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筆者近年來外出授課和交流的時候,時常被別人問起如何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也有很多同行,對舞弊調查工作感到非常困擾,存在各種疑問。為此筆者特別做了一項調研,發現大家對舞弊調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類困惑。
一、舞弊線索相關困惑
(1)怎么發現舞弊線索?
(2)如何設立投訴舉報途徑?
(3)如何擴充舉報途徑?
二、調查實操相關困惑
(1)收到舉報之后怎么開展工作?
(2)如何對舞弊線索進行解析與求證?
(3)如何快速收集法證信息?怎么固定證據?
(4)如何開展舞弊調查?
(5)如何對舞弊嫌疑人進行訪談?
三、難點破冰相關困惑
(1)如何找到索賄受賄的直接證據?
(2)案件調查進入了死胡同,如何尋找突破口?
(3)非公人員受賄、侵占、挪用等案件一般很難受理,如何尋求外部資源幫助?
四、后續閉環相關困惑
(1)如何處理內部員工?常見的處罰流程是什么?
(2)如何開展挽損工作,追回損失?
(3)出現漏洞后組織不愿整改怎么處理?
(4)工作不被重視,工作無法改進企業管理,調查人員如何突破困局?
…………
本書內容主要圍繞上述問題展開。在盡量全面詳盡地解答這些問題的同時,會專門提煉出相對清晰完整的方法論和理論體系,為讀者提供一條可以參考的學習和發展路線,以幫助讀者查缺補漏。
舞弊調查本身是一門經驗學科,尤其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每一位合格的舞弊調查人員,都應該具備較強的洞察力、邏輯推理能力、抗壓能力及行動力。
洞察力主要來自對世界本質的認知。理論學習是對世界本質的不斷深入了解,“博學”也許是所有合格的舞弊調查人員的共同屬性。筆者專門在本書中列出了開展舞弊調查工作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基礎理論知識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企業有著不同的運行模式和管理模型,也存在著不同的業務類型,這些是企業的“個性”。在這些“個性”中,可以找到很多共通的行業規律即“共性”。無論“個性”還是“共性”,對舞弊調查人員來說,都是必須學習的內容。
堅持學習,是每一位舞弊調查人員的基本素質。
舞弊調查實踐圍繞著“法證”思維展開。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舞弊調查人員需充分運用所有能夠使用的調查手段,查清事實,獲取證據。企業的舞弊調查人員主要圍繞“人”這一調查對象開展工作,而“人心”的不確定性往往導致溝通交流能力決定著調查的成敗。相對于司法機關調查人員,企業的舞弊調查人員更類似于偵探或律師,可用的調查手段大多更加樸素和原始,因此需要將一些傳統的調查手段發揮到極致。這些傳統的調查手段的綜合運用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溝通交流能力、證據搜集固定能力等)無法通過單純的理論學習快速建立,而是需要通過不斷實踐,不斷積累失敗與成功的經驗來培養。這些能力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三年入門,五年出師,十年獨當一面,可以說是這個行業的真實寫照。
本書的舞弊調查實務基礎部分,來自筆者多年從事案件調查工作的經驗總結。筆者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將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凝練升華,最后匯集整理成這部分內容。讀者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和實踐,堅持知行合一,不斷提高自身舞弊調查能力,從而最終取得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