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
另外我說過,吃飯是件重要的事,不要養成吃零食的習慣。為什么?說輕點兒是讓胃休息休息,說嚴重點兒是讓神休息休息。大家想一想,總是不停地吃零食的人有安全感,還是一天吃兩三頓飯,按點吃的人有安全感?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肯定是按點吃飯的人有安全感——我現在不吃,待會兒有的吃。其實,總是吃零食的人背后有一個嚴重的心理問題——沒有安全感。
我們現在是把很多病態的心理帶到吃飯上,比如生氣了,我要吃一頓;跟男朋友吵架了,我要吃一頓……高興了吃一頓還可以理解,生氣了為什么要吃飯?就是靠咬、嚼,然后咽。有人說:“我咽不下這口氣。”你咽不下這口氣怎么能咽下那口食呢?
我真見過氣得會馬上身上長包的人。我姥爺以前開了片荒地,在村里種地,以為誰也不管了,結果村里的地頭蛇去了,就把青苗(已經吐穗的農作物,再等兩個月就能打糧食了)全給拔了。我姥爺氣得背后的膀胱經經筋上起了一顆一顆的筋疙瘩。我媽完全遺傳了我姥爺,她一生氣就會背過氣去。
有一次我媽的昆侖穴上長了個筋疙瘩,她就跟我說:“如果長在肚子里,這不就是腫瘤嗎?”我一想也是,根據現代科學的理論,就是在某個地方有個占位性的密度很高的東西。其實它是什么?就是一口氣。如果沒有食欲,就想辦法找醫生恢復食欲。瀉心湯也好,補心湯也罷,讓自己恢復心氣,有了發自內心的欲望,然后去吃飯,而不是強迫自己進食。
因此,沒有食欲的時候不要吃飯,生氣以后這頓飯不吃了,過一兩天再吃——這就是我的基本觀點。另外,永遠要觀察自己喝水前渴不渴,而不是說我每天要喝多少水。我渴、我喝,渴的時候喝水就是甜的。你不渴的時候喝水,水就是各種怪味,寡淡,還非得往里加東西。
因此,饑、餓最重要的一點——饞,“饞”這個事就高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