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仁杰奇案
- (荷)高羅佩著 張凌整理
- 508字
- 2023-05-09 19:20:18
自序
前清末年,英國科南道爾所著福爾摩斯之偵探小說譯成華文,一時(shí)膾炙人口。是后此類外國小說即遍流國內(nèi),甚至現(xiàn)代人士多以為:除英美德法四國所出以外,全無此類述作。果爾,中國歷代循吏名公,豈非含屈于九泉之下?蓋宋有《棠陰比事》,明有《龍圖公案》(注:原為“龍圖等案”),清有狄彭施李諸公奇案,足知中土往時(shí)賢明縣尹,雖未有指紋攝影以及其他新學(xué)之技,其訪案之細(xì),破案之神,卻不亞于福爾摩斯也。然此類書籍,間有狗獺告狀,杯鍋稟辭,閻王指犯,魔鬼斷案,類此妄說,頗乖常識(shí),不足以引今人之趣。故光緒末年,吳趼人首以《九命奇冤》一書改編作《警富新書》(1),曾見贊于世,惜后起乏人,致外國偵探小說仍專擅文壇也。是以不佞于公余之暇,于歷代名案漫撰三件,刪其虛而存其實(shí),傍摭《宣和遺事》以下諸書故事而編輯此書,一以唐朝顯宦狄梁公仁杰為主,故名曰《狄仁杰奇案》。并擇舊藏明末版書為底本,略參新義,畫制為插圖。茹古咀新,其能否和芍藥以成羹臛,仍待博識(shí)君子之雅鑒爾!
公元一九五二年荷蘭高羅佩識(shí)于尊明閣
(1) 此處有誤。高羅佩先生在1949年英譯本《狄公案》前言中亦曾提到,吳沃堯(即吳趼人)以十八世紀(jì)公案小說《警富新書》為基礎(chǔ)寫成《九命奇冤》一書,以此說為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