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心寬一尺,病退一丈
- 最簡單實用的保健全書
- 薛磊主編
- 1406字
- 2023-06-14 17:02:14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現(xiàn)象:兩個在條件基本相同下生活的人,一個生了很重的病,另一個卻非常健康,幾乎不生病;并非所有接觸過致癌物的人都會患上癌癥;或相同疾患者,卻出現(xiàn)一個治愈、一個死亡的結果。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差異呢?實際上,生病和死亡與人的情緒、精神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常常會發(fā)現(xiàn)癌癥患者本人的內心長期處在壓抑狀態(tài)。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意識、精神的不良方面如同毒藥一般以情緒的方式對我們下丘腦的活動產生直接影響,不斷地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久而久之,便誘發(fā)了疾病或導致疾病長久不愈。因此,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應當懂得如何將心理上的自我破壞態(tài)度轉換成自我治愈態(tài)度,這樣就可以開啟我們身體的自動恢復機制,以便恢復身體健康。
《黃帝內經》中提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因此,人產生出的負面情緒便會對身心產生影響。那些尚未解決的心理問題會導致內心緊張,這種緊張又會使體內的生命物質顯示出流通障礙,這些障礙會引發(fā)生理疾病。有句古話叫:“心寬一尺,病退一丈。”將心放寬,即可擊退疾病,那么怎樣做才可保持心寬?
首先,要以寬大為懷。俗話說:“心寬體胖。”心寬的人一定是滿面春光、笑容可掬的。無論何時何地、遇到何事,都應當將“寬大”二字放在首位,這是一種智慧。心靜要平靜,只要自己心靜如水、心情開朗,那么什么事都不能阻擋我們前行的道路,什么疾病都不能摧殘我們的意志。如果可以做到怡然自得,心中常常是樂觀向上的狀態(tài),即可戰(zhàn)勝病魔,保護自己以免被負面情緒、疾病打敗。
其次,要隨遇而安,安常處順。俗話說得好:“知足常樂。”只要滿足自己的現(xiàn)狀、生活,就會有勇氣面對一切變化。當我們遭受疾病帶來的痛苦之時,應當盡量想開些,隨遇而安,積極治療,才可保全自己。要喜歡、愛護自己,不能總是想著如何改變自己,應當懂得認可自己,接受現(xiàn)實,用愛心去擁抱自己、擁抱生活,成熟、客觀地去面對生活,懂得感恩,善待自己。應當有特定的愛好,應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應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體魄、和諧的心理。此外,應當廣交朋友,多與積極、樂觀的人在一起,盡量避免和消極、悲觀者接觸。這樣一來,我們的內心即可感受到平和、安詳,我們自身也能受到保護。
最后,還應注意不能總將問題“嚴重化”,因無關緊要之事發(fā)牢騷,也不宜將事情看得太過嚴重,將所有錯事歸咎在自己身上。應當不斷地尋求新愛好,對生活應充滿新鮮感,放松周身,牢記:心寬一尺,病退一丈。對于那些給你帶來過大壓力、讓你難以喘息的事情,應當放下;還應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讓自己心平氣和,擁有一顆平常心,不計較微不足道之事。應當放下那些對自己來說是負擔的事情,多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不能不問世事、不分青紅皂白,也不能太走極端,應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開心能夠讓人心寬,能夠防病祛病。因此,只有讓自己心寬,才可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疾病也就會遠離你。日常生活,我們應當懂得運用情緒渲泄之法,把心中的不快講出來,就會覺得輕松些。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可將那些令人煩惱之事拋開,做自己想做的事。到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去散步,或邀請自己的好朋友到家中做客,或是參加些自己喜愛的文娛、體育活動。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生活目標,以分散注意力,讓生活更有意義。多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可以讓自己忘掉心中的煩惱。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要擁有豁達人生,應當將眼光放遠一些,莫計較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