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運營:美的簡單高效的管理邏輯
- 劉欣
- 1276字
- 2023-11-02 19:26:23
2.“大運營”之戰略簡化
戰略,也許有十大流派、二十種做法,也可以使用波特五力分析、波士頓矩陣、安索夫矩陣、平衡記分卡、BLM、BEM等,戰略工具箱可以越裝越滿。但是美的從來都是把高深復雜的東西簡化再簡化,對戰略也不例外。
戰略對于美的來說,被最大限度地簡化成三個方面:方向、目標、重心,并以強大的文化為內核(見圖0-2)。

圖0-2 美的“大運營”之戰略簡化
● 方向
2014年之前,美的堅持在白色家電領域深耕,這就是長期以來的一個戰略方向。
2014年,方洪波正式提出“雙智戰略”: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也是戰略方向。
2021年,科技化、數智化上升為美的的戰略方向。
戰略,就是要先把指引方向的大旗舉起來,讓所有人看到往哪里走,這是美的在戰略上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 目標
創始人何享健在2000年美的銷售額突破100億元的時候,提出5年內要做到500億元。
2005年美的銷售規模達到470億元,眼看500億元唾手可得,何享健再次提出2010年突破1000億元。
2010年美的如期突破1000億元,何享健又提出5年后再造一個美的。
2018年美的50周年慶典上,何享健再次公開提出“雙5000億”目標,即銷售超過5000億元、市值超過5000億元。
這些都是具體的長期戰略目標,每次提出這些目標,美的人就知道接下來要有大任務了。美的在戰略目標的設定上永遠保持一種“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攀登新高峰的狀態。
敢設大目標、敢沖大目標,這也是美的在戰略運營上的一大特色。
● 重心
沒有重心的戰略,不能稱其為戰略。還有一種更直接的說法:戰略就是取舍。
美的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戰略重心。在家電市場群雄逐鹿、跑馬圈地的早期,美的在內部會強調“適度利潤下的規模最大化”。
在某個品類如風扇、空調、電飯煲等發展較早的品類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在后來的一些年份里,美的會將戰略重心調整為“適度規模下的利潤最大化”。
2011年下半年開始,整個美的集團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追求經營質量。
這些是美的平衡規模和利潤時,戰略重心所發生的變化。
戰略重心除了體現在對規模、利潤這類財務結果的追求以外,也體現在對經營管理的工作側重上。
美的2011~2020年的三大戰略主軸“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就明確了產品、效率、全球化這三大戰略重心。
2020年12月30日,美的將三大戰略主軸升級為四大戰略主軸,即“科技領先、用戶直達、數智驅動、全球突破”,這不是簡單的三變四,而是戰略重心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產品升級為科技,從效率升級為數智,從以企業經營為主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全球化則從現有的經營升級為未來的突破。
美的在方向、目標、重心這三方面,都采用簡單明了的戰略表述,就是要讓全體員工都清晰地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里,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當前的重心是什么。
在啟動之初,簡單清晰的戰略就為管控和業務兩條線毫不含糊地揮動了指揮棒,敲響了定音錘。
● 文化內核
美的在戰略長期演進的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企業文化。雖然美的人很少談企業文化,但恰恰是這種少說多做、只談結果的低調表現,非常顯著地證明美的打造出了以結果為導向的務實文化,以及為了完成目標不斷自我否定的變革文化。
這些文化誕生于美的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并凝結成強大的企業內核,成為企業戰略實現的巨大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