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求”字重有千鈞。求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尋求,可貴的是統御者所尋求的對象是自己的下屬。天下能做到這一點的能有幾個?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不是留名青史的明主呢?
正因為懂得非集思廣益難以治理一個大國,唐太宗李世民才急切地求諫,而求諫就牽動了求人,求諫求人是互為關聯的,因為有人才有“諫”。
由于李世民平日儀表威嚴,常使朝見的百官舉止失措。當他了解此事后,每次召見朝事者,都盡...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個“求”字重有千鈞。求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尋求,可貴的是統御者所尋求的對象是自己的下屬。天下能做到這一點的能有幾個?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不是留名青史的明主呢?
正因為懂得非集思廣益難以治理一個大國,唐太宗李世民才急切地求諫,而求諫就牽動了求人,求諫求人是互為關聯的,因為有人才有“諫”。
由于李世民平日儀表威嚴,常使朝見的百官舉止失措。當他了解此事后,每次召見朝事者,都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