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舞弊調查的風險和合規問題
在開展舞弊調查工作前,我們必須深入探討一下舞弊調查中的風險和合規問題。舞弊調查工作事實上存在相當的風險,企業的舞弊調查相比于公檢法部門的調查缺乏公權力的支持。企業的舞弊調查人員就是普通的員工,與被調查員工之間是平等的同事關系。“舞弊”本身的利益屬性和金錢屬性,導致了舞弊調查必定會影響舞弊相關人員的既得利益,舞弊嫌疑人有充分的動機來阻礙、破壞舞弊調查工作。因此舞弊調查人員可以說屬于“高危”職業,“高危”既體現為人身和家庭安全風險,也體現為個人職業發展風險,還體現為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風險。
舞弊調查工作需要嚴守“合法合規”的底線。在企業KPI(關鍵績效指標)的壓力之下,在績效獎金的利益驅動之下,有部分舞弊調查人員不遵守國家法律,侵犯員工的合法權益,使用違法手段開展調查工作,可能在短期內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長期來看,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企業,都存在巨大隱患,從而違背了企業反舞弊工作的初衷。在這件事上,是有代價慘痛的案例的,讀者可以自行去互聯網上搜集閱讀具體的案例,這里就不贅述了。
舞弊調查的合規性問題還會引發一些深層次問題。
反舞弊工作的底層規則就是通過對舞弊行為的調查和懲處,發揮震懾作用,讓員工“不敢腐”;完善配套制度,形成“不能腐”的企業內部環境;配合給付員工合理報酬,為員工提供發展的機會和空間,最后達成員工“不想腐”的整體效果。
持之以恒地對舞弊案件進行深入調查,嚴厲懲處舞弊分子,能夠對舞弊分子形成一定的震懾力。人們會發現,在企業內部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審計、監察就是東廠、西廠”“審計、監察就是老板排除異己的工具”。這些說法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反舞弊工作威懾力的形成,也代表著企業內部的氛圍正向著“非正義”方向發展。一個“非正義”的組織、一個沒有正向激勵的組織,是無法留住優秀人才的,也是無法長久存在的,這是每一位舞弊調查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必須時刻關注的問題。
保持舞弊調查的合規性,就是嚴守“合法合規”的底線,充分保護調查對象的合法權益,使用合法合規的調查手段開展工作。這既是最大限度降低調查風險的需要,也是保持正義、維護正向組織氛圍的需要。當然,這會增加調查的難度,限制了可以使用的調查手段,從而要求從事舞弊調查工作的調查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