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P原理·設計·實施(第4版)
- 羅鴻編著
- 1286字
- 2024-01-05 16:51:17
1.6 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ERP應用案例
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二紡機)是中國大型的天然纖維紡紗機和合成纖維紡絲機械生產企業。目前公司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為40%左右,產品還出口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公司自1992年3月改制為股份制企業,通過出資收購、投資控股、合作合資等方式,組建了11家多元化經營的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初具集團化雛型。同時,還積極與國際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先后與德國巴馬格公司合作生產滌綸長絲高速紡絲機,引進德國賜來福公司技術,生產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自動絡筒機。
圍繞著公司的經營目標,上海二紡機的經營策略是:
(1)推行以資金積累、人才開發、產品開發、技術進步、現代管理為主的“科技興廠”方針。
(2)通過依靠人才、依靠技術和管理來實現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3)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內向型企業向外向型企業轉變。
(4)業務以產品開發為主,生產以主關鍵零部件為主及產品裝配為主。
(5)市場銷售從內銷為主,逐步向內、外銷并重發展。
● 生產經營特點
在上海二紡機三大類產品中,產值占60%和利潤占70%的細紗機系列產品屬中等批量、多品種生產類型,紡絲機系列屬小批量高精度(IT5-IT6)生產類型,染色機屬多品種小批量、不銹鋼壓力容器焊接生產類型。產品三化(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高,其中細紗機系列可由3000種零件組合成30種機型的棉、毛、絹、苧麻細紗機,長、短絲紡機逐步實現了通用化、系列化,染色機也有系列規格產品。
自1998年上海二紡機獲外貿自主權后,出口創匯逐年上升,產品銷售開始從國內市場向外轉移。與國外一些廠家同類產品相比,上海二紡機的產品質量還不夠穩定,外觀質量差距還較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量十分有限。要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必須縮短交貨期,提高產品的質量,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1990年,上海二紡機被列為863/CIMS重點應用工廠,生產部分采用以MRP-II為核心的MIS系統來管理。
● 生產部分的實施效益
(1)生產管理秩序大為改觀。由于MRP計劃對物料實行從領料、投入、轉部、裝配到入庫各環節信息進行跟蹤,改變了過去按裝配缺口調度生產的方式,并實行MRP“推”的計劃方式,使生產管理秩序變得井然有序。
(2)庫存資金壓縮6000萬元。MRP-II全面推開后,開始逐步扣減庫存。整個壓縮庫存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3)細紗機交貨周期由3.5個月縮短到3個月。通過應用MRP-II,整頓編碼,改善TDS功能,建立新庫,改進用戶界面,使目前細紗機合同的技術準備周期縮短為4~7個工作日(設計為3~5個工作日,工藝為1~2個工作日)。
(4)生產管理人員減少。MRP-II的運行建立了生產管理的新體系,生產管理人員比原體系減少了1/3左右。
(5)自動化車間已達兩班正常運行。1994年年底至今,自動化車間一直是兩班運行,FMS三班運行時間最長達6個月。目前車間人員共42人,人員素質遠高于普通車間。自動化車間1995年總加工量為111萬個工分,1996年生產任務飽滿,自動化車間承擔公司加工任務的50%以上。
(6)自動化車間的建立極大地提高了關鍵零件的制造質量,使箱體類零件的加工從多工序、多機床、多次裝夾改變為一兩次裝夾便加工完畢,使尺寸公差和形狀公差更精確地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