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39.一個大膽的想法
- 開局救皇后,李世民求我作國師
- 禾風細語
- 2206字
- 2023-06-03 00:05:00
圍觀的群眾,有大安坊的百姓,還有其他坊的百姓。
有的捧著大海碗,有的端著小盆,甚至還有抱著木桶的,大家都盡量將家中最大的盛飯的容器帶了出來,反正高家的規矩,不管多大的碗,都給你裝滿。
圍觀者有少數是認得張生的,但大多是還是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神醫,這些人顯然對張生沒有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他們圍過來,只是圖新鮮湊熱鬧,或者說是隨大溜。
“這就是神醫呀?”
“神醫,這是神醫嗎?”
在某一個瞬間,張生甚至覺得自己有點像在動物園中被人參觀的珍惜的靈長類動物。
好在很快人群中就自發形成了新的動向。
不知哪個,將神醫說成了神仙,隨即,過來看神仙啦,就成了新的熱搜話題。
“神仙來了。”
“老婆,過來看神仙啊”
“是活的。”
“小神仙來了。”
“快來看神仙啊。”
張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從人群鉆出來的,反正在他出來的時候,衣衫是凌亂的,頭發是凌亂的,總之,剛才那短暫的一刻,他確實做到了跟群眾打成了一片,至少從外觀看,已經無法把張生和那些領粥飯的貧苦百姓分開了。
在明月門神鄭老六等人的火力掩護下,張生狼狽的逃回新家的門口,還沒來得及推門,一個胖乎乎圓滾滾的身體從一旁閃了出來,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朝張生飛撲過來。
那人靈敏的動作和令人驚嘆的速度,與其肥碩的身體極不協調,或者說,在他身上,根本就看不到一個胖子應有的尊嚴。
在張生掄起門栓的同時,來人激動的喊聲證明他并無敵意。
“先生啊,先生,我的好先生,你咋才回來呢,我等了你半天了。”來人正是吳方圓。
吳方圓沖到近前,突然愣住了,因為他看著張生狼狽的模樣,還有他手中緊握的門栓,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可能大概撿回了一條命:“先生,這是遇上強人了?有人膽敢光天化日下搶劫了?”
張生也懶得跟吳方圓解釋,把門栓隨手一丟:“你來做什么?”
吳方圓殷勤伸出雙手,想握住張生的手:“先生果然說中了啊,上次您說就要見分曉了,說名頭打了出去,很快會有權貴登門,我當時還將信將疑,現在我是真信了,您是真神仙,我服了,真服了,高公子和陳公子施了粥,是不是該買藥了?這不最少就是四百貫了嗎?四百貫啊。”
吳方圓的語氣誠摯而懇切,他對張生的崇拜,是發自肺腑的,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吳方圓是個純粹的人,是個脫離了高級趣味的人,在他眼中,不管高公子還是陳公子,能買藥的就是好公子。
不管真仙法還是假秘方,能賣錢的就是好仙丹。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張生說道。
二百貫一瓶藥,這是張生之前的定價,官方統一零售價。
但就在剛剛,經歷那一場圍觀,在經歷了從重重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的慘痛經歷后,張生改變了主意,他有了更大膽的想法:突圍。
張生冷冷的看著吳方圓:“高純行,陳仲方,還有接下來,凡是在我大安坊施粥的人,你一個錢也不能收,他們的藥,我要白送的。”
“啥,白送?都白送?”吳方圓的腦瓜子頓時嗡嗡的,他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這神醫該不會又忘了吃藥吧,不要放棄治療啊:“先生,你這……那可是四百貫啊……不對,后面的,可不止四百貫……”
張生揮手打斷吳方圓下面的話:“你不能光盯著眼前這點小錢,要往長遠了看……”
“眼前這幾個人,都是你的種子客戶。”
吳方圓雖然聰明,雖然是個純粹的商人,但畢竟本質上只是個商人,眼皮子還是有些淺,有些話,張生沒法明說,吳方圓如果能懂,那是最好;
如果不懂,就只能讓吳方圓一直懵懂下去:吃了九轉定神丹的士子,如果都中了進士,到時候,這神丹的效果,還用刻意吹嗎?那時候,可就不是兩百貫一瓶了,而且長安的有錢人得哭爹喊娘的求著你賣給他,那時候賣他不賣他,還得看老子的心情嘞。
當然了,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前期篩選客戶的流程就至關重要。
那些看著不像是有把握中進士的,比如家世不好、有道德缺陷的、門第不高的,要毫不留情的果斷拒絕。
你真想施粥,盡管施好了,沒人攔著你行善積德,但施了粥,對不起,沒有藥。
老子的藥只賣給能中進士的人,老子也是純粹的人。
當然了,有些話,只能想,不能說……吳方圓將來如果夠聰明,悟出來了,他也一定不會說出去。
接下來的兩天,陸續還有兩個世家子弟找到張生,心情忐忑的提出的想在三必堂前施粥的想法,畢竟張生明確拒絕了崔氏兄弟的事,已經在某些人暗中的推波助瀾下傳播開了,甚至傳成了美談。
張生則一如既往的表現出慷慨大度、悲天憫人的氣魄,在問清楚兩人一個叫裴炎,另一個叫蕭定,一個出身河東裴氏,另一個出身蘭陵蕭氏,而且無意間聽說這兩位士子都是今年雍州鄉貢的前十名之后,張生便大膽的鼓勵兩位士子行善施粥。
當然了,考慮到此時已經有高陳兩家在大安坊施粥,張生建議兩位士子將施粥的日子延后,與高陳兩家錯開。
這樣接力施粥,既能保證影響力的延續性,又不會造成短期內飽和供應。
飽和供應,粥就不值錢了。
當然了,兩名士子背后的裴氏和蕭氏長輩也都是明事理的人,既然刷聲望的目的達成了,就欣然接受了張生的建議,對于士子及其背后的家族來說,哪天施粥并不重要,有一個合理而不做作的施粥的理由才重要,只要理由合理,刷出來的聲望就是好聲望。
時光如水,生命如水,很快便到了科舉考試的日子。
根據《新唐書》和《唐摭言》等史料記載,唐代的進士試,雖然偶爾也有在寒冬臘月舉行的,但通常都在正月和二月之間舉行,以正月為多,個別時候也有在三月舉行,但三月比較少見。
考試這天一大早,坊門剛剛開啟,吳方圓便帶著三名隨從出發了。
正月的長安,天氣十分寒冷,尤其是清晨,寒風透骨。
吳方圓趕到朱雀門外的時候,張生也恰好趕到。
高純行、陳仲方、裴炎、蕭定也早已到了朱雀大門外,焦急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