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

睜大雙眼——倫琴法

富有創造力的人都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探險者、發明家或能夠預見未來發展變化的人又有什么特殊才能?答案是他們能“看見”別人注意不到的事物和聯系。這不是指他們擁有可以看到未來的超自然能力,而是他們可以察覺到輕微的顫動,因此不會為隨后發生的地震而驚訝。他們不僅留意每個人都(愿意、或能夠)看到的一切,還會關注與當下流行或與大趨勢不同的事物,并將其與相差甚遠的事實或經驗連接起來。許多被多數人當作細枝末節而忽視的事情,后被證實是預示未來發展的風向標,這并不少見。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真空玻璃管內的電現象,這種又被稱為射線管的玻璃管內產生的光亮與電令當時的科學家們十分著迷。所有的人都在埋頭研究這類由玻璃和金屬組合成的構造物內的各種現象時,只有一個人注意到,在射線管之外發生了什么——擺放在他辦公桌上相當一段距離以外的晶體開始發光,而射線管是被嚴密包裹住的,不會有光透射出來引發此現象。因此,這必定是一種不可見的、可穿透物質的射線。他就是憑借該發現在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威廉·康拉德·倫琴(1)

他的發現是偶然的嗎?他只是個幸運兒嗎?一些嫉妒者也曾這樣評價他。但是,當所有人沉迷于當時的時代精神而“不約而同”地都只盯著一個方向時,他卻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個方向,并注意到了“邊緣現象”。正因如此,他才發現了后來以他名字命名的射線和這種射線具有的穿透力。從那以后,無數人能有機會接受“倫琴射線(X光)”透視檢查并從中受益,就是因為多年前有一個人沒有做其他人都在做的事。

在20世紀初,一系列這樣的發現使自然科學中看似穩固的世界觀、宇宙觀開始動搖和瓦解。新出現的量子物理學讓物理事實失去了直觀性,而因為相對論,空間與時間的基本概念也分崩離析。同時,類似的革命性發展不僅發生在科學領域,藝術領域以及整個歐洲社會都發生了激烈的變革。忽然之間,很多事已不似從前。

人們可以預見并成功利用這樣的發展變化嗎?今天的社會還會發生這般的劇變嗎?思想或者社會上的深刻變革甚至革命并不總是轟轟烈烈地預告自己的來臨。最初看來,一切依舊井然有條、規范有序、堅不可摧。如果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一些問題或異常,但它們通常看上去并不顯眼。但恰恰是這些不被注意的地方,事后被證實是事物發展決定性的要點!它們可以非常迅速地發展成為矛盾,而這些矛盾又會引發劇烈的變革。

事后回想,這樣的關聯通常比較容易理解,在邏輯上好像也能融合自洽。但當人們置身于發展變化中時,想要洞察、理解這樣的節點顯然困難得多。

如今,面對社會和經濟上的動蕩與變革,幾乎沒有人能看透事物的本質與關聯。正如面對日益復雜、全能化的科技一樣,我們不得不將很多事“外包”給他人代勞,或干脆忽略;我們的所想所做越來越流于表面,至多算是透過窗戶看世界;我們啟動應用軟件卻不知道實際上應用了什么;我們不再明白“背后”隱藏著什么。我們通常只是以簡單、直接相關的方式思考,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而期待有專業人士可以理解并“掌控”復雜事實的希望也往往落空。看一眼新聞便能糾正我們這種期待,從產業工人到國家元首,很多人不再是進取創造者、塑形者,而是被動反應者。那么該怎么辦呢?我們必須找到并使用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洞悉力的方法。對此的第一步當然不是“閉眼抓瞎”,忽視多樣性和復雜性(雖然鑒于為數眾多的壞消息、壞新聞,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恰恰相反,應該“睜大雙眼”!在此我們不應只關注全局性發展,應該明白重大事物也反映在細節中——比如倫琴的發現。只是我們必須關注細節,并建立起其與整體的聯系。

將這個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層面上來則意味著:我們應當利用所有可用的手段——尤其是我們的感官,當然也包括利用最新的技術去細致入微地觀察世界。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領會和理解新現象、新結構、新關系以及它們日新月異的發展。這并不容易,因為這要求我們達到一定的認知和思想高度。在這個高度上,我們不僅可以辨識問題,還可以發現解決方法和新機遇,并利用它們。

練習

練習2:去觀察歷史上或當今政治中令人驚訝的發展,之前無人預料到,但事后看來卻完全合乎邏輯的改變。

練習3:仔細觀察四周環境,關注以前不曾留意的事物與事實細節,問問自己,它們是否將會從中發展出全新的、不同尋常的事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绥滨县| 沁水县| 遂溪县| 达尔| 浮山县| 舞钢市| 于田县| 南京市| 四子王旗| 大竹县| 湖北省| 霍州市| 萍乡市| 宁强县| 喜德县| 盐池县| 阜新市| 榆中县| 廊坊市| 成武县| 丹阳市| 芜湖市| 平度市| 普陀区| 灌南县| 拜城县| 南平市| 正定县| 三台县| 贺兰县| 蓝田县| 凤山县| 营山县| 南安市| 泸西县| 桐柏县| 白沙| 奉化市| 新田县|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