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課1:主食萬歲
- 徐文兵
- 711字
- 2023-08-09 15:25:54
4 吃飯前一定要問自己饑不饑、餓不餓、饞不饞
我說保持自覺,就是讓大家記住,吃飯前一定要問自己饑不饑、餓不餓、饞不饞。我們現在怎么吃飯?到點了。一個男的總是晚上出去應酬,喝大酒,完了去唱歌、泡腳,然后鬼混,他老婆治他一招——反正我晚上九點要做愛,你愛回來不回來。到點要做愛,人家老公一聽就回來了。
我們現在怎么吃飯?到點了。為什么要吃飯?到點了。到哪個點了?到自然的那個點了,而不是到你這個點了。
如果你是健康人,你的生物鐘跟自然鐘是同步的,到點你就該饑了、餓了,也該吃了。問題是大多數現代人的生物鐘跟自然鐘不是同步的,而且現在誰規定一天吃三頓飯?沒人規定吧,古人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只有下地干活的人才一天吃三頓飯。
《白鹿原》里麥收的時候晌午要送干農活的人一頓飯,飯里除了白面還得有肉,而且太陽最毒的時候要歇晌。
如果不考慮自己的饑、餓的情況就去吃飯,飯吃進去以后就是問題,不論你吃啥;相反,如果你真是饑了、餓了,任何東西對你來說都是美味。
極端例子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湯。你按西方營養學去研究珍珠翡翠白玉湯里有什么成分、由什么構成,會發現有食物的殘渣,發酵以后腐敗的東西。他們眼里沒人,而我們眼里有人。
饑和餓有啥區別?饑的反義詞是什么?餓的反義詞是不餓嗎?想過嗎?
我們從小就聽老師講不要氣餒,“餒”到底是啥意思?就是餓的感覺。
中醫有個癥狀叫饑不欲食,肚子空空的,就是不想吃東西。沒有心氣支撐你的欲望,沒有心氣去化這些吃進去的東西,最后這個人就會變成“骷髏”,現在很多模特就是這樣的。饑是什么?胃腸空了。
我們經常說吃飯要留有余地,其實就是給胃腸蠕動留下空間。你年輕的時候塞得再滿,肌肉就像皮筋,拉長了也能繃回來,但歲數大了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