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曹操序[1]

  • 孫子兵法
  • 孫武
  • 2086字
  • 2023-06-28 11:16:22

原文

操聞上古有弧矢之利[2],《論語》曰“足兵”[3],《尚書》八政曰“師”[4],《易》曰“師貞丈人吉”[5],《詩》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6],黃帝、湯、武咸用干戚以濟世也[7]。《司馬法》[8]曰“人故殺人,殺之可也”[9]。恃武者滅,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10]。圣人之用兵,戢[11]而時動,不得已而用之。

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孫子者,齊人也,名武,為吳王闔閭作《兵法》一十三篇,試之婦人[12],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13]。后百歲馀有孫臏[14],是武之后也。

審計重舉[15],明畫深圖[16],不可相誣[17]。而后世人未之深亮訓說[18],況文煩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注釋

[1]選自《曹操集》。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深通兵法,撰有《太公陰謀解》《司馬法注》《孫子略解》《集解孫子兵法》《續孫子兵法》等軍事著作,其中以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和發揮最有特色,對后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文便是他整理和注釋《孫子兵法》時所寫的序言。

[2]弧矢:弓和箭。利:利用,使用。

[3]《論語》: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被后人尊為儒家典籍四書之一。足兵:充實兵力;出自《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4]《尚書》:也被稱作《書經》,儒家典籍五經之一。八政:古代的八種政事;《尚書·洪范》所記載的“八政”有:食(糧食)、貨(財貨)、祀(祭祀)、司空(建筑)、司徒(民政)、司寇(刑法)、賓(外交)、師(軍事)。

[5]《易》:《周易》,亦稱《易經》,是殷周時期占卜用的書,儒家典籍五經之一。師貞丈人吉:出師正義,主帥就吉利;貞:同“正”,正義;丈人:大人,也是對老人的尊稱,這里指主帥。

[6]《詩》:亦稱《詩經》,儒家典籍五經之一,是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出自《大雅·皇矣》,這首詩是西周統治者敘述其開國的歷史,引用的這兩句意思是:周文王勃然發怒,于是整頓軍旅去討伐密國。在此之前,密國曾出兵攻打阮國(周的屬國),所以有周文王勃然大怒的說法。王:指周文王。赫:盛怒的樣子。爰:于是。

[7]黃帝:軒轅氏,傳說中我國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他曾先后打敗炎帝和蚩尤,成為華夏部落聯盟的領袖。湯:商朝開國的君主,他興兵伐桀,滅掉夏朝。武:周武王,周朝的建立者,他聯合諸侯伐紂,滅掉商朝。咸:都。干戚:盾牌和斧,泛指古代兵器。濟:救助。

[8]《司馬法》:相傳是戰國時齊威王命大夫整理而成的一部兵書,其中附有齊景公時期名將司馬穰苴的兵法,所以也叫《司馬穰苴兵法》。

[9]“人故殺人,殺之可也”:有人故意殺害別人,別人就可以把他殺掉。這兩句在現存的《司馬法》中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意思是說:所以為了以殺人來安定民眾,這種殺人是允許的。

[10]夫差:春秋末年吳國的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吳國的公子光(闔閭)讓專諸刺殺他的兄弟吳王僚,自立為吳國的國君。闔閭在位期間滅亡徐國,攻破楚國,一度占領楚國的國都郢(在今天的湖北江陵縣西北)。后來在與越王勾踐的作戰中受傷而死。闔閭死后,他的兒子夫差即位,隨后打敗了越國,攻破了越都,俘虜了越王勾踐。后來,只憑武力爭強斗勝,不修明政治,結果被越王勾踐所滅。偃王:徐偃王,周朝的諸侯之一,據說他奢談仁義,不尚武力,結果被楚文王所滅。

[11]戢(jí):收藏,這里指平時做好戰爭準備。

[12]試之婦人:指吳王闔閭命孫武用他的兵法試著操練宮女。

[13]威:威脅、震懾。齊、晉是春秋時的兩個大國,齊國在今天的山東省一帶,晉國在今天山西省一帶,齊、晉都在吳國的北面。

[14]孫臏:戰國時齊國人,孫武的四世孫。他是當時最為著名的軍事家之一,曾任齊威王的軍師,先后大敗魏軍于桂陵和馬陵。著有《孫臏兵法》。

[15]審計重舉:周密地思考,慎重地行動。審:詳盡,細密。

[16]明畫深圖:明確謀劃,深遠圖謀。畫:謀劃,籌劃。圖:謀劃。

[17]誣:誣蔑,這里指隨意曲解。

[18]深亮訓說:深入、透徹的解說。亮:明亮,引申為透徹。訓說:解釋。

譯文

我聽說遠古時候人們就開始使用弓箭,《論語》上說過治理國家需要“充實兵力”,《尚書》所說的八種政事里就有“軍事”,《易經》上說“師出有名,主帥大吉”,《詩經》上也提到“周王赫然大怒,于是整軍出戰”,黃帝、商湯、周武王都使用過武力救世濟民。《司馬法》說:“以殺人來安定民眾,這種殺人是允許的。”只依靠武力的或只依靠仁義的都要滅亡,吳王夫差和徐偃王就是這樣的例子。明智的人用兵,平時做好準備,必要時才采取行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兵作戰。

我讀過的兵書和戰策很多,還是覺得孫武所著的兵法論述深刻。孫子是齊國人,名叫孫武,他為吳王闔閭寫了《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闔閭命令他按照兵法操練宮女,后來任命他為將軍。吳國軍隊在他的統領下,打敗了西邊的強敵楚國,攻下了楚國的都城郢,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震懾了北方的齊國和晉國。一百多年以后,齊國出現的軍事家孫臏,是《孫子兵法》思想的繼承者。

《孫子兵法》中所表現的孫子周密思考,慎重行動,明確謀劃,長遠考慮的思想,是不容曲解的。但是,后人對《孫子兵法》沒有做更深入、透徹的解說,而這本書文繁義復,在流傳過程中失去了原作的主要精神,所以我為它撰寫了簡略的解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翁源县| 麻栗坡县| 澳门| 钟山县| 马公市| 栾城县| 松江区| 和顺县| 象山县| 通州市| 新余市| 富裕县| 抚宁县| 潼南县| 宜丰县| 万全县| 闽侯县| 上林县| 秭归县| 合山市| 沂源县| 株洲市| 元谋县| 茶陵县| 崇明县| 志丹县| 都兰县| 太湖县| 林西县| 沙河市| 神池县| 南川市| 合肥市| 都江堰市| 安庆市| 贺州市| 剑川县| 策勒县| 贵德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