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土:強健腸道、提升免疫的整體健康革命
- (美)喬希·阿克斯
- 745字
- 2023-07-12 16:56:07
腸壁損壞,腸漏發生
既然你已經對消化系統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再來仔細看看腸道的屏障——腸黏膜,進而了解腸漏癥的發生機制。
腸壁所消耗的能量占人體能量的40%。腸壁有很多功能,其中兩個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保持開放,使身體將液體和營養物質吸收進入血液;二是作為屏障,保護身體免受感染和毒素的侵擾。腸道中的免疫系統會承擔部分工作,而腸壁本身也起到重要作用。
腸壁有四層:漿膜層、肌肉層、黏膜下層和黏膜層。最外層的漿膜層是結締組織;肌肉層負責蠕動,也就是使食物在腸道內移動;黏膜下層和黏膜層是最內層。這四層總稱為“黏膜屏障”,這就是腸道滲漏發生的位置。
當你進食時,入口的食物經過咀嚼,在食管與胃中通過,此時食物并未真正進入身體,而只是通過了一條在體內延伸的管道。食物真正進入組織和血液的地點是黏膜屏障,在腸道的最內層。
黏膜屏障控制著哪些營養可以被吸收,阻止過敏原、微生物或其他毒素進入。這道黏膜屏障在整條腸道內處于折疊狀態,折疊可以增大食物消化和吸收進入組織的表面積,但是同時也增大了可能產生滲漏的面積。整條腸道中,益生菌和其他微生物一起努力維持著“85%有益比15%有害”的平衡。85%的中性或有益菌的主要作用是填滿腸壁空間,防止有害微生物定居。這道屏障一直都在甄別好壞,調動恰到好處的免疫反應,打擊那些壞家伙。
想象一下,如此薄的細胞層可以同時承擔如此多重要的工作,調節腸道微生物與免疫系統間的完美平衡,保護人體免受外來病原體的入侵,同時還為人體提供營養,這真是令人驚奇。正常情況下,腸壁細胞間的緊密連接能夠做出完全正確的判斷,分辨敵友,而我們甚至都意識不到這個篩選過程一直在進行。如果游離的病毒或病原體偷偷溜過了這道大門,免疫系統會立即行動,迅速清除威脅。但是,如果這些緊密連接開始不斷損壞,就會產生腸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