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越簡單越好
- 蔣宏光
- 1496字
- 2023-07-07 18:37:49
流程解放管理者,簡化流程解放所有人
狹義的企業構成包括管理者和員工,廣義的企業構成包括管理者、員工、客戶和上下游。企業發展壯大,管理者越來越多,員工越來越多,客戶越來越多,上下游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那么企業應如何管理呢?是招聘和提拔更多的管理者來管理員工、對接客戶和整合上下游嗎?這樣做絕非好辦法,但多數企業卻在采用這樣的方法,因為長久傳下來的“人治”更容易理解和操作,而效率更高、公平性更強的“法治”并不容易實現,雖然“法治”優于“人治”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接受,但具體操作仍有很多困難。
“法治”下的企業環境,人際關系更簡單、輕松,更講究就事論事,員工更容易將精力放在業務目標上。
“人治”下的企業環境,官僚風氣嚴重,推諉扯皮現象無處不在,鉤心斗角、自立山頭的現象很普遍,員工的精力多主動或被動地用在內部惡意競爭而非外部事業拓展上。
“人治”的企業有諸多弊病,但仍然有很多企業陷入其中,根源在于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夠開放,更不愿意吸納創新,不夠重視科學管理,甚至常以“流程會制約靈活和創新”為理由不進行流程建設或改進。
“法治”的最終目的是在企業合理規則之下設計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流程,并堅決執行該流程,在必要之時優化該流程。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1、2、3……共7個和尚。和尚們的每頓飯是一鍋粥,每人自己盛,為了能多吃,大家總會打起來。和尚們推選出其中最具道德的人擔任分粥大任,起初還算公平,但漸漸地其他和尚為了多分粥就私下討好分粥人,搞得人人私欲熏天。和尚們又成立了“分粥委員會”,每次分粥前都要爭論好久,誰該多分,誰該少分,結果大家頓頓吃涼粥。單獨分不行,討論分不行,那就輪流分,每周七天由七個人分別擔任分粥人,結果大家只能在自己分粥那天吃飽。怎么辦?一直在尋找適合方法的和尚們終于找到了一個相對公平的辦法,仍然是輪流分粥,其他人只能坐等,但分粥人必須拿眾人挑剩下的最后一碗,于是為了不讓自己吃的最少,分粥人會盡可能地把粥分得均等。這樣大家沒有怨言,分粥人也會盡心盡職。
和尚分粥的過程與企業發展非常相似,隨著企業的壯大,實現公平合理是管理能力的體現,只需規則標準劃定就能實現公平合理更是極高的管理藝術,不僅能讓事情變得簡單,還能極大解放管理者。
那些未形成有效流程的企業,等于陷入了傳統的領導分層管理中,通常有四大弊端:一是責任不明確,誰都可以參與進來,但誰也不用為錯誤負責,只追求上級滿意,缺乏顧客服務意識。二是分工過細,層級過多,機構臃腫,形成金字塔。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曾根據所研究的不能勝任實例總結得出,“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三是員工技能單一,適應性差,創新能力趨近于零。四是資源閑置和重復勞動,癥結是內部信息縱向和橫向溝通不夠。
用流程讓一切工作變得更簡單,管理則是合理調配一切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共同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在實施流程管理后,可以給企業帶來顯著改變:職能的統一與集中,重復職能的合并與撤銷,各級職能的明確,部分職能的社會化。
實施流程化管理,企業可以把常規的、重復的、固定的職能進行職責固化,管理者將因此有更多時間做最企業價值更大的經營發展方面。
實施流程化管理可以解放管理者,但企業的組成中不僅管理者非常重要,員工、客戶和上下游同樣重要,他們都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能讓這些部分在流程執行中獲得解放,這樣的流程才真正具有高價值。
因此,必須對流程進行正確的、合理的、符合實際需要的簡化。對流程的目標、職責、節點、成本等進行精簡,最終達到個人能力在流程中的最大化展現,個人能力向組織能力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