地界時,人數已經膨脹到十二萬。
六萬兵六萬民!
……
金國中都。
秦檜突然接到完顏晟·吳乞買的命令,立即啟程前往臨安。
要國書。
要侄子國的國書,從此認金國為叔叔,然后淮河以北歸大金啦。
秦檜悵然若失……
原本說的是以長江為線的……
淮左和淮右沃野千里,在長江和淮河兩岸之間,每年能產出多少糧食啊,金軍為什么不要?
就因為死了完顏宗雋·訛魯觀?
還有完顏宗輔·訛里朵?
事情脫離了秦檜的控制,除了若有所失,他心里的的警惕性驟然躍升……事情的發展使他浮出水面,而且功勞大大降低。
當然,金軍放心讓秦檜回去,那是因為秦檜家小都在中都。
秦檜妻族勢力龐大,不是他想放棄就能放棄的。
家族勢力其實包含妻族。
秦檜膽敢放棄妻族,放棄二圣,哪怕活著回到臨安,這輩子別想再出頭了。
……
秦檜是臘月二十五離開中都,走濮陽渡過黃河。
當前路線有兩個,一是走澤州、商丘、潁州,經淮河順流至南京,一天一夜到臨安。
二是走滑州、鄭州、襄陽,然后沿長江順流到九江,兩天一夜到臨安。
結果秦檜選擇了滑州。
因為完顏宗翰·粘罕在鄭州過年啊。
完顏宗翰·粘罕是完顏昌·達懶之外,第二個非常器重秦檜的金人重臣。
秦檜想去給他老人家拜個早年……
結果在滑州渡口,兩幫人馬初相見。
一方是金國使臣秦檜,一方是柳園口新生勢力旅副謝芳演。
秦檜帶著五百精騎,或者說是五百大金拐子馬押著秦檜去臨安談判。
謝芳演帶著五百步軍,是陳謙安排,要去金國中都,商談聯開榷場……換取膠州兵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