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教育司與教育科并行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后,南方發動了聲勢浩大的“二次革命”。為了撲滅“二次革命”,袁世凱采取兩大措施:一是大量增加軍費。這引發了財政危機。為了應對危機,袁世凱倡導“減政主義”。所謂“減政主義”,是指“減并官廳,減少官員,減省政務,即減縮政治范圍之謂也”杜亞泉:《減政主義》, 《東方雜志》,1911年第8卷第1號,第5頁。。二是撤換南方省份的軍民長官以圖削弱南方國民黨勢力。

1913年7月27日,袁世凱免去安徽民政長兼署都督孫多森,任命其親信倪嗣沖兼署安徽民政長。倪上任伊始即提出:“現在軍事吃緊之時,省城舊有各機關概行停辦,至財政、內務暫由本署兼辦?!?img alt="《倪都督之政見》, 《申報》,1913年7月31日,第2張第6版。"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443A9/2694773220273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627738-hqZKOqQ4964uvSnaxYDVcMJdSE77Njkz-0-a3e1ca05c4a22087c01e9104f7bee182">9月13日,倪將“教育、實業兩司暫于公署內設立兩科,均歸內務司管轄”《皖省近日之政聞》, 《申報》,1913年9月15日,第2張第6版。?!案骺莆崎L一員,其次科員每司用十數人,雇員四五十人,均令十三日一律入署開始辦公。”《皖省政界消息》, 《申報》,1913年9月16日,第1張第3版。顯然,安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不僅組織變得極為簡單,且在整個省級行政系統中的地位亦急劇下降。然而這種減政辦法卻贏得了袁世凱的肯定與認可。

1913年9月底,國務院以“財政竭蹶,非實行減政不足以維持”為由,飭令各?。骸八鶎偎揪郑缃逃?、實業兩司,除湖北、廣東、江蘇、直隸等省仍舊外,余均應照安徽倪都督電開辦法,歸并為內務司,設立教育、實業兩科?!?img alt="《桂省實行裁司之呈報》, 《申報》,1914年4月24日,第2張第7版。"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443A9/2694773220273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627738-hqZKOqQ4964uvSnaxYDVcMJdSE77Njkz-0-a3e1ca05c4a22087c01e9104f7bee182">很明顯,安徽倪嗣沖的減政辦法,為全國各省推行“減政主義”起到了“示范作用”。這從側面說明,倪的做法的確迎合了袁世凱為鎮壓革命而減政節費的迫切愿望。該通電發出不久,福建省都督奉命將直隸于行政公署之教育司裁撤,“改隸行政公署內務司教育科”丁重宣:《二十四年來之福建教育行政》, 《福建文化半月刊》,1936年第2卷第5期,第59頁。。11月,國務院又通電各?。骸敖逃?、實業兩司,除鄂、直、蘇、粵存留外,其余如有缺出,暫由各省委人代理,不必請簡。其安徽、福建己裁并者,無庸再設?!?img alt="《中國大事記》, 《東方雜志》,1914年第10卷第12期,第2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F443A9/26947732202736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627738-hqZKOqQ4964uvSnaxYDVcMJdSE77Njkz-0-a3e1ca05c4a22087c01e9104f7bee182">由此來看,為節省政費,中央政府不僅簡化了省級教育行政組織,且省級教育行政長官的任命權亦下放至地方,由各省政府自行委任。

事實上,上述兩則通電發出后,多數省份并未立即實施“司改科”。其原因是,“反對者多,未能見諸實行”《蔡儒楷反對裁司》, 《申報》,1914年4月28日,第2張第6版。。然而受“減政主義”風氣的影響,各省也采取措施以縮小教育司組織:其一,裁汰教育司職員。如1913年11月,廣東省“教育司裁科長一員,科員六員,書記六員”《粵省近事紀要》, 《申報》,1913年11月8日,第2張第6版。。其二,縮減經費。一方面,力減教育司屬下各校之教育經費。如湖北省為節省經費,裁減教育經費30萬元。《鄂省三司長辭職之真相》, 《申報》,1913年11月11日,第2張第6版。另一方面,裁減教育司職員薪給。如湖南省為節省政費,自1913年10月1日起,實行“所有各機關人員薪水在六十元以上者,均搭用公債票二成”《湘省政界近事》, 《申報》,1913年9月28日,第2張第6版。。

對于以上措施,教育界人士、部分地方官員等極為反對。如湖北民政長夏壽康,對于“黎公(指黎元洪)擬將教育、實業二司裁并其一,夏氏力爭不允,且財政奇絀,而亦無法自籌,遂再自請辭職”《鄂民政長易人之周折》, 《申報》,1913年10月5日,第2張第6版。。不唯如此,時任教育總長蔡儒楷“反對尤力”,并為此事謁見袁世凱,請求教育司“只可縮小范圍,節減經費,萬無名為裁并實歸消減之理”,然而袁對該事“頗不以為然”。《蔡儒楷反對裁司》, 《申報》,1914年4月28日,第2張第6版。

可以說,上述措施實施后,嚴重影響了各省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運轉,具體表現有三:一是造成教育司職員人心惶惶。如1913年10月,湖南省實施減員,教育司等行政機關所易職員系國民黨人,“以致該黨人物幾無容足之地,故日來政界中人甚形恐慌”《湘省軍政兩界消息》, 《申報》,1913年10月20日,第2張第6版。。二是致使教育司長辭職。如1913年11月,因教育司裁員過多,莫貴恒辭去奉天省教育司長一職。三是阻礙地方教育事業發展。如湖北省時任教育司長時象晉向來熱心教育,但“現因減政,國家教育費又裁去三十萬,省城各校萬難支持而并校裁班,則學生大起風潮”《鄂省三司長辭職之真象》, 《申報》,1913年11月11日,第2張第6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屏东县| 永胜县| 高密市| 吉木乃县| 邛崃市| 陆良县| 兰西县| 大方县| 外汇| 太湖县| 增城市| 仁怀市| 五峰| 定襄县| 肥西县| 峨边| 清水县| 思南县| 中方县| 云阳县| 镶黄旗| 博客| 班戈县| 南江县| 巨野县| 尚义县| 巴青县| 普安县| 柳州市| 上栗县| 合江县| 句容市| 隆昌县| 隆德县| 利津县| 彭州市| 车致| 滁州市| 祁东县| 桃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