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三生萬物
【河上正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①而抱陽②,沖氣③以為和④。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⑤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⑥。
〖王弼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帛書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故人之所教兮,議而教人。故強梁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
【注釋】
【1】負陰:(fù yīn)負,欠,扎根于。負陰,深根于陰。
【2】抱陽:(bàoyánɡ)抱,用臂膀圍住。抱陽,擁抱陽,向陽。
【3】沖氣:(chōnɡqì)沖,用水或液體沖洗,水居高而下。沖氣,沖擊之氣力,此指負陰抱陽之聚合之力。
【4】和:(hé)平和,和諧,和睦。此指,和諧統一的狀態。
【5】強梁者:(qiánɡ liánɡ zhě)強,強大,粗壯。梁,支撐房頂的橫木。強梁,粗大的房梁。強梁者,棟梁之材。
【6】教父:(jiàofù)教導之父。
【任憑般若解】
道始生一為元,一分為二化陰陽。
陰陽合而生其子為三,子復其子而無窮,
三乃能衍萬物。
萬物根扎于陰深卻向陽而生,
此之聚合之氣使陰陽不離,和而衍萬物。
人之所厭惡的是孤、寡、不轂,而王公用以自稱,
因萬物或損之而后益,或益之而后損,
別人教導,我也教導。
如果能讓世間棟梁之材保住性命,
我也算是教導之父了。
萬物生而不離其道,順道而為興達天下,衰保其身,道之用也。
故云:
道始一元化眾生,三生萬物在其中。
剛強易過難長久,吾道善為保棟梁。
〖河上公注〗
道生一,道使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陰與陽也。二生三,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沖氣以為和。萬物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與氣通,故得久生也。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孤寡不轂者,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為稱者,處謙卑,法空虛和柔。故物或損之而益,引之不得,推之必還。或益之而損。夫增高者志崩,貪富者致患也。
人之所教,謂眾人所教,去弱為強,去柔為剛。我亦教之。言我教眾人,使去強為弱,去柔為剛。
強梁者不得其死,強粱者,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命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命死。吾將以為教父。父,使也。老子以強梁之人為教,誡之始也。
〖王弼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之。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萬物萬形,其歸一也,何由致一,由于無也。由無乃一,一可謂無,已謂之一,豈得無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從無之有,數盡乎斯,過此以往,非道之流,故萬物之生,吾知其主,雖有萬形,沖氣一焉。百姓有心,異國殊風,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以一為主,一何可舍,愈多愈遠,損則近之,損之至盡,乃得其極。既謂之一,猶乃至三,況本不一而道可近乎,損之而益,豈虛言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我之非強使人從之也,而用夫自然,舉其至理,順之必吉,違之必兇。故人相教,違之自取其兇也,亦如我之教人,勿違之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強梁則必不得其死。人相教為強梁,則必如我之教人不當為強梁也。舉其強梁不得其死以教邪乎。若云順吾教之必吉也,故得其違教之徒,適可以而為教父也。