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P原理·設計·實施(第4版)
- 羅鴻編著
- 869字
- 2024-01-05 16:51:17
1.7 廣東某電子企業ERP應用案例
廣東某電子企業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民營企業,職工800人,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主要產品是音響、VCD、喇叭等影音電子產品,年生產能力為家庭影院套裝10萬~20萬套。該廠產品曾經被評為最受歡迎家庭影院產品,也獲得過相當好的經濟效益。1997年和1998年該企業相繼通過產品安全認證、生產許可證、出口許可證及ISO 9002質量保證體系,企業的管理上了一個層次。1998年,公司領導根據企業自身業務的需要,同時為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快速應變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決定引入MRP-II系統。經過研究,決定自主進行軟件的開發,并委托深圳某軟件開發商承擔開發任務。1998年初項目啟動,于同年10月份投入進、銷、存的物流管理運作,但實施失敗,項目因此停頓。
1999年3月,公司領導又決定重新啟動MRP-II項目,并采取非常強硬的推行措施,要求相應的業務操作必須使用計算機處理。經過3個月的物流管理和物料需求計劃的軟件業務運作,業務人員反應非常大,不但未能完成預計的業務數據操作,甚至造成系統的業務數據混亂,且業務數據滯后非常嚴重,根本不能適應管理的需要,項目再次胎死腹中。
經過有關咨詢專家對該項目的調查與研究,分析出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如下:
(1)認為MRP-II只是軟件。承擔軟件開發的供應商只是一般的應用軟件開發商,對管理并不了解,且缺少對企業業務的需求調研,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概念。
系統的實施沒有科學的實施方法做指導,企業內部與軟件開發人員都沒有掌握MRP-II管理軟件的系統實施方法。
(2)企業的重要基礎工作不扎實,MRP-II所需的管理基礎數據如BOM、產品工時、工藝路線及庫存信息等都未達到基本的要求,這就是ERP實施中常說的“進去是垃圾,出來的也是垃圾”。
(3)業務人員的素質底。由于企業的歷史原因,企業的業務人員文化水平較低,如多數采購員只有初中水平,甚至有些倉庫管理人員只有小學水平。這樣的業務人員怎么能理解企業管理,又怎么能精通計算機業務?
(4)生產計劃變動太頻繁。由于受市場與企業生產能力、生產技術以及資金等影響,企業沒有完善地制訂出生產計劃的管理規范,這樣對通過系統制訂的計劃很難完全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