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越簡單越好
- 蔣宏光
- 1475字
- 2023-07-07 18:37:49
一放就亂,一管就死
放,是因為企業發展的硬需要。
管,是因為企業穩定的實基礎。
兩者都是必需的,兩者要和諧共處。出現問題時因為沒有協調好,兩者之間出現偏重,一方受重視,一方被輕視,甚至一方被徹底忽視。但兩者總是難以協調,于是很多企業管理者發出“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感慨。
為什么放和管之間難以協調?主要源于管理者對執行者的能力不信任。因此,太多企業內部會有管理者與執行者在是否該授權的事情上相爭,管理者認為執行者能力不足,放權就會亂;執行者認為管理者貪權,將自己管得太死。
很多管理者將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于下屬能力問題,認為沒有可以信任的下屬能替自己分擔。但放權的主動性在管理者手中,如果管理者始終抱著不信任的心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管理者越不放權,下屬能力越低;下屬能力越低,管理者越不敢放權,導致企業運營效率越來越差,組織能力越來越低,企業活力越來越僵。這樣的企業會逐漸趨向同一種共性,即制度成熟度低,很多業務管理缺乏清晰的標準和規則。
管理者必須明白,導致不信任下屬的根源不在于下屬能力的實際情況,而在于能否有一套好的機制激發或提升下屬能力,并讓能力得到持續性保證。
這里反復強調的信任的本意并非要求管理者必須信任下屬,而是要信任能讓下屬發揮能力甚至提高能力的機制,這種機制就是流程。流程能夠深刻影響企業中的每一個人的行為,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軌跡。
那么,是不是在企業管理者意識到流程的重要性,并設計出流程,也能夠堅持執行,就說明該管理者在放與管方面已經做到和諧了呢?
當企業將一項并不復雜的職能分為三個部門執行,認為既執行了流程又可以相互監督和制約,能夠有效降低風險。實際上卻恰恰暴露了企業管理者對流程缺乏認知和管理能力不到位。流程的出現是為了簡化工作,如果每一項流程都要附加監督工作,不僅沒能讓工作簡單,反而提高了工作復雜度。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風險一定要防范,但不能因此作繭自縛,處處施以不必要的監控。
流程是企業文化是否兼容的體現,流程也是企業制度是否高效的體現。企業應該樹立放權文化,放權對于提高企業的市場反應速度和組織能力提升非常必要;企業應不斷細化業務流程管理標準和規則,根據規則放權,根據標準控權,下屬執行也能夠有根有據,業務管理上就有了可積累和可復制的能力。
北京某公司組織員工參加外派流程公開課,要求參加的員工提供多項培訓證明材料,并要逐級蓋章,以便成為員工日后報銷的憑據。在報銷流程中,企業要求員工提供五項單據:培訓許可證明人簽字、交通費費用清單(提供路程表和發票)、飲食費用清單(早飯、午飯必須分開)、發生培訓費用時的照片(留證)、向培訓機構開培訓證明并蓋章,而且每張單據都要寫明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一番折騰后,成功報銷的員工紛紛抱怨:“再也不參加外訓了,報銷坑死人了!”放棄報銷的員工對企業更是滿心不屑。為了防止員工接受培訓后離職,企業要求所有參加培訓的員工必須簽訂工作協議,保證多長時間內不能離職,否則將扣除一定數量的薪水抵扣培訓費用。
讓員工接受培訓本身是一件好事,員工的能力提升對企業發展極為有利,但該企業的做法卻將這件事的效果完全反轉了。最終收獲的結果是,企業付出了金錢,員工付出了時間,雙方都付出了精力,結果換來企業與員工間的雙向不信任。
后來該企業痛定思痛,決心在費用管控方面以基于規則和員工信用評價進行流程簡化。新的職業經理人在三個月內和各部門快速簡化了各項決策程序,企業內部明顯感受到效率提升和文化改變。
管理的改進對象應鎖定流程。要想改變績效,不要直接改變結果,而要改變流程和文化系統,在組織中形成基于流程的文化、語言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