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思考:用物理學思維理解世界
- (德)羅爾夫·海勒曼
- 1391字
- 2023-06-26 17:31:59
物理學——任何生活場景都適用的科學
我們為什么要學習物理學呢?
答案:是為了能夠認識世界內在的、本質的聯系!
回答正確,但不僅僅如此。
物理學家能以獨特的方式思考并解決問題,憑借這種能力,他們做很多事都能成功。在政治界著名的例子來自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女士和德國財政部前部長奧斯卡·拉方丹先生,他們在大學時代學習的專業都是物理。德國的大型跨國公司,如寶馬、西門子、大眾、思愛普等公司中也總是有物理學家出身的高管。在德國的情報機構、國防部門、公司咨詢部門、證券交易所、保險中心及“智囊團”中,也都有許多物理學知識十分淵博和扎實的工作人員。
不論是作為這個世界基本問題的“顧問”,還是作為宇航員,物理學家總是備受賞識的。因此,對這門科學的研究和學習,顯然是一條在不同領域都可通往成功的非常規之路。從事其他專業的人們,很少能像物理學專業人才這樣如此廣泛地擔任各種重要的職務。
原則上,每個人都可以從物理學中受益,比如通過掌握“識別結構與模式”的方法和技巧可保持對全局的把握,并找到通往預期目標的、貫穿始終的“紅線”。如今,這種能力愈發重要,因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趨向復雜,總是發生著全新的,甚至是聞所未聞或令人錯愕的事。
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技術等各個領域都不缺少精通行業術語與特有“工具”的專業人員。但是,很多問題只有在超越單一學科的認知后,才能得到解決。物理學可以為此提供基本的知識,因為它是關于自然基本規律與聯系的科學。這一論點在生活中有著充分的體現,例如日常用語中便有許多用于描述基本物理概念的詞匯——能量、勢、功率、力、速度、加速度、壓力、動量、流……如今,物理學不僅描述了自然現象,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描述社會與經濟過程。
本書并非詳細闡釋物理現象、模型或理論的教科書,主要是介紹一系列在物理科學中常見的工作與思考方法,讓每個人都能成功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讀者中肯定會有人反駁,他們在學校里就已受盡物理學的折磨,而且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知識,在走出學校后的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但其實,忙亂的校園生活使我們忘記了重要的一點——對于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問題,對于我們在各方面的努力與付出都大有裨益的問題,我們是可以通過物理學找到本質上的、方法論范疇的答案的:
怎樣理解復雜的、完全陌生的事物?
怎樣區分謊言與真相?
統計數字有什么實際意義?
如何洞悉混亂表象背后的聯系?
可用哪些策略來解決問題?
怎樣以別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講解復雜事物?
什么原因導致了什么后果?
我們到底能知道什么?又不可能知道什么?
哪些情況推動發展?哪些抑制發展?
專家可以事先了解或預測什么?
我們應將什么樣的知識作為決策的基礎?
盡管我們生活在信息社會,但絕大多數人根本無從應對如今日益增多的海量信息。對于這個越來越不明了的世界,人們對它的理解甚至在變得越來越少。于是,所有人都感到力不從心。
本書致力于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加入這場“自然科學思維模式”的精神冒險吧,用物理學家的思維方式來擴展自己既有的經驗與認知。每一章的結尾都有簡單練習,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訓練使用新提及的思維方法。本書末尾有思考練習中所提問題的建議或提示。通過熟悉物理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我們可以拓寬視野,進入自己不曾了解的領域,并將學會更清楚地看待眾多事物。這對于如何應對我們在未來將會遇到的巨大挑戰是至關重要的。
練習
練習1:觀察四周,誠實地承認,有多少問題是自己不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