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太后,你糊涂啊!

此刻,劉娥很是為難。

依她的意思,她恨不得斬了寇準。

但先帝看著呢。

想到這里,劉娥不由開始思索,如果將寇準調到西京,對她而言,到底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

寇準是三朝元老,三度拜相,朝野之間,聲望極高。

即使給他安一個閑散的職位,影響力依然不容小覷。

想著想著,劉娥的腦海中忽然回憶起了一首童謠。

【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這首童謠,雖然是別有用心之人散播出去的,但能在民間廣為流傳,可見寇準的聲望。

半晌,劉娥心中一嘆。

召回寇準,肯定是弊大于利的,為了扳倒寇準,她費了不少心力。

不過,往好處想,召回寇準,也不是沒有益處。

起碼,可以向世人彰顯她的大度。

“任守忠。”

話音剛落,供奉官任守忠半低著身子,緩緩走到近前。

“臣在。”

“著學士院擬詔,原道州司馬寇準,改知西京留守司事,加天平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既然決定召回寇準,劉娥自然要利益最大化。

西京留守雖然是閑散差遣,但規格很高,通常是由天子特旨除授,以寇準之前的本官(寄祿官),肯定不合規矩。

因此,劉娥直接給寇準加了‘節度使+同平章事’。

宋初,以節度使兼同平章事(侍中、中書令),為使相。

使相,并不是真宰相,只有宰相之名,而無宰相之實,是一種高級榮譽頭銜,非重臣不授。

給寇準這樣的待遇,先帝應該滿意了吧?

此份詔令一發,等于幫寇準洗白了之前的污名,而且還是劉娥親自背書。

不過,劉娥在加銜時,還是耍了點小心思,天平軍是前朝的藩鎮名,現今已然廢除。

她這是告訴寇準,遺老就該有遺老的樣子,不要不識抬舉。

此外,宋初大將石守信,當初被授予使相時,也是以‘天平軍節度使’兼任的。

再度授給寇準,其中的隱喻無非是讓寇準,好好學學人家石守信,要懂得審時度勢。

知進退,才能得善終。

當然,念在官家在場,某些話劉娥沒有明言。

像什么限制寇準入京,通進銀臺司壓下寇準的奏疏之類的話,事后再另行叮囑,也不遲。

“臣謹遵。”

隨后,任守忠朝著太后、官家一拜,緩緩告退。

離殿之時,任守忠對這份詔命,滿是不解,但他懂得抑制自己的好奇心,太后讓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這樣一定不會錯。

殿內。

做出決斷后,劉娥的神色間多了幾分傷感,少頃,她心不在焉的看了趙禎一眼。

“六哥,你覺得這樣,你爹爹能滿意嗎?”

趙禎裝傻充愣道:“要不,我回頭問問爹爹?”

聽到這話,劉娥神色一怔。

也是。

自己真是昏了頭。

恰在這時,林尚宮徐徐而來。

“稟娘娘,閤門司傳信,丁相和王參政申請入內請對。”

劉娥此刻心情煩悶的緊,誰都不想見,但宰執請對,如果沒有恰當的理由,直接拒絕,也不合適。

“是因何事請對?”

林尚宮躬身道:“據中書傳告,應是貶官之事,丁相執意將寇司馬,貶為雷州司戶參軍。”

“而王參政,不同意這份敕命,兩人因此發生爭執。”

劉娥面色沉靜道:“傳告中書,此事不用爭了,寇準將以使相銜,調任西京,知西京留守司事。”

末了,劉娥又補了一句。

“讓任守忠再跑一趟吧。”

突然得知這個消息,林尚宮也很懵,很快,她回過神來,執禮道。

“妾謹奉。”

待到林尚宮退出內殿,劉娥從桌案上抽出一份奏疏。

“六哥,你看看這份奏疏,下次見到你爹爹,一起問一問。”

“是。”

趙禎上前一步,接過奏疏。

這是中書上奏的札子,內容和真宗的謚號有關。

【經緯天地曰‘文’,無幽不察曰‘明’,法度明大曰‘章’,通達先知曰‘圣’,生善行德曰‘元’,慈惠愛親曰‘孝’。

……

請上大行皇帝尊謚曰:‘文明章圣元孝’皇帝。

廟號真宗。】

生有名,死有謚。

名,生者之辯也,謚,死者之辯也。

謚號,往往也代表著一個人的是非功過,因此,為天子加謚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制。

在這篇奏疏中,通篇都是溢美之詞,如果只看謚號,真宗絕對是英明神武之主。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片刻后,趙禎收回目光,人死如燈滅,謚號的好與壞,已然無關緊要。

未來,才是他該考慮的事。

……

……

……

政事堂。

小半時辰后,任守忠不徐不疾的趕到中書,宣讀了太后最新的詔命。

得知寇準被任命為西京留守,堂內的諸臣反應不一。

丁謂一臉驚詫的看著任守忠,眼里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怎么可能!

如果任守忠不是太后身前的紅人,丁謂甚至會懷疑任守忠假傳詔命!

不行!

必須要阻止寇準去西京!

雖然寇準只是去西京,但西京距離京師很近,且使相之銜,非功臣不授。

一旦詔命下發,此前的所有努力,豈不是白費了?

但轉念一想,丁謂又心生頹然,他實在想不到太好的辦法。

除授西京留守,按照規制,既可以特旨除授(天子直接下令),也能由中書‘堂除’。

兩相比較,特旨除授的反而更多。

簡而言之,哪怕丁謂貴為百官之首,對于這份任命,也沒法直接干預。

除非站到劉娥的對立面。

然而,他剛剛和王曾開戰,此時的他,爭取劉娥的支持還來不及,哪能再將劉娥推到‘敵營’?

‘太后!’

‘糊涂啊!’

‘此詔,無異于放虎歸山!’

值此之際,除了喟然長嘆,丁謂似乎也做不了別的。

如果說丁謂的反應是愕然、震驚,以及不解,那么,王曾的反應便是驚喜。

又驚又喜!

太后想做什么?

忽然給寇公加了使相銜,其中有沒有陰謀?

沒錯。

王曾最先想到的就是陰謀,畢竟,太后和寇公勢同水火,這是朝野公認的事實。

易地而處,換做是自己,若是丁謂被貶官了,他會好心收回敕書嗎?

不可能!

他只會將丁謂貶的遠遠地,最好一輩子都不要回來。

——————————————

謚號:春秋以前,謚號多為一字,戰國時期,各諸侯謚號多為兩到三字,西漢時,恢復古制,謚號為一字,如劉邦,為‘高’皇帝,但從劉盈開始,又變為二字。

此后,歷代帝王謚號多是一到兩字,到了唐高宗李治,謚號的字數越來越多,不僅初謚字數變多,后任皇帝為先祖加謚,字數也越來越多。

五代十國,沿唐制,謚號多為五字以上。

入宋,宋朝又承襲唐及五代之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罗田县| 英德市| 禹州市| 西宁市| 农安县| 合江县| 板桥市| 黄石市| 新安县| 肃北| 长汀县| 邵阳市| 芮城县| 静安区| 金湖县| 大悟县| 济南市| 胶南市| 镇江市| 北宁市| 元氏县| 高安市| 天门市| 常宁市| 贵溪市| 汝南县| 鹤岗市| 孟村| 罗平县| 苍南县| 乳源| 十堰市| 黄龙县| 密山市| 东方市| 柘荣县| 孟津县| 呼玛县| 民勤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