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夫惟不厭
【河上正文】
民不畏威①,則大威至矣。
無狹②其所居,無厭③其所生④。夫惟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⑤不自貴⑥,故去彼取此。
〖王弼版〗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帛書版〗
民之不畏威,則大威將至矣。
毋狎其所居,毋厭其所生。夫唯弗厭,是以不厭。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見也,自愛而不自貴也,故去彼取此。
【注釋】
【1】威:(wēi)威脅,暴力。
【2】狹:(xiá)狹小,窄,不寬闊。
【3】無厭:(wúyàn)不討厭。
【4】其所生:(qí suǒ shēnɡ)他所生的孩子。
【5】自愛:(zìài)自我愛惜自身。
【6】自貴:(zìɡuì)自以為高貴。
【任憑般若解】
民不畏懼威脅,則更大的威脅將至。
人不會嫌棄自己的房間狹小,也不會討厭自己所生的孩子。
只有不討厭,才會不討厭,這是人的本性。
所以圣人自知不能自見,自愛而不自以為貴,即自愛而不能讓人愛之。
故去其不能,而取其能,以自知自愛居之。
道之無欲,以眾生欲為欲;
德之無得,以眾生得為得。
故云:
人勝其險險連險,民不懼強強更強。
有情所愛自心性,圣人無爭爭眾生。
〖河上公注〗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威,害也。人不畏小害則大害至。大害者,謂死亡也。畏之者當愛精神,承天順地也。
無狎其所居,謂心居神,當寬柔,不當急狹也。無厭其所生,人所以生者,以有精神。托空虛,喜清靜,飲食不節,忽道念色,邪僻滿腹,為伐本厭神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夫唯獨不厭精神之人,洗心濯垢,恬泊無欲,則精神居之不厭也。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知己之得失,不自顯見德美于外,藏之于內。自愛不自貴。自愛其身以保精氣,不自貴高榮名于世。故去彼取此。去彼自見、自貴,取此自知、自愛。
〖王弼注〗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清靜無為謂之居,謙后不盈謂之生,離其清凈,行其躁欲,棄其謙后,任其威權,則物擾而民僻,威不能復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則上下大潰矣,天誅將至,故曰,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
夫唯不厭,不自厭也。是以不厭。不自厭,是以天下莫之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不自見其所知,以光耀行威也。
自愛不自貴。自貴則物狎厭居生。故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